漢語拼音 | Yi Zhi
|
蒙藥名 | 寶日-蘇格木勒
|
別名 |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實。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益智 Alpinia oxyphylla Miq.
多年生草本,高1~3m。根蔓延長。莖直立,叢生。葉2列,具短柄;葉片披針形,長20~35cm,寬3~6cm,先端尾尖,基部闊楔形,邊緣具脫落性小剛毛,其殘留的痕跡呈細鋸齒狀,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葉舌膜質(zhì),長1~1.5cm,被淡棕色疏柔毛。總狀花序頂生,花序軸棕色,長10~15cm,被短毛,下端具一環(huán)形苞片,包圍花軸,小花梗長1~2mm;小苞片極短,膜質(zhì),棕色;花萼筒狀,長1.2cm,一側(cè)裂至中部,先端3齒裂,外被短柔毛;花冠管大約長1cm,裂片3,長圓形,長約1.8cm,上面一片稍大,先端略呈兜狀,外被疏短毛,唇瓣倒卵形,長約2cm,粉白色,具紅色條紋,先端鈍3裂;退化雄蕊雄狀,長約2mm,發(fā)有雄蕊1枚,花絲長約1cm,花藥線形,長約7mm;子房下位,卵圓形,密被絨毛,3室,每室具胚珠8~9枚,花柱線形,柱頭頭狀,棒狀。蒴果橢圓形至紡錘形,長1.5~2cm,被疏毛,表面有纖維束線紋,果柄短。種子多數(shù),不規(guī)則扁圓形,被淡黃色假種皮。花期3~5月,果期5~6月。
生長于陰濕林下。分布于海南及廣東南部。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5~6月間果實呈褐色、果皮茸毛減少時采摘,除去果柄,曬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果實紡錘形或橢圓形,兩端漸尖,長1.2~2cm,直徑1~1.3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有凹凸不平的斷續(xù)狀隆起錢13~20條,先端有花被殘基,基部殘留果柄或果柄痕,果皮薄韌,與種子緊貼,種子團中間有淡棕色隔膜分成3室,每室有種子6~11粒,種子呈不規(guī)則多面形,直徑3~4mm,灰褐色,具淡黃色假種皮,腹面中央有凹陷的種臍,種脊溝狀。氣芳香,味辛、微苦。
以個大、飽滿、氣味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 種子橫切面:類圓形或類卵形,外周稍波狀。假種皮細胞多列。種皮表皮細胞1列,排列不整齊,外被角質(zhì)層。下皮細胞2列,外列細胞切向延長,不含色素。油細胞間斷排列于色素層,略成1列,內(nèi)含油滴。色素層細胞4~6列,切向延長,內(nèi)含棕紅色、黃紅色或黃色色素。內(nèi)種皮厚壁細胞1列,褐紅色、紅棕色或黃棕色,徑向延長,圓柱形,長至37cm,直徑至23cm,外壁薄,內(nèi)壁極厚,非木化,胞腔內(nèi)含硅質(zhì)塊。外胚乳細胞充滿由細小淀粉粒集結(jié)成的淀粉團,有的尚含細小草酸鈣方晶或簇晶。內(nèi)胚乳細胞含糊粉粒。胚細胞含糊粉粒及油滴。
粉末特征:淡棕色或灰紅色。①種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呈長條形,朱端漸尖或鈍圓,長至324μm,直徑9~27μm。②下皮細胞1列,常與種皮表皮細胞上下層垂直排列;類長方形或不規(guī)則形,長至100μm,直徑9~41μm,胸腔內(nèi)含淡黃色或黃棕色物。③色素層細胞紅棕色或深棕色,細胞皺縮,界線不清楚,含紅棕色或深棕色色素塊。④油細胞與色素層細胞連結(jié),有時可見油滴。⑤內(nèi)種皮厚壁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或圓多角形,直徑13~27μm,壁較厚,非木化,胸腔含硅質(zhì)塊,斷面觀細胞排成柵狀。外胚乳細胞充滿細小淀粉粒集結(jié)成的淀粉團。內(nèi)胚乳細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揮發(fā)油,加無水硫酸鈉點樣于硅膠G薄層板上,另以樟腦、1,8桉油精為對照,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展開,以10%磷鉬酸-乙醇液顯色,樣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色斑。
品質(zhì)標(biāo)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規(guī)定,種子含揮發(fā)油不得少于1.0%(ml/g)。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辛、苦,性溫。效輕、燥、膩、銳。
1.《金光注釋集》:“味苦、辛,消化后味辛,性溫,效膩,燥、銳、熱……”
2.《蒙藥學(xué)》:“味苦、辛,性溫,消化后仍性溫,效輕、燥。”
|
功效 | 祛腎寒,鎮(zhèn)赫依,溫中,消食,開胃,止吐。
|
主治 | 主治腎赫依病,慢性腎病,赫依郁滯,失眠,消化不良,尿閉,赫如虎,腎寒腰痛。
1.《認藥白晶鑒》;“治腎病,祛寒性赫依。”
2.《觀者之喜》:“祛腎寒,治赫依病和胃病。”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xué)成分
(1)王寧生,等.中藥材,1991,14(6):38
(2)難波恒雄,等.生藥學(xué)概論(日),南江堂,1990:322
(3)Itokawa H,et a1.Phytochemistry,1981,20(4):769
(4)汪錦邦,等.中國中藥雜志,1990,15(8):492
藥理
(1)Shot N,et a1.Planta Med,1984,50(2):186
(2)Ibid.J Pharm Sci,1984,73(6):843
(3)Yamahara J,et a1.Che
|
蒙藥名出處 | 《訶子串珠》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