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苗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藥 >> 正文:巴豆 -苗藥佚名藥物說明書
    

巴豆

  
漢語拼音
Ba dou
苗藥名
苗藥拼音
別名
考證
本品載于《認藥白晶鑒》《認藥白晶鑒》稱:“生于溫暖之地,根粗而長,葉莖生態(tài)狀如大黃。”《無誤蒙藥鑒》稱:“莖粗,狀如大黃,節(jié)間遠近不一,莖中空,葉九裂,大小似蜀葵葉……花小白色,果實相對,內(nèi)含種子小而色黑柔軟者為佳!鄙鲜鑫墨I所載的丹繞格之植物形態(tài)與蒙醫(yī)所沿用的丹繞格之原植物形態(tài)有所差異,但其藥用部位果實之描述與巴豆之形狀相符。根據(jù)蒙醫(yī)臨床應用經(jīng)驗及巴豆之效能,認定歷代蒙醫(yī)藥文獻所載的丹繞格即丹繞格(巴豆)。
中藥材基原
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種子。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巴豆Croton tiglium L. 常綠喬木,高6~10m。幼枝綠色,被稀疏星狀柔毛或幾無毛;二年生枝灰綠色,有不明顯黃色細縱裂紋。葉互生;葉柄長2~6cm;葉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5~13cm,寬2.5~6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近葉柄處有2腺體,葉緣有疏淺鋸齒,兩面均有稀疏星狀毛,主脈三出;托葉早落;▎涡裕菩弁;總狀花序頂生,上部著生雄花,下部著生雌花,亦有全為雄花者;花梗細而短,有星狀毛;雄花綠色,較小,花萼5裂,疏生細微的星狀毛,萼片卵形,花瓣5,反卷,內(nèi)面密生細的綿狀毛,雄蕊15~20cm,著生于花盤邊緣上,花盤盤狀;雌花花萼5裂,無花瓣,子房圓形,3室,密被短粗的星狀毛,花柱2枚,細長,每枚再2深裂。蒴果長圓形至倒卵形,有3鈍角。種子長卵形,3枚,淡黃褐色;ㄆ3~5月,果期6~7月。 多栽培;野生于山谷、溪邊、曠野,有時亦見于密林中。分布于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栽培與養(yǎng)殖
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后,除去果殼,收集種子,曬干。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果實卵圓形或橢圓形,具3棱,偶有4棱,長1.8~2.2cm,直徑1.5~2cm。表面灰黃色至棕黃色,略粗糙,具細小點紋,有縱線6或8條,凹人處常易開裂,頂端平截,基部有短小果;螯c狀梗痕。3室或4室,每室有種子1粒。種子扁橢圓形,長1.2~1.5cm,直徑0.7~1.0cm,厚4~6mm,表面灰棕色至棕色,易擦落而露出黑色平滑內(nèi)層,腹面一端有點狀種臍和細小種阜或脫落的痕跡,另端有微凹的合點,合點與種阜間有縱直種脊;種皮薄,質(zhì)硬而脆,剝?nèi)ズ罂梢娨槐∧?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quanxiangyun.cn/mingzu/2009/20090512113406_152175.shtml" target="_blank">銀白色的內(nèi)種皮。胚乳黃白色至黃棕色,富油質(zhì)。無臭,味辛辣。 以個大、飽滿、種仁色黃白者為佳,種仁泛油變色者為質(zhì)差。 顯微鑒別 果實及種子橫切面:外果皮為1列表皮細胞,有氣孔及厚壁性多細胞的星狀毛。中果皮外側為十余列薄壁細胞,有多數(shù)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成群,維管束周圍細胞有時含草酸鈣方晶或簇晶,中部有4~7列纖維狀石細胞,呈帶狀環(huán)列,內(nèi)側有6~8列徑向延長的長圓形厚壁細胞,壁孔少;內(nèi)果皮為3~5層纖維狀厚壁細胞交疊排列。種皮表皮細胞由1列徑向延長的長方形細胞組成,徑向壁呈不規(guī)則鋸齒狀彎曲;其下為1列厚壁性柵狀細胞,胸腔線形,外端略膨大;向內(nèi)為數(shù)層切向延長的不規(guī)則形薄壁細胞,其間散有螺紋導管;內(nèi)表皮細胞頹廢狀。胚乳細胞類圓形,充滿糊粉粒和脂肪油,另含草酸鈣簇晶。子葉細胞多角形。 種子粉末特征:淺黃棕色。①種皮厚壁柵狀細胞(內(nèi)種皮外表皮)棕色或深棕色,呈細長柱形,排列緊密,稍弧狀偏彎,末端乎整或圓鈍,長162~432μm,寬5~25μm,壁極厚,孔溝極細而密集,有的不大明顯,胸腔線形,不甚清晰,有的充滿深棕色物,表面觀呈多角形,種皮薄壁柵狀細胞常與種皮薄壁柵狀細胞相連。②種皮薄壁柵狀細胞(外種皮內(nèi)表皮)淡黃色,多破碎,呈類長方形,長63~90μm,寬9~36μm,壁稍厚,徑向劈波狀彎曲;表面觀呈類圓形,細胞間隙類三角形,大而明顯。③種皮表皮細胞(外種皮外表皮)淡黃色,表面觀呈多角形,直徑13~17μm,有不均勻紋理,少部分壁微木化,胞腔有棕色物或顆粒狀物,斷面觀呈類長圓形,外被角質(zhì)層。④內(nèi)胚乳細胞呈類圓形,直徑18~36μm,壁薄,胞腔內(nèi)充滿圓形糊粉粒,并含脂肪油滴,較小細胞中含草酸鈣簇晶,也有細小簇晶存在于細胞間隙中。⑤子葉細胞類圓形,較小,含糊粉及脂肪油滴,較大的細胞中含簇晶,有的含晶細胞的壁增厚。⑤草酸鈣簇晶大小不一,直徑7~31μm,棱角多尖銳。⑦外胚乳頹廢組織細胞界限不明顯,布有螺紋導管及較小簇晶。 理化鑒別 (1)取本品1粒于濾紙上,包裹壓碎,使油漬留于紙上,置熒光燈下觀察顯紫藍色熒光。納巴豆油無紫藍色熒光。 (2)取藥材約0.5g,磨碎,加乙醚10m1,浸泡2h,并時時振搖,濾過,濾液置試管中揮干后,加鹽酸羥胺的甲醇飽和液0.5ml及0.1%麝香酚酞指示液1滴,再加氫化鉀的甲醇飽和溶液至顯藍色后,再多加4滴,再加熱至沸騰,冷卻,加稀鹽酸調(diào)節(jié)PH至2~3(無色),滴加10%三氯化液3液及氯仿lml振搖,下層溶液顯紫紅色(脂類反應)。
化學成分
本品種子含巴豆油(Crton)34%~57%,其中含巴豆油酸(crotonic acid),巴豆酸(tiglic acid),以及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油酸,巴豆油酸,巴豆酸,亞麻酸,肉豆蔻酸,花生酸,月桂酸,巴豆醇三酯(含量約占巴豆油的4%),12-O-十四烷酰巴豆醇-13-醋酸酯(TPA)等。巴豆醇雙酯有十多種,如巴豆醇-十四烷酸酯-乙酸酯(PMA)等。另外,巴豆種子中含有生物堿,其中有巴豆苷,即2-羥基-6-嘌呤核糖苷。尚含巴豆毒素(crotin),為一種毒性球蛋白,結構類似蓖麻子毒蛋白,含有兩種外源凝集素,分子量為220000和88000。尚含β-谷甾醇,氨基酸及酶[1]。
藥理作用
1.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  口服巴豆油半滴至1滴,即能產(chǎn)生口腔、咽及部灼燒感,并有催吐作用。至腸內(nèi)遇堿性腸液水解后釋出巴豆酸,刺激腸黏膜使之發(fā)炎,增加分泌,促進蠕動,0.5至3h內(nèi)產(chǎn)生劇烈腹瀉,伴有劇烈腹痛和里急后重[1]。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巴豆煎劑在體外對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白喉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均有抑制作用[2,3]。
3.抗腫瘤作用  巴豆提取物對小肉瘤5180實體型和腹水型、小鼠宮頸癌U14實體型和腹水型以及艾氏腹水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4]。
4.促腫瘤發(fā)生作用  巴豆油、巴豆樹脂、巴豆醇酯類均有弱的致腫瘤活性,能促進某些化學致癌作用[5]。巴豆油中促癌的主要活性成分為TPA[6]。
5.其他作用  巴豆油中的活性成分PMA可使血小板中環(huán)磷鳥苷(CGMP)濃度增加,是一種有力的血小板凝集劑[7]。
6.毒性  生巴豆泥糊對小鼠的口服LD50為1600mg/kg。巴豆毒素給家皮下注射的LD50為50~80mg/kg。巴豆油酸大鼠口服的LD5O為1g/kg[1]。
性味
味辛,性平、效重、糙。有大毒。 1.《金光注釋集》:“味辛、苦,消化后味甘,性重! 2.《無誤蒙藥鑒》:“性平,銳!
功效
祛巴達干,峻瀉,消腫。
主治
主治包如巴達干病,消化不良,腫痛,水腫,黏癥,毒癥,癲狂。 1.《論說醫(yī)典》:“峻瀉! 2.《呼和必德力亞》:“吐瀉巴達干及包如病。”
用法用量
內(nèi)服:入丸、散,O.1~0.3g。外用;適量,與其他藥物研末涂患處。
注意事項
年老、體弱、孕婦、嬰幼兒禁服。
附方
1.治小兒熱,高燒,便秘,腹脹,抽搐等癥 朱砂、巴豆(制)各25g,胡黃連15g,麝香、牛黃各0.5g。制成丸劑。根據(jù)小兒年齡,每次0.2~0.6g,每日1次,溫開水送服。(《蒙醫(yī)方劑學》五味朱砂丸) 2.治消化不良,巴達干黏液增多癥 毒(制)50g,巴豆(制)25g,藜蘆(制)、訶子各10g,蓽茇30g。制成糊丸。每次0.5~1.5g,每日1次,晚睡前溫開水送服。孕婦、年老、體弱者禁服。(《蒙醫(yī)藥方匯編》五味巴豆丸)
制劑
臨床研究
參考文獻
化學成分 (1)陰健,等.中藥現(xiàn)代研究與臨床應用.北京:學苑出版社,1993.191 藥理 (1)Sollmann T.A Manual of pharmacology 8Ed,1957.214 (2)重慶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微生物學報,1960,8(1):52 (3)零陵地區(qū)衛(wèi)生防疫站.湖南醫(yī)藥雜志,1974,(5):49 (4)青島市醫(yī)藥科學研究所腫瘤組.中醫(yī)藥研究參考,1979,(2):8 (5)Berenblum I,et a1.Cancel Res,1955,15(8):510
苗藥名出處
參考
《中華本草》蒙藥卷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wǎng) 名: (必填項)
    評論內(nèi)容: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