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92,13(6):254 |
劑型 | 丸劑 |
藥物組成 | 補骨脂10g,枸杞子10g,牛膝10g,茯苓10g,柴胡10g,枳實10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10g,當歸10g,菟絲子15g,白芍15g,白蒺藜15g,生地30g, 制首烏30g,桔梗6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白癜風。 |
制備方法 | 加工制成丸劑,每丸重10g。 |
用法用量 | 每次1-2丸,日2次口服,1個月為1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白癜風 369例,男165例,女 204例;年齡2-69歲;病程1周至27年。皮損是局限型137型,散發(fā)型184例,泛發(fā)型18例,節(jié)段型2例,肢端型10例。其發(fā)病多與精神及情志活動異常、大病、久病,月經(jīng)初潮、妊娠、分娩、哺乳等因素有關,部分與家族遺傳有關。另外,有2例在輸血之后而發(fā)病。結果,以白斑顏色恢復到正常膚色,并且原皮損區(qū)無色素沉積現(xiàn)象為痊愈,共111例;白斑恢復而積超過原白斑總面積60%以上為顯效,共147例;白斑縮小或色素加深,但尚未完全恢復,或出現(xiàn)點狀色素恢復為有效,共103例;白斑無顯著變化或繼續(xù)擴大及擴散為無效,共8例;總有效率97.84%。隨訪復發(fā)7例,3例在服藥后皮膚出現(xiàn)丘疹,瘙癢等過敏反應,故改用其它療法。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