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參葉、參葉子
|
漢語拼音 |
zhu er shen ye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五加科植物珠兒參的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珠兒參,多年生草本,高約80cm。根莖串珠狀,故名珠子參,節(jié)間通常細長如繩;有時部分結(jié)節(jié)密生呈筆鞭狀,掌狀復(fù)葉3-5枚輪生莖頂;葉柄長約9cm;小葉通常5,兩側(cè)的較小,小葉柄長5-7cm,先端長漸尖,基部近圓形或楔形,邊緣有細密鋸齒,邊緣及兩面散生刺毛。傘形花序單一,有時其下生1至多個小傘形花序;花小,淡綠色;花萼先端有5尖齒;花瓣5,卵狀三角形,先端尖;雄蕊5,花絲短;子房下位,花柱通常2,分離。果為核果狀漿果,圓球形,熟時鮮紅色;ㄆ7-8月,果期8-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寧夏、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800-3500m的山坡竹林下或雜木林中陰濕處。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微甘;性微寒
|
歸經(jīng) |
肺;胃;心經(jīng)
|
功效 |
清熱解暑;生津潤喉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暑藥;生津潤喉藥
|
主治 |
熱傷津液;煩渴;骨蒸勞熱;風(fēng)火牙痛;咽喉干燥;聲音嘶啞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12g;或開水泡。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anax japonicus C.A.Mey.var.major(Burk.)C.Y.Wu et K.M. Feng[P.pseudoginseng Wall.var. major (Burk.)Li; P.pseudoginseng Wall.var.elegantior(Burk.)Hoo et Tseng]
|
科屬分類 |
五加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