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銹草、排草葉、鈕扣子、紅蓮草、白蓮草、珍珠菜、紅絲線
|
漢語拼音 |
fo kui
|
英文名 |
Herb of Oneflower Lycianthes, Oneflower Lycianthes
|
藥材基原 |
為茄科植物單花紅絲線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須根纖細,褐色。莖纖細,延長,基部常匍匐,有不定根。葉假雙生,大小不等或近相等,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大葉片長4.5-7cm,寬2.5-3.5cm,小葉片長2-4.5cm,寬1.2-2.8cm,兩種葉片均為膜質(zhì),邊緣且小齒或微波狀,葉上下兩面均具節(jié)狀毛,葉脈上較多;▎紊谌~腋,花梗長0.8-1cm,花萼杯狀鐘形,上部裂成10個線狀齒,外被白色透明分散單毛;花冠白色至淺黃色,取決合成筒狀或淺鐘狀,上端5裂,裂片披針形;雄蕊5,著生于花冠筒喉部;雌蕊1,子房近球形。成熟漿果球形;ㄆ7-8月,果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臺灣、湖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長于林下或路旁。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8-9月采全草,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性溫;小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解毒消腫
|
功效分類 |
驅(qū)蟲藥
|
主治 |
癰腫瘡毒;鼻瘡;耳瘡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Lycianthis Lysimachioid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Wall.) Bitt.
|
科屬分類 |
茄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