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鐵線樹、耙齒鉤、臺烏球 |
漢語拼音 | qian da chui |
英文名 | Root of Chun Spicebush |
藥材基原 | 為樟科植物鼎湖釣樟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白膠木,灌木或小喬木,通常高6米。根膨大呈紡錘形。小枝柔弱。葉互生,紙質(zhì),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5-10cm,寬1.5-4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急尖,上面深綠色,僅葉脈有貼伏柔毛,下面密生金黃色或銹色貼伏柔毛,有光澤,離基3出脈;葉柄無毛,長5-10mm。雌雄異株;雌花序于葉腋單生,無梗或有短梗;花被片6,條狀矩圓形至狹矩圓形,長2mm,有柔毛;能育雄蕊9,花藥2室,皆內(nèi)向瓣裂。果實橢圓形,黑色,有光澤,長8-10mm;ㄆ2-3月。果期7-8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雜木林、山谷疏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可采收,洗凈,切碎,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溫 |
歸經(jīng) | 肝;胃經(jīng) |
功效 | 祛風除濕,行氣寬中;散瘀止痛 |
功效分類 | 溫里藥;活血藥 |
主治 | 跌打腫痛;脘腹脹痛;跌打傷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15-3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行氣止痛,散瘀消腫。治跌打腫痛,風濕骨痛,胃腸脹氣。 |
考證 | 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Lindera chunii Merr. |
科屬分類 | 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