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 | 一名蔥苒,一名蔥菼,一名山蔥。 |
釋名 | |
產(chǎn)地 | 生太山山谷。近道處處有。 |
生境 | |
性味 | 味辛、苦,寒、微寒,有毒。 |
歸經(jīng) | |
藥物形態(tài) | 本下極似蔥而多毛。 |
品種考證 | |
養(yǎng)殖栽培 | |
采收 | 三月采根。陰干。 |
加工 | |
鑒別 | |
貯藏 | |
炮制 | 用之只剔取根,微炙之。 |
質量鑒定 | |
主治 | 主治蠱毒,咳逆,泄痢,腸澼,頭瘍,疥瘙,惡瘡,殺諸蟲毒,去死肌。治噦逆,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馬刀,爛瘡。 |
功用 |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臨證應用 | |
配伍應用 | 黃連為之使, |
配伍禁忌 | 反細辛、芍藥、五參,惡大黃。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不入湯。 |
附方 | |
醫(yī)案 | |
藥用機理 | |
全文 | 藜蘆 味辛、苦,寒、微寒,有毒。主治蠱毒,咳逆,泄痢,腸澼,頭瘍,疥瘙,惡瘡,殺諸蟲毒,去死肌。治噦逆,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馬刀,爛瘡。不入湯。一名蔥苒,一名蔥菼,一名山蔥。生太山山谷。三月采根。陰干。(黃連為之使,反細辛、芍藥、五參,惡大黃。)近道處處有。本下極似蔥而多毛。用之只剔取根,微炙之。(敦煌卷子本《新修》卷十,《大觀》卷十,《政和》二五一頁) |
語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