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螺旋體性結腸炎的病因分析與防控措施
感謝大夫為我快速解答——該如何治療和防治
-----
豬螺旋體性結腸炎是由多毛短螺旋體引起豬的一種新發(fā)生的傳染病,以結腸炎和下痢為特征。本病在國外許多國家的養(yǎng)豬場豬群中感染率很高,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已造成很大的經(jīng)濟損失。為此,應引起關注,加強檢疫,注意防控。本文就該病流行狀況與防控技術作一敘述,僅供參考! 1 病原體 豬螺旋體性結腸炎的病原體為多毛短螺旋體(Brachyspira pilosicoli,BP)。1998年將原歸蛇形螺旋體屬(Serpulina)的腸道螺旋體改歸為短螺旋體屬(Brachyspira),包括豬
痢疾短螺旋體(B.hyodysenteriae)和多毛短螺旋體(B.pilosicoli)。根據(jù)其16SrRNA序列分析,B和S兩屬密切相關,目前將豬致病菌劃歸B屬,而將其他種仍保留在S屬內。豬痢疾短螺旋體為豬痢疾的病原體,多毛短螺旋體為
豬腸道螺旋體病的病原體。多毛短螺旋體有4~6個彎曲,兩端尖銳,呈緩慢旋轉的螺絲線狀。革蘭氏染色陰性。多毛短螺旋體對外界環(huán)境的抵抗力很強,在室溫下可存活數(shù)天,在4 ℃下可在糞便中及污染的土壤和新鮮的水中存活數(shù)個月。對
消毒藥抵抗力不強,常用消毒藥能迅速將其殺死! 2 流行情況 據(jù)有關報道,英國(1996)調查85個豬場,感染率為32.9%;瑞典(1997)調查894個豬場,感染率為18%;芬蘭(1997)調查50個豬場,感染率為28%;巴西(1998)調查17個豬場,感染率為41.2%;丹麥(1999)調查79個豬場,感染率為19%;美國(1999)調查50個豬場,感染率為50%;韓國(2001)調查398個豬場,感染率為10.1%;西班牙(2002)調查225個豬場,感染率為4.9%。豬群感染本病后,導致生長育肥豬生產(chǎn)性能下降,生長速度參差不齊,達到上市體重的時間延長;飼料成本增加,飼料利用效率下降,降低了豬場的利潤率,破壞了豬場正常的生產(chǎn)流程。 3 流行特點 3.1 傳染源與傳播途徑 帶菌動物為本病的傳染源。病菌有廣泛的宿主,包括豬、犬、雞、野生水禽、多種家鳥和野鳥及人等(人的菌株可實驗感染雞和豬,可能為人畜共患病)。病菌從患病動物和帶菌動物的糞便中排出,經(jīng)消化道而感染。主要危害10~16周齡,體重在20千克以上育肥期的豬只。感染率可達80%,其中發(fā)生下痢的約有33%~67%,無癥狀感染率為30%~50%。感染持續(xù)期一般為2周,最長可達6周! 3.2 應激因素的影響 混群飼養(yǎng),密度過大;豬舍通風不良,溫度變化過大;環(huán)境污染嚴重,衛(wèi)生條件差;長途運輸,擁擠等各種應激因素可誘發(fā)本病的發(fā)生! 3.3 混合感染的影響 本病菌常與豬痢疾短螺旋體、胞內勞森氏菌及沙門氏菌等發(fā)生混合感染,使病情復雜化,增加死亡率,造成更大的經(jīng)濟損失! 3.4 藥物的影響 保育期的飼糧中添加了抗菌藥物的豬群發(fā)病率較低,沒有添加藥物的豬群發(fā)病率較高! 4 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4.1 臨床癥狀 潛伏期為3~20天。主要引起豬發(fā)生結腸炎和
腹瀉。發(fā)病豬腹瀉糞便呈濕水泥樣,含有黏液,通常無血。病豬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逐漸消瘦,弓腰縮腹,起立無力,病程約7~10天。結腸炎主要表現(xiàn)為增生性及彌漫性卡他性至黏液性結腸炎癥狀。 4.2 病理變化 剖檢可見
盲腸和結腸充氣膨脹,內容物含有大量的黏液。組織學變化為大腸表現(xiàn)典型的卡他性結腸炎,腸腺變長,并伴隨上皮細胞壞死的結腸增生及腸腔上皮細胞上有大量的多毛短螺旋體附著為特征。 5 診斷 根據(jù)本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只能作出初步診斷。確診與監(jiān)測目前尚無敏感與特異的血清學方法,但國外使用PCR技術診斷豬腸道螺旋體病獲得成功;核酸原位雜交可用于確定螺旋體在腸道黏膜上的定居部位及鑒定混合感染;ELISA可用于檢測帶菌豬糞便中的抗體等。 6 防控措施 6.1 平時的預防措施 6.1.1 嚴禁從疫區(qū)引進種豬,引種時必須檢疫,并隔離觀察1個月,認定為健康者方可進入生產(chǎn)區(qū)飼養(yǎng)! 6.1.2 自繁自養(yǎng),生產(chǎn)中實行產(chǎn)仔舍、保育舍和育肥舍的全進全出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6.1.3 嚴格消毒制度,定期使用0.3%
過氧乙酸或0.1%次氯酸鈉進行帶豬消毒,豬舍每周消毒1次,環(huán)境每月消毒1次,常用消毒藥即可殺滅本菌! 6.1.4 加強豬群的飼養(yǎng)管理,做好各項生物安全工作。堅持滅鼠、殺蟲、驅蟲及防鳥;豬舍保持清潔干燥,保溫防寒,通風透光,飼養(yǎng)密度適中,不混群飼養(yǎng);場區(qū)內不準飼養(yǎng)其他動物;禁止飼喂腐敗、發(fā)霉、變質的飼料;飲水清潔,符合飲用水標準;盡可能避免各種應激因素的發(fā)生等,可有效控制本病的發(fā)生。 6.1.5 管理好糞便與污染物,并進行無害化處理! 6.1.6 藥物預防。仔豬出生后,吃
初乳前每頭口服硫酸
慶大霉素4萬國際單位,10日齡時每頭再口服8萬國際單位。仔豬斷奶時可按以下方案用藥:磷酸泰樂菌素加磺胺二甲嘧啶(1∶1),每噸飼糧中加藥100克,連喂7天;
新霉素,每噸飼糧中加藥140克,連喂7天;痢立清,每噸飼糧中加藥50克,連喂7天;
四環(huán)素族抗生素,每噸飼糧中加藥200克,連喂7天;痢菌凈,每噸飼糧中加藥50克,連喂7天;二甲硝基咪唑,0.025%水溶液飲水,連飲7天! 6.2 發(fā)生疫情時的防制措施 6.2.1 發(fā)生本病時,要立即隔離病豬,種豬應清群淘汰,育肥豬單獨飼養(yǎng),并用上述預防藥物進行治療,沒有發(fā)病豬群可用藥物進行預防,通過用藥物凈化的辦法來控制本病! 6.2.2 豬場要徹底清掃,全面消毒,死亡豬只、糞便、污物等要全部清除,并進行無害化處理! 6.2.3 發(fā)病豬舍經(jīng)終末消毒,空舍2個月后方可引進新豬群! 6.2.4 加強豬群的飼養(yǎng)管理,消除各種不良誘因,確保豬場的生產(chǎn)正常進行。
-----
加強管理,治療用磺胺二甲,泰樂菌素拌料
-----
飼料中添加泰妙菌素
畜牧導航:
養(yǎng)豬資訊 豬價格行情 養(yǎng)豬技術 豬病防治 飼養(yǎng)管理 養(yǎng)豬問答 養(yǎng)豬視頻 豬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