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multiple aorto-arteritis
|
拚音 |
DUOFAXINGDADONGMAIYAN
|
別名 |
縮窄性大動脈炎,中醫(yī):脈痹,無脈。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外周血管疾病,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多發(fā)性大動脈炎為主動脈及其分支的慢性、進行性、閉塞性的炎癥,亦稱縮窄性大動脈炎。由于受累動脈的不同而產(chǎn)生不同的臨床類型,其中以頭和臂部動脈受累引起的上肢無脈癥為最多,其次是降主動脈、腹主動脈受累的下肢無脈癥和腎動脈受累引起的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也可見肺動脈和冠狀動脈受累。
|
中醫(yī)釋名 |
|
西醫(yī)病因 |
本病的病因不明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自身免疫性疾病結核桿菌、鏈球菌或立克次體等引起主動脈其分支動脈壁上的抗原抗體反應導致炎癥。
2.遺傳因素 有人認為本癥與組織相容抗原(HLA)系統(tǒng)中BW40、BW52位點有密切關系,屬顯性遺傳。
3. 其它 內分泌系統(tǒng)失調,雌激素過多可以造成主動脈及其分支的肌層萎縮、壞死和鈣化,結合任何營養(yǎng)不良因素(如結核。┛烧T致本病。
|
中醫(yī)病因 |
1.正氣不足 系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調,正氣自虛,復感外邪,阻痹血脈而發(fā)本病。
2.感受外邪 尤其是感受寒邪,更傷陽氣,可以導致脈絡瘀滯,甚至閉塞不通而無脈。
此外感受熱毒之邪,侵及脈絡也可發(fā)為本病。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農村與城市無明顯差別。
|
人群 |
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國內報告的患者中女性占67.7%~69%;發(fā)病年齡5~45歲, 30歲以下患者占89%。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寒主收引,主痛,感受寒邪或在陽虛的基礎上復感外邪,均可致寒凝血脈,血行不暢,而致脈伏不出,誠如《醫(yī)學心悟》所云‘’脈伏不出者,寒氣閉塞也、也可因感受熱毒之邪,蒸腐血脈而致脈絡閉阻,以致高熱疼痛;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氣虛不能運血,亦可致血脈運行不暢,絡脈失養(yǎng),發(fā)為疼痛無脈之癥;正氣不足,邪傷氣血,臟腑四肢百骸失于濡養(yǎng)則諸癥迭生?傊,本病以本虛為主,可以有氣、血、陰、陽之不足;邪實為標,可見寒濕、熱毒、瘀血等。臨床上以本虛標實者為多,但無論是正虛還是邪實,血瘀這一病理機制貫穿于疾病的始終。
|
病理 |
主要表現(xiàn)為慢性進行性全動脈炎及動脈側支循環(huán)形成兩種基本變化。前者主要發(fā)生于主動脈的大、中分支,病變由動脈外膜開始,向內擴展,動脈壁各層均有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為主的大量細胞浸潤及結締組織增生。中層有彈力纖維斷裂和炎性肉芽組織增生,肉芽組織中有上皮樣細胞、朗罕巨細胞(或異物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內膜不規(guī)則增厚使管腔狹窄,并遲早引起血栓形成而閉塞。病變的血管呈灰白色,管壁僵硬、萎縮,與周圍組織粘情況下,病變血管壁破壞廣泛,而結締組織修復不足,可能引起動脈擴張,甚至導致動脈瘤形成。個別可因升主動脈擴張而導致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后者如為動脈受累,其受累血管遠端的血液供應可通過不同的動脈側支而獲得。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1)活動期:
①風熱痹阻,血瘀脈絡:
證候:發(fā)熱,頭暈、頭痛,關節(jié)酸痛,四肢酸脹,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
證候分析:風熱之邪侵入機體,客于血脈,邪氣初犯,正氣尚實,邪氣相爭故發(fā)熱;脈絡瘀阻,腦失所養(yǎng),故頭暈、頭痛;四肢失養(yǎng)則關節(jié)酸痛;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為風熱侵襲、脈絡瘀阻之象。
②熱入營血,脈絡痹阻:
證候:發(fā)熱或高熱,汗出口渴,關節(jié)疼痛,身起紅斑,舌紅,苔黃,脈數(shù)或細數(shù)。
證候分析:熱毒之邪侵入營血,痹阻脈絡,邪正相爭故發(fā)熱;熱邪迫津外泄故汗出;傷及陰液故口渴;經(jīng)脈不通,關節(jié)失養(yǎng)則疼痛;熱毒迫血妄行,溢于脈外則身出紅斑。舌紅,苔黃,脈數(shù)或細數(shù)皆熱毒內侵之征。
(2)穩(wěn)定期:
①氣虛血弱,瘀血阻絡:
證候:頭暈眼花,視力減退,失眠多夢,健忘,胸悶氣短,上肢無力、麻木或疼痛,舌質淡暗,苔薄白,脈細澀或脈伏不出。
證候分析:氣血兩虧,臟腑百骸失于濡養(yǎng)。目失所養(yǎng)則眼花、視力減退;腦失所養(yǎng)則頭暈、失眠健忘;氣虛無以運血,血瘀脈絡,故胸悶、肢體麻木或疼痛;氣虛則乏力、氣短;舌淡暗,苔薄白,脈細澀或脈伏不出為氣血兩虛、瘀血內阻之象。
②肝腎陰虛,肝陽上亢:
證候:頭痛,頭暈,耳鳴,腰酸腿軟,下肢發(fā)麻,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
證候分析:肝腎陰虛,陰不制陽,肝陽浮動,血郁氣逆,上盛下虛,故見頭痛、頭暈、耳鳴、腰酸腿軟;肝腎陰虛,筋脈失養(yǎng),故見肢體麻木。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為肝腎陰虛,熱動肝風之象。
③陽虛寒凝,脈絡痹阻:
證候:肢體冷涼、麻木或疼痛,甚至青紫,畏寒,舌質淡胖,苔薄白,脈微細如絲或無脈。
證候分析:寒濕傷陽,陽虛寒凝,脈絡痹阻不通,故畏寒肢冷、麻木或疼痛,甚至青紫。舌淡暗,苔薄白,脈微細如絲或無脈為陽虛寒盛之象。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多發(fā)性大動脈炎診斷標準:
1.多見于青年女性。
2.活動期中出現(xiàn)發(fā)熱、盜汗、乏力,并可伴關節(jié)炎及結節(jié)性紅斑等。
3.根據(jù)病變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四種類型。
(1)主動脈弓及其分支型(主動脈弓綜合征),又稱無脈癥。上肢及頭部缺血,而有手麻、無力、頭昏、頭痛、暈厥,伴單側或雙側上肢動脈、頸動脈或顳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頸部或鎖骨上部血管雜音。上肢血壓低或測不出,可伴眼底貧血性改變,視力減退甚至失明,或鼻中隔穿孔,失語、偏癱、昏迷。
(2)胸、腹主動脈及其分支型。表現(xiàn)為下肢缺血癥狀如下肢麻木、疼痛,或間歇性跛行。上肢血壓顯著升高,下肢血壓減低或測不出,一側或二側股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累及腸系膜動脈時,可有腹痛;累及腎動脈時,有頑固性高血壓,左心室增大或左心衰竭,眼底呈高血壓眼底改變。在腹部及脊肋角區(qū)或胸、背部可聽到高調收縮期血管雜音。
(3)混合型。具第一型和第二型表現(xiàn)。
(4)肺動脈型?捎袣饧、心悸、肺動脈瓣區(qū)收縮期雜音和肺動脈高壓癥。
4.實驗室檢查:活動期時,血沉增快,血白細胞增多,C反應蛋白陽性,血清γ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IgG)增高,類風濕因子可呈陽性,循環(huán)中可存在抗血管壁抗原的自身抗體。
5.X線檢查:可見受累動脈鈣化影,左心室擴大。選擇性主動脈造影或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可顯示動脈狹窄的部位、程度及范圍。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凡青少年,尤其是女性,具有下列一種以上表現(xiàn)者,應懷疑或診斷本。孩賳蝹然螂p側肢體出現(xiàn)缺血癥狀,伴有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壓降低或測不出者。②腦動脈缺血癥狀,伴有單側或雙側頸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以及頸部有血管雜音者,左側頸部血管雜音較右側的病理意義為大。③近期發(fā)生的高血壓或頑固性高血壓,伴有上腹部二級以上高調收縮期血管雜音者。④原因不明的低熱,伴有血管雜音,四肢脈搏或上下肢血壓差有異常改變者。⑤有無脈病的眼底改變者。本病雖多發(fā)于青年,但中年亦可罹患,有懷疑者需進一步進行有關檢查。
|
發(fā)病 |
|
病史 |
有引起該病的病史。
|
癥狀 |
1.全身癥狀 在活動期出現(xiàn),可見發(fā)熱、全身不適、食欲不振、出汗、蒼白等,可能伴有關節(jié)炎和結節(jié)性紅斑等。
2.局部癥狀根據(jù)受累血管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四型。
(1)頭臂動脈型:即上肢無脈癥,占23%~24.5%。工作時上肢易疲勞,并有疼痛、發(fā)麻或發(fā)冷感覺;或出現(xiàn)咀嚼時頰部肌肉疼痛,情緒易激動,有眩暈、頭痛,記憶力減退,易昏厥,視力減退和一過性眼前發(fā)黑等。嚴重者可有精神失常、抽搐、偏癱和昏迷。少數(shù)重病患者由于局部缺血而產(chǎn)生鼻中隔穿孔,齒、發(fā)脫落,上顎和耳殼潰瘍、面部萎縮、角膜混濁、虹膜萎縮和白內障等。缺血影響至基底動脈時,可出現(xiàn)眩暈、復視,甚至昏厥。
(2)腹主動脈型:即下肢無脈型,約占17%。缺血產(chǎn)生下肢麻木、疼痛、發(fā)涼等感覺,易疲勞,并可有間歇性跛行。上肢血壓持續(xù)增高者可有高血壓的各種癥狀。嚴重者可有發(fā)生心力衰竭。
(3)腎動脈型:本型約占22%。可見持續(xù)、嚴重而頑固的高血壓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種癥狀。
(4)肺動脈型:因肺動脈缺血可由來自支氣管動脈系統(tǒng)的側支循環(huán)代償,故單純肺動脈型一般無明顯癥狀。嚴重者可有心悸、氣短等癥狀。
(5)混合型:約占38%~41.5%。病變同時累及上述兩組或兩組以上的血管。通常先有一組的局部癥狀,爾后隨著病變的發(fā)展而逐漸演變?yōu)椤盎旌闲汀,其中腎動脈受累者最多,約占此型的36.3%,故大多數(shù)患者有明顯的高血壓表現(xiàn),其它癥狀隨受累血管的不同而異。
|
體征 |
1.頭臂動脈型 單側或雙側橈、肱、腋、頸或顳等動脈的搏動減弱或消失,而下肢動脈搏動正常,上肢血壓測不出或明顯減低,或兩臂收縮壓持續(xù)相差大于2.67kPa(20mmHg),下肢血壓正常或增高。在動脈狹窄部位能聽到血管雜音。約占43%~51.5%的患者在兩側頸部、鎖骨上部及胸鎖乳突肌外的三角區(qū)可聽到連續(xù)性雜音或收縮期雜音。胸壁和背部皮膚可見擴張的淺表動脈。部分患者心率增快,左心室擴大。
2.胸腹主動脈型 下肢從股動脈開始,可有一側或兩側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壓測不出或明顯降低,上肢血壓增高。腹部或腎區(qū)可聽到收縮期雜音。肩胛骨附近、兩肩胛間、胸部或胸骨旁,可聽到連續(xù)性或收縮期雜音?捎凶笮氖以龃蠡蜃笮乃ソ叩捏w征。
3.腎動脈型:四肢血壓均明顯增高,上腹部和腎區(qū)可聽到收縮期雜音,可有左心室增大或左心衰竭的體征。
4.肺動脈型:肺動脈瓣區(qū)、腋部和背部有收縮期雜音,嚴重者可有肺動脈瓣第二音亢進等肺動脈高壓的表現(xiàn)。
5;旌闲停后w征隨受累血管不同而異。累及到主動脈可導致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累及冠狀動脈時可以發(fā)生心肌梗死而出現(xiàn)相應的體征。
|
體檢 |
|
電診斷 |
心電圖所見,約半數(shù)病人為左心室肥厚,左心室高電壓或勞損。個別表現(xiàn)右心室肥厚,由肺動脈狹窄引起肺動脈高壓和(或)高血壓引起右心室舒張晚期壓力增高所致,左心室后負荷增加可能部分掩蓋心電圖右心室肥厚的特征。
|
影像診斷 |
一、X線檢查
1.常規(guī)X線檢查 在胸腹主動脈型和腎動脈型的胸片中可見左心室增大,前者肋骨下緣可見擴張的肋間動脈侵蝕所致的凹陷缺損。肺動脈型可見肺野外周紋理減少,肺動脈圓椎突出和右心室增大。
2.選擇性動脈造影 頭臂動脈型可顯示主動脈弓和(或)其分支有狹窄或阻塞;累及到主動脈者,可見到主動脈擴張和主動脈反流。在胸腹主動脈型可顯示降主動脈或腹主動脈局部狹窄或阻塞。腎動脈型可顯示腎動脈狹窄或阻塞,狹窄段前后血管可擴張,其附近可見粗大扭曲的側支循環(huán)血管。肺動脈型可顯示肺動脈或其分支的局部狹窄。
3.排泄性尿路造影 腎動脈型靜脈腎盂造影可見兩腎大小差異,患側腎縮小,兩側腎盂顯影時間和濃度差異以及由側支循環(huán)所致的輸尿管壓跡。
4.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適用于門診篩選和術后隨訪檢查。
5。核磁共振顯像(NMRI)可觀察到動脈壁異常增厚,受累的胸腹主動脈狹窄。該法對本病的敏感性約38%。
二、同位素檢查
放射性核素腎圖顯示患側腎臟缺血性改變。同位素肺灌注掃描可見狹窄區(qū)血流減少。
三、超聲血管檢查
可顯示狹窄部位,并可測到狹窄遠端動脈血流量降低。
四、腦血流圖檢查
頸動脈受累者可顯示腦血流量減少。
|
實驗室診斷 |
一、眼底檢查
頭臂動脈型中可見視乳頭蒼白,視神經(jīng)萎縮,視網(wǎng)膜動靜脈不同程度的擴張和相互吻合,外周血管閉塞,視網(wǎng)膜玻璃體出血及結締組織增生,并發(fā)白內障、視網(wǎng)膜剝離等:胸腹主動 脈型和腎動脈型中可見高血壓的眼底改變,眼底視網(wǎng)膜動脈硬化、狹窄或痙孿等。
二、節(jié)段性肢體血壓測定和脈波描記
采用應變容積描記儀(SPG)、光電容積描記儀(PPG)可測定同側肢體相鄰段血壓或兩側肢體對稱部位的血壓差,大于2.67kPa (20mmHg)時提示壓力降低的近端動脈狹窄或阻塞。
|
血液 |
血液檢查
動脈炎活動期,血沉增快,抗鏈“O”滴度增高,C反應蛋白陽性,白細胞計數(shù)增多,部分患者有紅細胞計數(shù)和血紅蛋白降低;血清白蛋白降低而a和γ球蛋白增高,IgM、IgG增高,類風濕因子、抗主動脈抗體和Coombs試驗陽性。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C反應蛋白增高其臨床意義與血沉相同。抗鏈球菌溶血素“O”和粘糖酶反應,僅說明患者近期有否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少數(shù)出現(xiàn)上述兩種陽性反應。血清白蛋白降低,α1、α2和γ球蛋白增高。血清抗主動脈抗體測定對本病的診斷有一定價值,補體結合試驗或血球凝集試驗均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血清抗主動脈抗體的滴定和抗體價明顯增高,但并非特異性,其他心血管疾病亦可見少數(shù)抗主動脈抗體增高,病變活動期抗體陽性者較非活動期多見。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1.先天性動脈狹窄多見于男性,常在動脈導管相接處形成局限性狹窄,血管雜音限于心前區(qū)或背部,全身癥狀不明顯。超聲或選擇性主動脈造影有助于鑒別。
2.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多發(fā)于男性,主要為四肢外周血管及靜脈內膜炎。常發(fā)生于肢端,呈劇痛,潰爛,游走性靜脈炎。
3.閉塞性動脈硬化癥多發(fā)于50歲以上中老年人,男女均可發(fā)生,伴有動脈硬化的其它表現(xiàn),血脂常增高,X線檢查可見患肢的動脈壁有鈣化陰影。
4.頸肋和前斜角肌綜合征 亦多見于青年女性,可見上肢發(fā)涼、麻木、疼痛、皮膚蒼白或青紫,橈動脈傅動減弱或消失,可發(fā)生肢體營養(yǎng)障礙及壞疽。X線檢查可見頸肋存在,或提拉前斜角肌時癥狀加重。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1.治愈: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血壓、實驗室及X線檢查恢復正常。
2.好轉:癥狀減輕,血壓接近正常。
|
預后 |
本病病程較長,預后主要取決于高血壓程度、心臟功能狀態(tài)和腦供血情況三個因素。常因手術或發(fā)生心力衰竭、腦血管意外、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及其他并發(fā)癥而死亡。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1.活動期治療 活動期或全身癥狀明顯者,可用強的松5~10mg或地塞米松0.75~1.5mg,口服,每日3~4次,至體溫下降、血沉趨向正常后逐漸減量以至停藥,但應密切觀察,防止停藥后復發(fā)。對少數(shù)患者其他療法不能控制全身癥狀時,可以長期服用小劑量強的松(5~10mg/日),可能有一定的效果。對合并有結核、感染、高血壓者,不宜長時間應用。對合并有結核或鏈球菌感染者,應同時給予抗結核藥或抗生素治療。
2.穩(wěn)定期治療
(1)血管擴張劑:鹽酸妥拉蘇林, 25~50mg,口服,一日3次;煙酸, 50~100mg,口服,一日3次;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加入丹參注射液20ml,靜脈滴注,每日1~2次,14天為一療程;疏甲丙脯酸, 25~50mg,口服,一日3次;地巴唑, 10mg,口服,一日3次;己酮可可堿, 400mg,口服,一日3次。
(2)抗血小板藥物:潘生丁, 25~50mg,口服,一日3次;阿斯匹林,0.15,口服,一日一次。
3.手術治療漫性期,病情穩(wěn)定半年或一年而病變局限者;或有嚴重腦、腎、肢體缺血,影響功能但臟器功能尚未消失者;或有嚴重頑固性高血壓,藥物治療無效者;均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包括動脈內膜剝脫加自體靜脈片修補術、血管重建、旁路移植術、自體腎移植術和腎切除術。
4.經(jīng)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用于短段主動脈狹窄和腎動脈起始部位狹窄者。
|
中醫(yī)治療 |
辨證分型治療
(1)活動期:
①風熱痹阻,血瘀脈絡:治法:疏風清熱,化瘀通痹。
方藥:羌活勝濕湯加減。藥用羌活、獨活、雙花、連翹、丹參、紅花、當歸、生地。
方選羌活,獨活祛風除濕止痛;雙花、連翹清熱解毒;丹參、紅花、當歸活血化瘀;生地養(yǎng)陰清熱、通血痹,并防諸藥辛燥傷陰。熱盛者可加入大青葉、板蘭根、蒲公英以加強清熱解毒之力;關節(jié)痛甚者加雞血藤、絡石藤、海風藤祛風通絡。
②熱入營血,脈絡痹阻: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方藥:犀角地黃湯合四妙勇安湯加減。藥用玄參、生地、水牛角、銀花、生石膏、丹皮、當歸、丹參、雞血藤。
方用玄參、生地、水牛角清熱涼血;銀花、生石膏清熱解毒;丹皮涼血活血;當歸、丹參、雞血藤養(yǎng)血活血通脈。
(2)穩(wěn)定期:
①氣虛血弱,瘀血阻絡: 治法:補益氣血,活血通脈。
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藥用黃芪、桂枝、當歸、白芍、大棗、赤芍、秦艽、地龍、雞血藤。
方以黃芪益氣通脈,扶正祛邪;桂枝溫通血脈;當歸、白芍、大棗補血;赤芍、秦艽、地龍、雞血藤活血通絡。氣虛明顯,四肢乏力較重者可加黨參或人參加強益氣補虛之效;肢體酸麻者,加桑枝、伸筋草、川芎舒筋通絡。
②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治法:滋補肝腎,平肝熄風。
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藥用天麻、鉤藤、石決明、炒山梔、杜仲、桑寄生、牛膝、益母草、當歸、雞血藤、夜交藤。
方以天麻、鉤藤、石決明、炒山梔平肝潛陽;杜仲、桑寄生、牛膝補肝腎;益母草、當歸、雞血藤活血和血;夜交藤養(yǎng)心安神。陰虛口渴者。加天花粉、麥冬、天冬止渴生津;陰虛陽亢明顯,頭暈目眩、失眠多夢者可加入生龍骨、生牡蠣、代赭石、龜板以加強平肝潛陽之力。
③陽虛寒凝,脈絡痹阻: 治法:溫陽散寒,活血通脈。
方藥:陽和湯加減。藥用肉桂、干姜、鹿角膠、生地、麻黃、當歸、川芎、丹參、雞血藤、黃芪。
方以肉桂、干姜壯元陽、祛中寒,使寒去陽回,血脈通暢;鹿角膠、生地補腎填精,暖肝補血;麻黃與桂枝相伍,宣發(fā)營衛(wèi)、溫經(jīng)散寒;當歸、川芎、丹參、雞血藤活血化瘀、通經(jīng)絡;黃芪益氣以助血行。腎陽虛甚者,加巴戟天、仙靈脾、補骨脂溫補腎陽;寒盛者,加附片溫陽散寒;兼腰膝痛甚者,加川斷、杜仲、寄生補腎活血止痛。
|
中藥 |
(1)愈風寧心片:5片/次,每日3次。用于本病腦供血不足的頭痛、頭暈。
(2)丹參或復方丹參片:3~5片/次,每日3次。用于本病之血瘀癥。
(3)龍膽瀉肝丸: 12g/次,每日3次。用于本病有高血壓偏熱者。
(4)毛冬青: 50~100g,水煎1~2小時,每日分1~2次服。
|
針灸 |
1.體針 上肢無脈取內關、太淵、尺澤。配穴曲池、合谷、通里、肩井;下肢無脈取穴足三里、三陰交、太沖、太溪,每日一次,每次4~5穴,采用強刺激手法為主。體弱者宜平補平瀉或補法,每次留針30分鐘,7~10天為一療程。
2.耳針 主穴為心、交感、腎、皮質下、內分泌,配穴為脾及相應癥狀部位。每次2~3穴,耳針刺、埋針或用王不留行籽壓穴。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防止寒濕對人體的侵襲,避免居住潮濕之處,冬天注意保暖,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與本病有關的因素,如控制結核、感染等,防止病情進一步發(fā)展侵及血管。此外,還應注意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增強機體的免疫機能,對本病的預防亦十分必要。
|
歷史考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