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火府丸、絳宮丸
|
處方來源 | 《普濟方》卷四十三引《旅舍方》。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引化熱氣,調(diào)順血脈。
|
主治 | 上焦熱結(jié),心肺壅滯,面赤心忪,口干頭昏;心經(jīng)熱,小便澀,及治五淋。
|
制備方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用量 | 每服15-20丸,食后溫米飲送下;大段熱燥,新汲水送下。小兒化破服,丸數(shù)臨時加減。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渴《本事》:壬戍年一卒病渴,日飲斛水,不食者三月,心中煩悶,時已十月。予謂必心中有伏熱,與此丹數(shù)服,每服五十丸,溫水送下。越二日,渴止,飲食如故。此本治淋,用以治渴,信知用藥要在變通也。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本事方釋義》:生地黃氣味苦微甘微寒,入手足少陰;木通氣味苦平,入手太陽,能泄丙丁之火;黃芩氣味苦平,入手足少陽、陽明。此因火邪內(nèi)伏,致神識如驚,小便短澀。心與小腸相為表里,小腸為火府,非苦不通,泄其府則腑自安矣。
|
備注 | 火府丸(《圣濟總錄》卷五十四)、絳宮丸(《雞峰》卷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