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lái)源 | 《圣惠》卷四十九。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宿食不化,心膈氣滯,中焦不和,及癥癖積聚,或多嘔逆。
|
制備方法 | 上藥除乳香、朱砂、巴豆外,并為末,每2匙藥末用細(xì)蕎面一匙相和,更研令勻,滴水為丸,如綠豆大,候干,以漿水煎令沸,下藥丸子,煮1-2沸,候藥丸子浮上,乃濾出,于竹篩子內(nèi)曬干。
|
用法用量 | 每服3-5丸,以溫水送下。若有久積聚,常于臨臥服5丸愈。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