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某,女,35歲
初診:2003年4月17日
主訴:中上腹疼痛2周
病史:患者有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病史10年,近2周來(lái)中上腹疼痛逐漸加重,開始時(shí)以進(jìn)餐前為明顯,現(xiàn)進(jìn)餐前和進(jìn)餐后疼痛均劇,痛甚則坐立不安,難以繼續(xù)工作。胃脘喜溫喜揉,不伴噯氣、泛酸。大便、睡眠尚正常。冬季明顯較常人畏寒。B超示肝、膽、脾、胰均未見明顯異常。舌胖邊有齒印,苔薄白膩,脈細(xì)。證屬脾胃虛寒,方擬
烏頭赤石脂丸合
香砂六君丸加減。
處方:制
附子9,赤石脂15,
黨參9,蒼
白術(shù)(各)9,干
姜6,炙
甘草9,
陳皮9,制
半夏15,
木香9,
砂仁(后下)6,
白芷15,
細(xì)辛6,公
丁香6,
高良姜9,制
香附9,
白芍15,7劑。
二診:2003年4月25日
服上方1劑,當(dāng)晚即覺腸鳴漉漉、矢氣頻頻,疼痛減輕。服至第3天疼痛大減。胃鏡檢查示淺表性胃炎。舌脈如前。
處方:守方改黨參12,
干姜4.5,細(xì)辛4.5,公丁香3,加
吳萸6,生
麥芽30,7劑。
三診:2003年5月8日
5月1日至4日因故停藥,疼痛復(fù)作,但程度減輕。繼續(xù)服藥后疼痛又明顯減輕。舌淡紅苔薄白,脈細(xì)。
處方:制附子9,赤石脂15,黨參12,蒼白術(shù)(各)9,干姜6,
炙甘草9,陳皮9,制半夏15,木香9,砂仁(后下)6,白芷15,細(xì)辛4.5,公丁香6,高良姜9,制香附9,白芍15,吳萸6,7劑。
四診:2003年6月3日
藥后諸癥消失,又自行購(gòu)藥服用至今。舌淡紅,苔薄白,脈細(xì)。守法小其制續(xù)服可也。
處方:制附子3,黨參12,白術(shù)9,干姜6,
茯苓12,炙甘草6,陳皮6,制半夏9,木香9,砂仁(后下)3,連服1月。
按語(yǔ):中脘疼痛,喜溫喜按,舌胖邊有齒印,脾胃虛寒自無(wú)疑義。因其疼痛劇烈,就診時(shí)手按腹部、表情痛苦,故借用治療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之烏頭赤石脂丸,以冀迅速緩解其疼痛。合用香砂六君丸,以干姜易茯苓,并加白芷、細(xì)辛、丁香、高良姜、制香附溫中散寒,白芍制約諸藥辛香溫燥之性,又可緩急止痛。故收效頗捷。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