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里所指的桂,為藥用之桂,即《本經(jīng)》之
牡桂、
菌桂。我的家鄉(xiāng)就是桂的主產(chǎn)地,自小就和桂生長在一起,故對桂還算是知之甚詳。在我沒對桂進行辨述前,先看前人的一些看法。
在《神農本草經(jīng)》(以下簡稱《本經(jīng)》)里,把桂(牡桂和菌桂)列于上品。在牡桂條里說:“牡桂,味辛溫。主上氣咳逆,結氣
喉痹,吐吸,利關節(jié),補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生山谷!痹诰饤l里說:“菌桂,味辛溫。主百病,養(yǎng)精神,和顏色,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生山谷。”
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里,所述之桂甚多,甚繁,但多誤,F(xiàn)先述其條文。
桂(別錄上品)牡桂(本經(jīng)上品)
[釋名]梫(音寢)。[時珍曰]按范成大桂海志云:凡木葉心皆一縱理,獨桂有兩道如圭形,故字從圭。陸佃埤雅云:桂猶圭也。宣導百藥,為之先聘通使,如執(zhí)圭之使也。爾雅謂之梫者,能侵害他木也。故呂氏春秋云:村枝之下無雜木。雷公炮炙論云:桂釘木根,其木即死。是也。桂即牡桂之厚而辛烈者,牡桂即桂之薄而味淡者,別錄不當重出。今并為一,而分目于下。
[集解]《別錄》曰:桂生桂陽,牡桂生南海山谷。二月、八月、十月采皮;陰干。[弘景曰]南海即是廣州。神農本經(jīng)惟有牡桂、菌桂。俗用牡桂,扁廣殊薄,皮黃,脂肉甚少,氣如木蘭,味亦類桂。不知是別桂,是桂之老宿者?菌桂正圓如竹,三重者良,俗中不見,惟以嫩枝破卷成圓者用之,非真菌桂也,并宜研訪,今俗又以半卷多脂者,單名為桂,入藥最多,是桂有三種矣。此桂廣州出者好;交州、桂州者,形段小而多脂肉,亦好;湘州、始興、桂陽縣者,即是小桂,不如廣州者。經(jīng)云:桂,葉如柏葉澤黑,皮黃心赤。齊武帝時,湘州送樹,植芳林苑中。今東山有
桂皮,氣粗相類,而葉乖異,亦能凌冬,恐是牡桂。人多呼為丹桂,正謂皮赤爾。北方重此,每食輒須之,蓋禮所云
姜桂以為芬芳也。[恭曰]桂惟二種。陶氏引經(jīng)云似柏葉,不知此言從何所出?又于別錄剩出桂條,為深誤也。單名桂者,即是牡桂,乃爾雅所謂“梫,木桂”也。葉長尺許,花、子皆與菌桂同。大小枝皮俱名牡桂。但大枝皮,肉理粗虛如木而肉少味薄,名曰木桂,亦云大桂;不及小嫩枝皮,肉多而半卷,中必皺起,其味辛美,一名
肉桂,亦名
桂枝,一名
桂心,出融州、桂州、交州甚或良。其菌桂,葉似
柿葉,中有縱紋三道,表里無毛而光澤。肌理緊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筒。其大枝無肉,老皮堅板,不能重卷,味及淡薄,不入藥用;小枝薄而卷及二三重者良。或名
筒桂,陶云小桂是也。今惟出韶州。[保昇曰]桂有三種:菌桂,葉似柿葉而尖狹光凈;ò仔军S,四月幵。五月結實。樹皮青黃,薄卷若筒,亦名筒桂。其厚硬味薄者,名
板桂,不入藥用。牡桂,葉似
枇杷葉,狹長于菌桂葉一二倍。其內枝皮半卷多紫,而肉中趨起,肌理虛軟,謂之桂枝,又名肉桂。削去上皮,名曰桂心。其厚者名曰木桂。藥中以此為善,陶氏言半卷多脂者為桂。又引仙經(jīng)云:葉似柏葉。此則桂有三種明矣。陶雖是梁武帝時人,初生于宋孝武建元三年,歷齊為諸王侍讀,曾見芳林苑所植之樹。蘇恭只知有二種,指陶為誤,何臆斷之甚也。[藏器曰]菌桂、牡桂、桂心三色,同是一物。桂林桂嶺,因桂得名,今之所生,不離此郡。從嶺以南際海盡有桂樹,惟柳、象州最多。味既多烈,皮又厚堅。厚者必嫩,薄者必老。采者以老薄為一色,嫩厚為一色。嫩既辛烈,兼有筒卷。老必味淡,自然板薄。薄者即牡桂,卷者即菌桂也。桂心即是削除皮上之甲錯,取其近理而有味者。[承曰]諸家所說,幾不可考。今廣、交商人所販,及醫(yī)家見用,惟陳藏器一說最近之。[頌曰]爾雅但言“梫,木桂”一種,本草載桂及牡桂、菌桂三種。今嶺表所出,則有筒桂、肉桂、桂心、
官桂、板桂之名,而醫(yī)家用之罕有分別。舊說菌桂正圓如竹,有二三重者,則今之筒桂也。牡桂皮薄色黃少脂肉者,則今之官桂也。桂是半卷多脂者,則今之板桂也。而今觀賓、韶、欽諸州所圖上者,種類亦各不同,然總謂之桂,無復別名。參考日注,謂菌桂,葉似柿,中有三道紋,肌理緊薄如竹,大小皆成筒,與今賓州所出者相類。牡桂,葉狹于菌桂而長數(shù)倍,其嫩枝皮半卷多紫,與今宜州、韶州所出者相類。彼土人謂其皮為木蘭皮,肉為桂心。此又有黃、紫兩色,益可驗也。桂,葉如柏葉而澤,皮黃心赤與今欽州所出者,葉密而細,恐是其類,但不作柏葉形為異爾。蘇恭以單桂、牡桂為一物,亦未可據(jù)。其木俱高三四丈,多生深山蠻洞中,人家園圃亦有種者,移植于嶺北,則氣味殊
少辛辣,不堪入藥也。三月、四月生花,全類茱萸。九月結實,今人多以裝綴花果作筵具。其葉甚香,可用作飲尤佳。二月、八月采皮,九月采花,并陰干,不可近火。[時珍曰]桂有數(shù)種,以今參訪:牡桂,葉長如
枇杷葉,堅硬有毛及鋸齒,其花白色,其皮多脂。菌桂,葉如柿葉,而尖狹光凈,有三縱文而無鋸齒,其花有黃有白,其皮薄而卷。今商人所貨,皆此二桂。但以卷者為菌桂,半卷及板者為牡桂,即自明白。蘇恭所說,正合醫(yī)家見今用者。陳藏器、陳承斷菌、牡為一物者,非矣。陶弘景復以單字之桂為葉以柏者,亦非也。柏葉之桂,乃服食家所云,非此治病之桂也。蘇頌所說稍明,亦不當以欽州為單字之桂也,按尸子云:春花秋英曰桂;戏讲菽緺钤疲汗鹕掀、交趾,生必高山之巔,冬夏常青。其類自為林,更無雜樹。有三種:皮赤者為丹桂,葉似柿者為菌桂,葉似枇杷葉者為牡桂。其說甚明,足破諸家之辯矣。又有巖桂,乃菌桂之類,詳菌桂下。韓眾采藥詩云:暗河之桂,實大如棗。得而食之,后天而老。此又一種也。暗河不知在何處?
[正誤][好古曰]寇氏衍義言:官桂不知緣何立名?予考圖經(jīng),今觀、賓、宜諸州出者佳。世人以觀字畫多,故寫作官也。[時珍曰]此誤矣。圖經(jīng)今觀,乃今視之意。嶺南無觀州。曰官桂者,乃上等供官之桂也。
以上是自《本經(jīng)》及《本草綱目》李時珍所列之歷代名家對桂的辨識。由于《本經(jīng)》中分為牡桂和菌桂兩種,所以,后世各名家在此基礎上,求證牡桂與菌桂是否為一物,眾說紛紜。縱觀李時珍及其所列歷代名家之辨,均以事實有所出入。在此我不想一一辯駁,只把我所知道的如實談一談,諸位就知前人之誤。
一、品名辨
其實藥用之桂,在我國的生長范圍很狹小,主要分布在現(xiàn)今的廣西東南。廣東西部,各云南東南亦有少量。我的家鄉(xiāng)——廣西防城港市就是桂的主產(chǎn)區(qū)。就算在防城港,也就是分布在山區(qū)的幾個鄉(xiāng)鎮(zhèn),近海及與欽州交界的鄉(xiāng)鎮(zhèn)就沒有生長,可見其生長對土質的要求非常嚴格。
桂,在當?shù)兀图胰税堰生長著的桂叫木桂,講白話則叫桂樹。剝完皮的木叫桂木。剝下的皮統(tǒng)稱桂皮,經(jīng)過不同的加工,則可以加工為桂通、板桂、桂青、桂心、煙仔桂、桂碎等。桂通,即前人所說的筒桂。就是在剝桂時,在樹莖比較小的桂樹上,從頭開始,每隔40公分左右作環(huán)狀割切,再縱向分為二塊,曬干,即由其自然卷成筒狀。如果樹莖大,則皮就寬,曬干后就會卷二三重,反之則卷的重數(shù)少,可見前人說的:“卷二三重者良”為誤。板桂,為選取樹干比較大者,按一定的長度,剝下來后,在專用的桂夾上夾好,再曬干。因為有夾固定,所以不能卷成筒,而是成整齊的板狀。桂心和桂通一樣,只是要去其甲錯之老皮。桂青,即是用桂的枝杈所剝下的皮,因其嫩時,皮色為青色所名。桂枝,則是采其嫩小細枝,切成斜形薄片,曬干而成?傊,種種稱呼只因加工所形成的狀態(tài)不同而異,在藥用方面是不能因此分出好劣的。在藥用的好劣,主要是按其的含油的質和量來分。首先,分為黃油和黑油,以黑油為優(yōu)。其次是看其含油量的多寡,在曬干后,用刀在其切口上切割新,觀察其口,潤膩而黑(或黃)占皮的厚度越多越好。含油越多,其味起烈,辛辣而微甘?梢,陳藏器所說的“厚者必嫩,薄者必老”,正好是非顛倒。
二、藥用辨
在《
傷寒論》中,方中只有桂枝,而無牡桂、菌桂、官桂、心桂等。細考,凡用桂枝處,皆曰“去皮”。此“去皮”,即去其甲錯之老皮無疑,看其用柏皮亦曰“去皮”為證。而當今之桂枝,由于是細小之嫩桂樹枝切成,其皮甚薄,幾無甲錯之老皮,實無去之之必要。由此可見,仲景所用之桂枝,非今之桂枝也,應為今之去完粗皮之桂皮,即桂心是矣。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
腎氣丸,用桂枝,而不用肉桂(桂皮)。其實,仲景所說之桂枝,就是現(xiàn)在的桂皮!秴问洗呵铩吩疲骸肮鹬χ聼o雜木!本褪钦f,在桂樹林里,是沒有其他的樹木生長的?梢宰C明,古時(明以前,或更早,具體時代有待考證)把桂統(tǒng)稱為桂枝。至于什么時候始,在藥用中,才開始用桂樹之樹枝,來代替藥用之桂枝,我就不知道了。
藥用之桂本出于一類,時珍《本草綱目》即分為桂、桂心、牡桂、菌桂四條。各條氣味如下,桂:甘、辛,大熱,有小毒。桂心:可苦、辛,無毒。牡桂:辛溫,無毒。菌桂:辛、溫,無毒。本來是一物,不清楚為什么在桂條下的氣味,卻和其他的辛溫有別,而曰甘、辛,大熱,有小毒?憑我的認識,我認為《本經(jīng)》所述是正確的,不可能有小毒。我在小的時候,在打柴時,和朋友們經(jīng)常用刀剝鮮桂皮吃,辣而微甘甜,從沒有中毒的感覺。當然,也有人吃得多時,會出鼻血,這是溫熱之性,而非有毒。
[
本帖最后由 zsx98898 于 2008/3/21 10:25 編輯 m.quanxiangyun.cn/sh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