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皮則熱,留皮則冷。秦椒為使。惡黃芩、黃連、天鼠屎。www.med126.com
辛,微溫,無(wú)毒。入足陽(yáng)明、太陰、厥陰,手太陰經(jīng)。散寒發(fā)表,止嘔開(kāi)痰,解郁行血,除嗽下氣。除鼻塞頭痛之風(fēng)寒,下胸壅脅滿之結(jié)實(shí)。佐明膠熬,貼風(fēng)濕痛痹;同半夏煎,下心腹急痛;并茶葉療諸痢赤白;兼童便治諸中卒暴。通神明而除穢惡,療狐臭而搽凍耳,醫(yī)腹痛而平霍亂,散水氣而消脹滿。
辛,涼。和脾行水,治浮腫脹滿。
諸痢赤白,同茶葉水煎,任意呷之。熱痢留姜皮,冷痢去姜皮。(驗(yàn)方第一。)
一切諸中卒暴,取汁用童尿服即蘇。(第二。)
瘧疾寒熱,姜四兩取汁,露一宿,發(fā)日五更面北立飲,未止更作。(第三。)
寒熱咳嗽初起,燒姜一角含之。(第四。)
小兒咳嗽,生姜四兩,煎水浴之。(第五。)
干嘔厥逆,頻嚼之。(第六。)
嘔噦心痞,生姜半斤水煎,半夏二兩水煎,再合二湯同煎分服。(第七。)
反胃虛人,取汁作粥食。(第八。)
霍亂轉(zhuǎn)筋入腹,搗三兩,入酒煎服,以渣敷痛處。(第九。)
胸脅滿痛,生姜二斤,搗渣留汁,炒熱包溫患處,冷再入汁炒再溫,良久豁然矣。(第十.)
大便不通,削尖涂鹽納肛門(mén)。(十一。)
冷痢不止,生姜煨為末,同干姜末,入白面、醋合丸,水煮,粥下m.quanxiangyun.cn。(十二。)
濕熱發(fā)黃,生姜時(shí)時(shí)周身搽之。(十三。)
舌上生苔,姜片時(shí)時(shí)搽之。(十四。)
滿口爛瘡,自然汁常漱之。(十五。)
牙痛,焙末與枯礬末同搽之。(十六。)
閃拗手足,同蔥白搗爛,合面炒熱封之。(十七。)
刀斧金瘡,嚼敷勿動(dòng),次日生肉。(十八。)
腋下狐臭,姜汁常敷之。(十九。)
赤白癜風(fēng),生姜常搽。(二十。)
耳上凍瘡,自然汁熬膏敷之。(二十一。)
生姜瀉心湯 生姜 人參 甘草 大棗 干姜 半夏 黃芩 黃連治心下痞硬,脅下水氣。腹中雷鳴,下痢干嘔食臭。(諸方第一。)
生姜半夏湯 生姜 半夏治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憒然無(wú)奈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