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成書在今本《黃帝內經》之后的醫(yī)學經典《難經》開篇即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十二經中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死生何謂也”;又由于在西晉太醫(yī)令王叔和所著《脈經》中才開始見到將兩手的“寸口脈”[即位于手腕的橈側動脈。]分成寸?關?尺三部,用以診候人體上?中?下(或五臟)氣脈盛衰與疾病狀況的m.quanxiangyun.cn/kuaiji/診脈方法,因此一般認為:中醫(yī)的診脈方法發(fā)展成現(xiàn)今所見之方式,確實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歷史過程。并將王叔和作為脈診之法發(fā)生轉變的始作俑者,或褒或貶地加以評說。
《丹醫(yī)秘授古脈法》站在尚古、復古的立場上,對王叔和及從那時開始使用的“獨取寸口”的脈診方法持嚴厲的批判態(tài)度;并給出了所謂“古代診脈之法”的具體內容——即“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合計二十部脈的診法與主病。不管這種“分經候脈”的診脈方法是不是漢以前或王叔和《脈經》之前的文化遺存,但確屬浩如煙海、汗牛充棟的傳世醫(yī)書中所看不到的內容。換言之,這個“抄本m.quanxiangyun.cn”確實具有極高的價值。故全文抄錄于此,以饗讀者。所有注釋皆為筆者所加,以助理解其內容與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