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科學的發(fā)展和先進技術的應用,人們對于腎臟微循環(huán)及其自身的調節(jié)機制,有不少新的看法和研究,也為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腎缺血等臨床問題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
了解腎臟微循環(huán)的生理意義,首先必須了解腎臟微循環(huán)的具體結構。眾所周知,腎臟可分為皮質和髓質,大部分腎小球分布在髓質,另一部分則分布在皮質接近髓質部分,稱之為髓旁腎小球。所有腎單位,包括腎小球、腎小管、集合管的結構都相互一致。但和以往看法不同,目前認為按腎小球所處的部位不同,其毛細血管和小管亨利襻的結構并不完全相同。從腎小球而言,髓旁小球比皮質淺表部位的小球體積大,而且在小球入球動脈和出球動脈之間,有血管聯(lián)接或稱旁路聯(lián)接,這點在皮質淺表部位的腎小球很少見。髓旁或皮質深部的腎小球不僅體積較大,其單個腎小球濾過率也比淺表部位腎小球高30%~40%。
全腎血流首先通過腎小球,經(jīng)出球動脈,然后分支灌注腎小管。和過去了解不同,目前認為每個腎單位的小管周圍毛細血管并非只限于來自其本身腎小球出球動脈,而是每個腎小球出球動脈同時供應幾個腎單位的小管血流。換而言之,每一支腎小管常同時接受幾個腎小球的出球動脈血流供應,形成腎小球出球動脈和小管之間錯綜復雜的交叉。
圖4-1 腎臟微循環(huán)結構
皮質腎小球和髓旁腎小球的血管形態(tài)不一致,其生理意義也有區(qū)別。球前血管,如入球動脈,從其主支分出來時,有不同角度之分。皮質中層水平的腎小球,其入球動脈較短,按直角方向從小葉間動脈分出;皮質淺表部位腎小球入球動脈處在小葉間動脈末端,形成后者的直接延伸;髓旁腎小球入球動脈和小葉間動脈之間則呈直角或銳角。動物微灌注實驗,可見淺表腎小球對一些物質積聚較多,血液到達該部位后,受上述影響,紅細胞含量也增加(圖4-1)。
腎臟小葉間動脈自主支弓形動脈分出以后,逐漸走向皮質淺表部位,其血管內壓力從根部至末端逐漸減弱。按理腎小球處在小葉間動脈根部和其尾部者,其所接受的壓力不一樣,腎小球內毛細血管的壓力應有區(qū)別。但實際測定結果,淺表腎小球和深層腎小球內毛細血管壓力并無差異。說明深層腎小球入球動脈對球前血管壓力有平衡作用,即其血管阻力應比淺層小球入球動脈的阻力高,才能維持這種腎小球內壓力的一致性。臨床上,慢性高血壓引起腎小球硬化,首先出現(xiàn)在深層腎小球,可能和上述解剖部位所受壓力強弱不等有關。
關于腎小球出球動脈目前的認識也有進展。腎小球位于淺表皮質部分者,其出球動脈很少分支,向外延伸,主要供皮質部分腎小管的血運。皮質中層腎小球的出球動脈很短,分支構成毛細血管網(wǎng),圍繞腎小管,而且不走向腎髓質。髓旁小球則不然,其出球動脈除少數(shù)分支在皮質,大部分分支很長,直接延伸下降到髓質,第一支出球動脈在髓質中分成約30條直小血管降支,呈束狀下行,并依髓質不同的層次,形成分支,構成毛細血管網(wǎng)圍繞小管,毛細血管網(wǎng)最后匯集成直小血管升支,引流髓質的靜脈血。
就大多數(shù)腎小球言,出球動脈比入球動脈管徑小,肌層較薄。然而髓旁腎小球則有較寬管腔和相對較厚的管壁,如前所述,此結構可能代償調節(jié)血管阻力。實驗證明,容積不足或容積擴張,常影響淺表腎小球濾過系數(shù),但對髓旁腎小球影響較小。提示腎小球血流濾過率的調節(jié)在皮質淺層和深層的腎小球并不完全相同。
腎小球內毛細血管介于入球動脈和出球動脈之間。出球動脈的阻力變化和阻力調節(jié)對維持腎小球內毛細血管阻力很重要,同時出球動脈對其下行的毛細血管和腎小管的回吸收有重要影響,而且毛細血管內壓力應保持一定的低水平。鑒于出球動脈的長短、肌層的厚薄,在腎臟各部分腎小球之間并不一致,腎小球毛細血管襻和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之間的壓力差,可能亦不相同。
入球動脈進入腎小球囊后,即形成毛細血管襻,并分成幾葉。在較大的毛細血管之間,有較小的毛細血管分支,使小葉之間發(fā)生聯(lián)系。毛細血管最后匯集一處,結合成出球動脈。毛細血管壁分為內皮細胞、基底膜和上皮細胞。系膜細胞存在于小球毛細血管之間。內皮細胞之間具有小窗樣孔道,直徑為500~1000
,中間沒有橫隔;啄ぴ谌祟惣s厚3000
,按電鏡下呈現(xiàn)密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三層,即中間為致密層,兩側為稀疏層。腎小球毛細血管表面帶有負電荷,腎小球對濾過物質除分子量大小外,還受電荷影響。
腎髓質血流僅占腎臟血流量的小部分,但髓質須濃縮大量血漿,最后形成每日1500ml左右的尿液排出。
圖4-2 內、外髓層毛細血管形態(tài)
圖4-3 葉間弓形靜脈
髓質微循環(huán)從髓旁腎小球出球動脈以后開始,髓質部分可分為外髓層(outer medulla)和內髓層(inner medulla),外髓層又分為外帶(outer stripe)和內帶(inner stripe)。外髓層包括小管升降支、細降支和粗升支以及集合管,血管束和毛細血管網(wǎng)也交織在該部分。內髓層包括亨利升降支和集合管,毛細血管呈直血管型態(tài)(圖4-2)。如前所述,出球動脈,進入髓質外帶后,形成馬尾狀20~30分支,稱直小血管降支,呈束狀走向,向下延伸,形成毛細血管叢,在內帶區(qū)比較稠密,到達內髓層,則比較稀疏。最后與直小血管升支匯合,引流入葉間或弓形靜脈(圖4-3)。
腎小球濾過和小管周圍毛細血管的液體交換和回吸收都受相同原理所支配,即各種不同的力和其相互之間的作用可以用Starling濾過和回吸收原理來解釋。液體(Jv)通過細胞膜程度是由幾方面相互作用而定,包括靜水壓、膠體滲透壓和膜的濾過分數(shù),即:Jv=kf(△p-σ△π)。
Kf為濾過系數(shù),△P為毛細血管內靜水壓,△π為毛細血管內膠體滲透壓。σ為滲透壓反應系數(shù),一般在0與1之間,當σ等于1時,膠體滲透壓達到理論上最大值,當σ小于1,則膠體滲透壓僅有部分作用。腎小球和小管周圍毛細血管系統(tǒng),其σ均接近于1。就整體腎皮質言,σ可以考慮為一個一致的數(shù)字。由于正常腎小球毛細血管對大分子物質濾過有高度限制作用,中分子物質如白蛋白亦極少濾過。因此,近端小管內蛋白量很少,腎小球包曼囊中蛋白濃度亦很低,可以不計。腎小球濾過率(GFR)可以公式表示:
GFR=kf(g)(Pg-Pb-πg)
Pg為腎小球平均靜水壓,Pb為包曼囊中靜水壓,πg為腎小球毛細血管內膠體滲透壓。
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的液體交換,可用小管周圍毛細血管吸收(peritubular capillary uptake PCU)來表示,即:
PCU=kf(p)[Pc-Pi-(πc-πi)]
Pc代表小管周圍毛細血管內壓力,Pi代表間質液體壓力,πc代表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內膠體滲透壓,πi代表間質液體平均膠體滲透壓。
腎臟動脈系統(tǒng)對于血流產(chǎn)生很小阻力,隨血管向前走向,其靜水壓逐漸降低,在入球動脈水平部位下降明顯。根據(jù)動物(狗)試驗,入球動脈壓力為6.65~8kPa(50~60mmHg)。有人認為,皮層淺表的小動脈不具備自動調節(jié),并且隨動脈壓力改變而改變。腎臟的自動調節(jié),主要在入球動脈水平(下文將述及)。正常生理情況的維持,須保持小球內一定水平的靜水壓(Pg),因為該壓力是濾過的主要正壓,和膠體滲透壓作用方向相反。當腎小球毛細血管內血液流動和濾過后,血漿蛋白濃度逐漸升高,其膠體滲透壓也逐漸升高,靜水壓和膠體滲透壓的壓力縮小,濾過也減少。隨著腎小球濾過過程,毛細血管內血球比積也升高,并經(jīng)出球動脈流出腎小球,分布至皮質小管周圍毛細血管或髓質毛細血管網(wǎng)。由于出球動脈的阻力,毛細血管內的靜水壓下降,當達到小管周圍毛細血管時,已呈相當?shù)偷乃健_@一點很重要,因為只有使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壓低于膠體滲透壓,才可以保證回吸收。當回吸收到一定程度,血漿蛋白逐漸稀釋,回吸收力也漸下降以至消失。
現(xiàn)已公認,大部分人體微循環(huán)床具有內在的自動調節(jié)機制,腎臟亦不例外。腎臟微循環(huán)具有高度的自動調節(jié)來維持總的腎血流(RBF)和腎小球濾過率(GFR)的穩(wěn)定。當身體動脈壓AP高于平均壓10.64kPa(80mmHg)時,RBF和GFR均保持恒定。除動脈壓改變外,靜脈壓上升,輸尿管壓力變化,以及血漿膠體滲透壓改變,腎臟血管阻力發(fā)生適應性調節(jié)。這是一種負反饋控制系統(tǒng)。這種調節(jié)即使在去神經(jīng)的游離腎上仍然存在,具有內在自動的特點。
據(jù)實驗,當灌注壓從16kPa(12mmHg)降至10.64kPa(80mmHg)時,腎小球毛細血管血流率(GBF)僅少許下降,腎小球毛細血管靜水壓(PGC)亦僅少許改變,即從16kPa(45mmHg)降至5.33kPa(40mmHg),當灌注壓進一步從10.64kPa(80mmHg)降至8kPa(60mmHg),PGC從5.33kPa(40mmHg)下降至4.64kPa(35mmHg),GBF明顯下降。GBF之所以能在16~10.64kPa(120~80mmHg)時自動調節(jié),主要由于入球動脈阻力(RA)改變。動物(鼠)試驗證明,原發(fā)性高血壓收縮壓在21.33km.quanxiangyun.cn/sanji/Pa(160mmHg)一組和14.63kPa(110mmHg)一組比較,PGC完全相同,兩組GBF也相等,但RA在高血壓一組比正常血壓組明顯升高。
入球動脈是自動調節(jié)產(chǎn)生阻力變化的主要部分,在正常情況下,對動脈壓改變,產(chǎn)生相應的血管阻力變化,而腎小球后的出球動脈阻力改變很小。但當腎動脈壓維持在低水平,腎內血管緊張素Ⅱ產(chǎn)生,也可以使球后阻力增加。因此,可以認為腎臟微循環(huán)各部位都有自動調節(jié)能力,但反應程度不一致。動物試驗也證實這點,如動脈壓很高時,全部腎單位都有自動調節(jié),但皮質深部腎單位具有更大的自動調節(jié)。當血壓很低時,深部腎小球血流比淺表小球血流有較大保留能力。這種皮質淺表小球自動調節(jié)能力較小的現(xiàn)象,可能和該部位動脈離主干較遠較長有關。
關于腎臟自動調節(jié)機制,尚未確切了解,目前大多數(shù)研究支持兩種學說。
(一)肌原學說 小動脈平滑肌的收縮和舒張,可以調節(jié)血管阻力,平滑肌細胞對血管張力的增加或減少很敏感,當灌注壓增加,首先使血管壁擴張,隨之引起血管收縮反應,因而導致血流回復至控制水平。按Laplace公式,T=P×R,T代表血管張力,P代表壓力,R代表血管的內徑。當灌注壓增加,則P值上升,引起R增加,結果使血管張力上升。繼以血管收縮反應,調節(jié)T至原有水平,使血流保持相對穩(wěn)定。
(二)致密斑反饋學說 腎小球在入球動脈和出球動脈進出部位有一三角區(qū),即腎小球旁器部位。腎小球旁器包括遠曲小管在穿過皮質時,與入球動脈靠近,后者內皮細胞和腎小管上皮細胞在相接觸部位,形成腎小球旁器特殊結構。其中有三種細胞:①顆粒細胞,為合成與貯存以及釋放腎素的場所;②致密斑細胞,生理上對來自小管液體內所殘存的鈉和滲透壓高度敏感;③系膜細胞。
流經(jīng)致密斑細胞的小管液體中所含鈉,可能通過系膜細胞而刺激顆粒細胞,使之釋放不同程度腎素,進入鄰近的入球小動脈后,與血管緊張素原結合而形成血管緊張素Ⅰ,并轉變?yōu)檠芫o張素Ⅱ。后者為高效的收縮血管物質,作用于鄰近入球動脈,從而影響和調節(jié)GFR。
致密斑反饋學說將腎小管功能和腎小動脈對GFR的調節(jié)看作一個整體,解釋了很多問題,對認識腎臟自動調節(jié)機制有重要貢獻。但目前仍有爭議,爭議的焦點在于該學說認為腎小管流量和流經(jīng)致密斑鈉的含量增多量刺激腎小球旁器產(chǎn)生腎素的條件。即遠端小管流量增加導致致密斑NaCl濃度上升,引起腎小球旁器腎素加多,從而使局部血管緊張素Ⅱ亦加多,加大了入球動脈阻力。
但根據(jù)動物實驗,并非普遍如此,有時甚至出現(xiàn)相反現(xiàn)象,即腎素釋放的增加,不伴有遠端小管鈉的增加,甚至是減少。因此,此一學說仍須進一步研究。
(一)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成分的腎內定位 如前提及,腎素由腎小球旁器中細胞形成。業(yè)已證明,內源性腎素分泌和腎小球旁器顆粒細胞出現(xiàn)顆粒程度有密切關系,即高度腎素分泌時,顆;潭纫哺,反之,顆;瘻p低,甚至呈無顆粒狀態(tài)。目前已知一些因素可以引起顆;龈吆湍I素分泌增多,如腎缺血、長時間缺氧、低鈉血、妊娠和腎上腺功能不全等。另一方面,鈉負荷、動脈血壓升高、體液過多,均可使顆粒減少而腎素分泌下降。調節(jié)腎素分泌的機制,可以歸納為幾方面:①腎內者,包括腎血管感受器,如腎小球細胞本身和致密斑。②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包括腎神經(jīng)、循環(huán)中兒茶酚胺。③體液因子,循環(huán)或局部產(chǎn)生者,包括加壓素、血管緊張素Ⅱ和電解質,這些直接作用或間接通過其他調節(jié)機制作用于腎小球旁器細胞。
以往認為腎素分泌后,直接進入血管,F(xiàn)在認為進入血管中的腎素,不可能很快到達腎間質,而且腎臟淋巴組織和間質中的血管緊張素Ⅱ和腎素濃度相對地比較高。因此,可能腎素形成后主要是進入腎臟間質的間隙,在該處作用于底物,形成組織內血管緊張素Ⅰ,繼而腎素和血管緊張素進入血循環(huán)。這一過程主要發(fā)生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內。應用免疫化學技術,現(xiàn)已進一步了解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在腎內的分布,如圖4-4所示。
圖4-4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在腎內的分布
(二)血管緊張素的腎內血管作用部位 很多研究,證實一些組織的血管平滑肌細胞上有血管緊張素受體,同樣也證實腎臟血管平滑肌細胞對血管緊張素有高反應。但腎臟大的動脈例外,不具備這種明確反應。血管緊張素具有三種人們所熟知的生理效應,即:①引起小動脈收縮。②對腎臟有直接作用,小劑量可以引起鈉潴留,大劑量引起尿鈉增多。③作用于腎上腺皮質,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
近年來,對其腎內的作用研究較多,還證明腎小球內有血管緊張素受體,特別是腎小球系膜有血管緊張素依賴的收縮性,即腎小球結合血管緊張素部位,主要在小球系膜細胞。當血管緊張素Ⅱ加入系膜細胞,則系膜細胞呈現(xiàn)類收縮現(xiàn)象,但腎小球上皮細胞不具備此一性質。對于腎小球細胞收縮能力研究,可以認為血管活性物質如血管緊張素Ⅱ直接刺激系膜細胞,導致了腎小球體積縮小,減少毛細血管通過和濾過面積,從而調節(jié)腎小球濾過率,這些研究,提示在血管緊張素作用下,系膜細胞系腎小球毛細血管和液體通過的主要調節(jié)環(huán)節(jié)。
(三)血管緊張素腎內直接作用對血液動力學影響 血管緊張素Ⅱ引起RBF降低,但對GFR較少作用。通過微穿刺研究,當血管緊張素Ⅱ輸注時,引起SNGFR下降,小球血流減少,腎小球出入動脈阻力增加,小球濾過常數(shù)kf降低。微穿刺還發(fā)現(xiàn),當血管緊張素Ⅱ直接輸入小管周圍毛細血管,則其阻力增加,因此血管緊張素Ⅱ也影響小管周圍毛細血管動力學。有人試驗,在同一個腎臟上,兩支不同動脈,在其中一支注入血管緊張素Ⅰ,則明顯出現(xiàn)血流減少,而未注入者則否。因此,可以認為腎血管對直接輸入血管緊張素Ⅱ的前體Ⅰ,可以很快在局部形成血管緊張素Ⅱ,并且引起腎臟血液動力學改變。
PG由體內多處組織所合成,腎臟是其中重要器官之一,腎臟集合管、髓質、小球以及腎血管細胞都能形成PG,其中主要者為PGE2和PGI2。PGE2可以在髓質和皮質中形成,而PGI2主要形成于腎皮質。
PG對腎臟血液動力學影響,主要是通過動物試驗來證實。已經(jīng)證明PGE2可以增加腎血流。當內源性腎臟PG被激活,腎皮質內帶和髓旁血流增加,但皮質外帶血流改變不明顯,這種現(xiàn)象,不僅見于PGE2,也見于其他血管舒張作用的PG。PGE2雖然可以增加腎血流,但不改變GFR,這種情況下入球動脈阻力可下降50%,出球動脈下降30%。應用PG抑制劑,可以抵銷這些改變。血管收縮劑也可以引起代償性的腎內合成PG增加。因此,各種因素減少腎臟血液動力學時,PG對維持腎臟血液動力學穩(wěn)定有重要作用。
如上所述,血管緊張素Ⅱ(AⅡ)對腎小球濾過率的幾個決定因素如血漿流量、入球動脈和出球動脈阻力以及腎小球濾過面積有重要作用。PGE2、PGI2對腎小球功能同樣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是對腎臟內AⅡ相對抗。AⅡ在腎內受PG對抗,另一方面,AⅡ也刺激腎臟合成PG。對于AⅡ刺激作出反應釋放出之PGE2,PGI2可以直接作用于腎小球感受器,特別是系膜細胞,增加細胞內cAMP,對系膜起調控作用。
如前所述,AⅡ主要作用部位在系膜,導致系膜細胞收縮,引起腎小球濾過面積縮小,PGE2有對抗AⅡ的這種作用。同樣理由,環(huán)氧化酶抑制劑如消炎痛則強化AⅡ的這種作用。如果AⅡ作用被Saralasin抑制,則PGE2和PGI2舒張血管作用增加。
了解PG和血管緊張素腎內作用有重要意義。充血性心力衰竭、一些肝臟疾病、腎小球疾病、血容量不足等情況都伴有血漿腎素活性和AⅡ濃度增加,同時PG合成也增加。此時如果腎臟PGE2這種代償性增加被阻斷,如用消炎痛一類藥物,則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漿流量會急劇惡化。這種下降不僅受AⅡ作用,同時還受α-腎上腺素能兒茶酚胺以及加壓素調節(jié)。但AⅡ受體此時如果也被阻斷,則能減少該PG抑制劑的這種使腎功能惡化作用。動物實驗,消炎痛引起的腎缺血,可以用Captopril處理而恢復。又如門脈高壓、低鈉。因PG抑制劑而GBF下降,如果用Captopril抑制AⅡ,腎血流可恢復?傊,無論如何,只要腎血管收縮因素,包括AⅡ,α-腎上腺素能兒茶酚胺及加壓素增加,腎臟功能使成為“PG依賴”,抑制PG,則加強腎血管和腎小球毛細血管收縮,使RBF和GFR下降。此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在理論上有很好效益,臨床上值得進一步觀察
關于缺血性急診腎功能衰竭(ARF)的發(fā)生機制,目前還不很清楚,根據(jù)近年來的研究,對腎內血管因素,腎內血流分布,以及腎小管功能損害等方面,有一些新的看法,在理論上,有重要意義。
一、血管因素
缺血性ARF時,可見總的腎血流量明顯降低。在全身循環(huán)狀況已經(jīng)糾正后,這種降低常不立即消失,仍持續(xù)存在一段時間。因此,ARF時腎血流減少,可能有多種因素。由于血漿內腎素-血管緊張素濃度比此階段明顯增高,其活性增加,使人曾設想該因素引起缺血性ARF。但臨床實驗,并不支持此一簡單看法。因為其他因素,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原發(fā)性高血壓等,腎素活性也增加,但并不出現(xiàn)ARF。而且現(xiàn)已知腎內和血液中AⅡ活性增加,常常不在ARF之前出現(xiàn),而在ARF之后。這些亦提示缺血性ARF時腎素活性增高,不是致病原因,而是腎缺血的結果。此外,如前所述,腎臟是產(chǎn)生PG的主要器官,與腎臟活動有關的,主要是PGE2、PGI和血栓素TXA2,前兩者作用于血管相應受體,使血管舒張,阻力下降,而TXA2為縮血管物質,引起入球動脈收縮,但主要也是發(fā)生于腎小管阻塞以后。PGE2、PGI2的對抗AⅡ作用,有重要意義,動物實驗,當給予動物外源性PGE2,腎缺血可減輕,腎皮質血流明顯增加,如果PG合成受到抑制劑抑制,腎臟血管自動調節(jié)能力明顯減弱。
二、腎血流分布
根據(jù)目前對腎缺血的研究,認為ARF時,并不支持以往看法,即腎皮質有嚴重缺血,而認為腎髓質在ARm.quanxiangyun.cn/Article/F時有明顯淤血。在該情況下,病理損害主要表現(xiàn)在外髓層和皮質內層。由于腎臟微結構的不同,腎缺血時,外皮質腎單位的血流量和小管內流率改變不大,但髓旁腎單位的血流率有明顯降低。如前所述,髓旁腎單位的出球動脈供應髓質血流,在此情況下,髓質供血降低,同時由于外髓層毛細血管的高度分支,使血液流變學易于改變,紅細胞易于淤積,導致血管阻塞。形態(tài)學上已證實外髓內帶和內髓區(qū)整個血管腔內血液淤滯。
此種現(xiàn)象機制不清楚,有人認為該部位亨利襻小管易于梗阻后擴張,壓迫周圍小靜脈,以致淤血。另有人認為血管淤滯在前,影響對小管供血,引起小管損害。也可能兩者互為因果。這種淤血程度和腎功能降低程度呈正相關。如果淤血持續(xù)存在,腎功能進行性惡化。
三、腎小管損害因素
腎臟在正常時,血流量很高,和其本身耗氧不成比例。如從腎靜脈取血,可見其氧張力高于其他器官靜脈血的含量。腎臟高血流量但又對血容量減低十分敏感,易于出現(xiàn)損害,其機制不十分清楚。近年來的研究展示氧輸送到腎臟的分布復雜,各部位并非均一,呈梯度分布,因而局部的易損性可能由于選擇性局部低氧所致。特別是外髓層近內髓層區(qū),該部分小管即亨利襻厚升支段(mTAL)有主動吸收氯化鈉和稀釋尿液等作用,由于髓質部分的逆流交換系統(tǒng)和氯化鈉的主動吸收,該處形成高代謝狀態(tài),使mTAL易受缺氧損害。當小管主動轉運功能減低時,相對耗氧減少,則小管易受損程度減輕。如用Ouabain抑制細胞轉運,或停止腎小球濾過,可以防止mTAL在游離灌注時腎缺血損害。反之,當膜轉運增加,激化鈉泵,可以使mTAL在同樣條件下出現(xiàn)損害。因此,外髓質類似心絞痛綜合征,即細胞缺氧程度依其氧需求和供氧兩方的情況而定。按外髓層氧需求和供(血)氧的平衡觀點,在低血壓時,早期皮質流量減少,GFR下降,可以看作是降低髓質功能,使氧消耗減少,從而減輕或防止腎小管損傷,因此是一種保護作用。當此調節(jié)機制失效,mTAL缺血發(fā)生,其中溶質到達致密斑,啟動管球反饋,GFR進一步下降。即進一步減少小管回吸收,減少耗氧。如果仍不足以保護mTAL缺血損害,則出現(xiàn)ARF。因此mTAL的損害,是ARF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從選擇性mTAL缺血到廣泛灶性壞死,可能是臨床上從輕型ARF到嚴重尿閉ARF的主要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