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中醫(yī)學中歸屬“胃脘痛”癥。與慢性胃炎雖同屬胃腑疾患,而病機、脈證均有差異。
本病最主要之癥狀為胃脘(上腹部)疼痛,古籍常云:“胃脘當心而痛”其疼痛部位多在胃脘之近中心,正在心臟偏右之內(nèi)下方,故古代醫(yī)家亦常誤稱為“心痛”。此外,本病尚有如下特點:
疼痛長期、持續(xù),發(fā)作呈周期性;疼痛發(fā)作時常有燒灼感,或鈍痛,或似饑餓;疼痛具有節(jié)律性:胃潰瘍疼痛多發(fā)于餐后半小時,經(jīng)1~2小時可自行緩解。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多發(fā)于餐后2~3小時,常須持續(xù)至進食而止;消化道潰瘍患者多得食痛減,得按痛止。
脘痛發(fā)作有時,具周期與節(jié)律特性,此謂之“信”!拔笇偻炼餍拧,故凡信守季節(jié)、氣候、年月、日期、時刻等而發(fā)病者,每多與中土脾胃有關。脘痛本是脾胃之病,當從脾胃而治。本病痛發(fā)之時得食則痛減,得按則痛舒,為中土虛衰特征。如林佩琴《類證治裁》云:“凡痛有虛實,按之痛止者為虛,按之痛反甚者為實!北静≈}象多見虛細或緩弱,舌質(zhì)多淡或淡胖,苔多薄白。故本病之治法當遵“虛則補之”、“勞則溫之”之旨,以健脾益氣、溫養(yǎng)中土為主。稍兼寬中降逆、行氣止痛以治其標。本病于臨證之際雖非同一類型,但以脾胃氣虛為多見,故余選用六君子湯隨證增損以治本病中屬于上述證候者。
方中以四君子湯益氣培土以治其本,夏陳降逆和中,諸藥作用恰與本病見癥相合,故投之多見效機。本方如痛時喜溫熨及熱飲者,則虛中夾有寒象,宜加姜棗同煎,以加強和中溫運。關于生姜,其味辛辣,其性宣散,用治此證則散寒有余,溫養(yǎng)不足,最適宜者莫如煨姜,惜需自制,恐非一般病者所能為。
消化道潰瘍所見脘痛,既有潰瘍,多帶炎癥;颊呙}象中常兼微弦或略弦強m.quanxiangyun.cn/shiti/,舌邊偏紅.則為肝木犯胃、肝胃郁熱之象,方中宜兼清熱,今時多用蒲公英、金錢草或四季青,確有良效。明代孫一奎之《生生子醫(yī)案》中每加黃柏一味。余思此味確具至理,人身相火發(fā)自命門,寄于肝膽,瀉其相火,則肝膽之熱易清,熱清則肝木舒而中土不受克制,則脾胃安和,健運自如,潰瘍愈合,疼痛匿跡矣。
余以此方治消化道潰瘍,似覺較小建中湯更能應手。小建中湯宜于中虛而肝木不旺,胃酸不多之人。而今之患者每多肝木偏亢,泛酸頻頻。不宜于白芍酸斂,桂枝溫熱以及飴糖之作酸也。
附 治驗病例一一則。
干部陶某,年過四旬。因胃小彎潰瘍,于196m.quanxiangyun.cn/jianyan/9年手術切除,而后十二指腸及小彎部又有新生病灶,且發(fā)作漸頻,痛勢漸增,于1976年10月6日來診。
自訴胃脘疼痛,發(fā)作有時,上午9~10時,下午2~4時必發(fā)。初則隱痛綿綿,逐漸加劇而為大痛,但仍能忍受。且痛時得食則減,得暖則舒。平素噯氣頻作,不噯則脘中脹悶。大便不實,日行二、三次。脈弦而緩,苔薄白微膩,舌尖帶紅。此系中土虧損,土虛木旺,乃肝脾不和之證。然則側重脾弱,脾虛失運,兼有氣滯痰停,濕濁內(nèi)困,因當時見證噯氣為甚,先用和中降逆法,以旋覆代赭湯進服五帖,噯氣除,脘痛亦減。原方加砂仁、白芍、玉竹,又服十帖,脘痛又減。但腹中氣脹不消,大便未實。脈則弦而帶滑,右關較細。逕與歸芍六君湯加味,培土抑木。方為:
黨參9g 焦白術9g 茯苓9g 炙甘草4.5g 姜半夏4.5g 陳皮4.5g 砂仁2g 當歸6g 炒白芍9g 黃芪15g 炒黃柏4.5g
此方間斷服用106帖,依病者要求,藥味藥量均未變動。藥后脘痛消失,大便正常,諸癥俱解。以后僅過于勞累或熬夜后,脘中略有不適而已。患者性好杜康,病劇時勉力克制,戒酒不飲。今覺病愈,復飲如初,日無虛夕。十三年后隨訪,病未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