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點53:根及根莖類中藥-防風
[來 源] 為傘形科植物防風的干燥根。藥材習稱"關防風".
[產(chǎn) 地] 主產(chǎn)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東部。
[性狀鑒別] 藥材:呈長圓錐形或圓柱形,下部漸細,有的略彎曲。根頭部有明顯密集的環(huán)紋,習稱"蚯蚓頭",有的環(huán)紋上有棕褐色毛狀殘存葉基。 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縱皺紋、多數(shù)橫長皮孔及點狀突起的細根痕。體輕,質(zhì)松,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淺棕色,有裂隙,木質(zhì)部淺黃色。氣特異,味微甘。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①木栓層為多列細胞。②皮層窄,有較大的橢圓形油管。③韌皮部較寬,有多數(shù)類圓形油管,周圍分泌細胞4~8個,管內(nèi)可 見金黃色分泌物,射線彎曲,外側(cè)常呈裂隙狀。④形成層明顯。⑤木質(zhì)部導管甚多,呈放射狀排列。⑥根頭處有髓,薄壁組織中偶見石細胞。
[成 分] ①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辛醛、人參炔醇、壬醛等。②色酮類:升麻素、升麻苷、5-0-甲基維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等。③香豆素 類:補骨脂素、歐前胡素、珊瑚藻素等。④多糖類:防風多糖A、B、C及XC-1、XC-2.升麻素和亥茅酚苷有鎮(zhèn)痛作用。多糖XC-2具顯著的增強機體免 疫作用。
[含量測定]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以干燥品計算,含升麻苷和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的總量不得少于0.24%.
☆ ☆☆☆考點54:根及根莖類中藥-柴胡
[來 源] 為傘形科植物柴胡及狹葉柴胡等的干燥根。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北柴胡"和"南柴胡".
[產(chǎn) 地] 北柴胡主產(chǎn)于東北及河北、河南、陜西等省區(qū)。南柴胡主產(chǎn)于東北及陜西、內(nèi)蒙古、河北、江蘇、安徽等省區(qū)。
[采收加工] 春、秋兩季采挖,除去莖葉及泥沙,干燥。
[性狀鑒別] 北柴胡藥材:呈長圓柱形或長圓錐形。根頭膨大,頂端殘留3~15個莖基或短纖維狀的葉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zhì)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顯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較細,圓錐形,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頂端有多數(shù)細毛狀枯葉纖維。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近根頭處多具細密環(huán)紋。質(zhì)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北柴胡,①木栓層為數(shù)列細胞。②皮層散有油管及裂隙。③韌皮部散有油管,射線寬,篩管不明顯。④形成層成環(huán)。⑤木質(zhì)部導管稀疏而分散,木纖維和木薄壁細胞排列成幾個環(huán),纖維多角形,壁厚,木化。
[成 分] 兩種均含:①皂苷類:柴胡皂苷a、b、c、d等。②揮發(fā)油。③多糖類。④甾醇類:α-菠菜甾醇、豆甾醇等。
柴胡皂苷a、d具有解熱、鎮(zhèn)痛、鎮(zhèn)靜、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保肝等多種藥理作用。揮發(fā)油也是柴胡的主要有效部位。柴胡皂苷類主要存在于根的皮部,其相對含量隨生長年限延長、根條增粗而下降。
[理化鑒別] 取柴胡粉末0.5g,加水10ml,用力振搖,產(chǎn)生持久性泡沫。醫(yī)學全在.線m.quanxiangyun.cn
[浸出物] 照《中國藥典》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11.0%.
☆ ☆☆考點55:根及根莖類中藥-北沙參
北沙參
[來 源] 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性狀鑒別] ①藥材:呈細長圓柱形,偶有分枝。上端稍細,常留有黃棕色根莖殘基,中部略粗,尾部漸細。表面淡黃白色,粗糙,不去外皮的表面黃 棕色。全體有細縱皺紋或縱溝,并有棕黃色或白色點狀須根痕。質(zhì)堅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皮部淺黃白色,木質(zhì)部黃色。氣特異,味微甘。②飲片:為橫切片段。切 面角質(zhì)樣,半透明,皮部乳白色,木部淡黃色,微具放射狀紋理;周邊表面粗糙,淡黃色。氣特異,味微甜。
南沙參
[來 源] 為桔梗科植物輪葉沙參或沙參的干燥根。
[性狀鑒別] 藥材:呈圓錐形或圓柱形,略彎曲。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凹陷處常有殘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橫紋,呈斷續(xù)的環(huán)紋,下部有縱紋及縱溝。頂端具1個或2個根莖。體輕,質(zhì)松泡,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多裂隙。無臭,味微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