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瑤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藥 >> 正文:結瓜 -瑤藥茄子、矮瓜、茄瓜藥物說明書
    

結瓜

  
一級分類
常用植物藥
二級分類
分類
結瓜
年份
jiaih gua
別名
茄子、矮瓜、茄瓜
來源
茄科植物茄Solanum melongena L.的根。
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直立草本至半灌木,高達1米,全株被星狀絨毛。單葉互生,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8~18厘米,寬5~11厘米,頂端鈍,基部歪斜,邊常波狀淺裂,背面沿脈上散生刺。花紫藍色,合生,5裂;能結果花單生,開放后下垂,不能結果花數(shù)朵排成總狀花序,腋生或側(cè)生。漿果長橢圓形或圓柱狀,紫色或白色,光滑,基部有宿存萼;ㄆ4~8月,果期6~9月。
生態(tài)分布
栽培,產(chǎn)于廣西各地縣市;分布于全國各省份。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鮮用或曬干備用。
性味
味甘、辛,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止咳,收斂止血,止痛。
傳統(tǒng)應用
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水腫、痢疾便血、尿血、白帶、遺精凍瘡、乳頭裂。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搗敷或水煎熏洗。
方例
1.風濕性關節(jié)炎 結瓜(茄)根15克,水煎服或結瓜(茄)根90克,米雙500毫升浸泡7天后,每服15毫升,每天2~3次。 2.凍瘡 結瓜(茄)根適量,切碎,水煎外洗患處。
化學成分
果實含胡蘆巴堿,水蘇堿[1],茄堿[2],飛燕草甙,對-香豆酸,飛燕草素-3-葡萄糖甙[3],飛燕草素-3-[4-(對-香豆酰)-李糖基(1→6)葡萄糖甙]-5-葡萄糖甙,紫蘇寧[4],羅必明[5],δ-羥基谷酸[6],甲羥戊酸[7],另報道從果實中分得除羅必明外的其他倍半萜[8],β-谷甾醇,豆甾醇[9],綠原酸[10]。種子中分得替告甙元,薯蕷皂甙元[11],8-羊毛甾烯-3β醇,羊毛甾醇,24-亞甲基-8-羊毛甾烯-3β-醇,環(huán)木菠蘿烷醇,環(huán)水菠蘿烯醇,24-亞甲基環(huán)木菠蘿烷醇,羽扇豆醇,β-香樹脂醇[12]。茄子中含7種必需氨基酸:蘇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蛋氨酸[13]。另外,茄子中還含有蘋果酸和少量枸椽酸[14]。
藥理
1.對血中膽甾醇水平的影響  果、葉(新鮮或干燥后之粉末)口服或注射其提取物,能降低免與人的血膽甾醇水平,并有利尿作用[1]。從茄子種子中分離出的甾體皂甙,可使實驗性高膽甾醇血癥家肝細胞線粒體和胞漿酯酶活性部分正;;使升高的堿性磷酸酶活性升高更為明顯,特別是線粒體;皂甙也可提高降低的胞漿膽堿酯酶活性[2]。絞碎的茄子在95%乙醇中浸泡,可產(chǎn)生褐色物質(zhì)。從含該物質(zhì)的浸液(0.5ml/只或1.0ml/只)給雄性大鼠每日食用,可使其生長受到抑制。該物質(zhì)還可引起血清膽甾醇水平升高。新鮮茄子凍干粉(含20%的飼料)喂飼,也可抑制大鼠生長[3]。
2.其他作用  茄子葉80%乙醇提取物在足腫脹和棉球肉芽腫試驗中表現(xiàn)抗炎活性[4]。茄子水溶性透析液可以抑制苯并芘等物質(zhì)的致突變性[5]。茄子汁預先靜注,可促進小鼠腫瘤壞死因子產(chǎn)生[6]。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1]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冊),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2:407。
[2]Zyabko L P,et al.C A,1964,61:3416c.
[3]Nagashima Y,et al.C A,1966,64:10086e.
[4]Watanabe S,et al.C A,1966,65:2621h.
[5]Stoessl A,et al.J Chem Soc Chem Commun,1974,(17):709.
[6]Ramaswamy S,et al.C A,1972,77:161954u.
[7]Wills R B H,et al.Phytochemistry,1975,14(7):1643.
[8]Ward E W B,et al.C A,1976,83:144627w.
[9]Jain S C,et al.C A,1980,93:66139d.
[10]Kozukue N,et al.C A,1979,91:154313v.
[11]Apsamatova R A,et al.C A,1978,88:101622b.
[12]Itoh T,et al.Phytochemistry,1977,16(11):1723.
[13]劉興亞等:《營養(yǎng)學報》,1986,8(4):374。
[14]Tarrach F,et al.C A,1987,106:81672c.
藥理參考文獻
[1]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第1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77:1310。 [2]Varvashtyan V M,et al.C A,1978,88:99097p. [3]Kaga A.C A,1980,93:69437k. [4]Barnabas C G G,et al.C A,1989,111:50129e [5]Shinohara K,et al.C A,1988,109:72312v. [6]Yamazaki M,et al.C A,1992,116:172925k.
附注
出處
中國瑤藥學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wǎng) 名: (必填項)
    評論內(nèi)容:
    沒有相關文章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