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野火麻
|
漢語拼音 |
san nian ju
|
英文名 |
Bark of David Christmashush
|
藥材基原 |
為大戟科植物山麻桿的莖皮及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山麻桿 落葉小灌木,高1-2m。幼枝密被茸毛,老枝栗褐色,光滑。單葉互生;葉柄長(zhǎng)3-9cm,被柔毛,與葉片接合處有刺毛狀腺體;托葉狹披針形或線形,早落;葉片闊卵形至扁圓形,長(zhǎng)7-13cm,寬9-17cm,先端漸尖或鈍,基部圓或略呈心臟形,邊緣有齒牙,基出3脈,脈間有腺點(diǎn)1對(duì),上面綠色,有疏短毛,下面帶紫色,被密毛,網(wǎng)脈明顯;ㄐ,單性,雌雄同株,無花瓣;雄花密集成長(zhǎng)1-3cm側(cè)生的穗狀花序;萼3-4裂,裂片卵圓形,鑷合狀,背凸;雄蕊6-8,花絲分離;雌花疏生成長(zhǎng)達(dá)4-5cm的總狀花序;萼4裂,外面密被短柔毛;子房3室,每室1胚珠,密被短柔毛,花柱3深裂,線形,長(zhǎng)7-8mm。蒴果扁球形,直徑8-10mm,微裂成3個(gè)圓形的分果爿,密被短柔毛。種子徽三棱狀卵形,淺褐色,有乳頭狀突起;ㄆ4-5月,果期6-8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河南、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00-800m的低山區(qū)河谷兩岸或庭園栽培。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春、夏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淡;平
|
歸經(jīng) |
大腸經(jīng)
|
功效 |
驅(qū)蟲;解毒;定痛
|
功效分類 |
解毒藥;驅(qū)蟲藥
|
主治 |
蛔蟲病;狂犬、毒蛇咬傷;腰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6g。外作:適量,鮮品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陜西中草藥志》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Alchornea davidi Franch.
|
科屬分類 |
大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