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扭子七、算盤七、九龍盤、螺絲三七、血三七、九牛(扌造)、九節(jié)犁、九節(jié)雷、趕山鞭、蜈蚣七、傘墩七、螺絲 七、蕎葉七、鉆山狗、蕎蓮、蜈 蚣草、盤龍七、牡蒙、蕎麥三七、散血丹、紫參七 |
漢語拼音 | hong san q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蓼科植物支柱蓼的根莖。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全草無毛。根莖肥厚,具節(jié),不彎曲,紫褐色;須根甚多。莖叢生或單一,細長,綠色,不分枝。基生葉柄長15-25cm;莖生葉互生,下部的具柄,上部的漸至無柄;葉柄基部具膜質托葉鞘2枚,有明顯的脈,無緣毛;葉片卵形或廣卵形,質薄,長3-15cm,寬1.5-9cm,先端銳尖,微彎,基 部心形。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白色,花梗短小,基部具小苞片;花被5深裂;雄蕊8;花柱3,基部合生,柱頭頭狀。瘦果卵形,有三銳棱,黃褐色,有光澤;ㄆ4-5月,果期5-7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河南、湖南、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貴洲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中山區(qū)的林下或潮濕地方,常見于黃沙泥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采挖其根莖,除去須根及雜質,洗晾 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根莖呈結節(jié)狀,平直或稍彎曲,長2-9cm,直徑0.5-2cm。表面紫褐色或棕褐色,有6-10節(jié),每節(jié)呈扁球形,外被殘存葉基,并有殘留細根及點狀根痕。有時兩節(jié)之間明顯變細延長,習稱過江枝。質硬,易折斷,折斷面近圓 形,淺粉紅色或灰黃色,近邊緣處有12-30個黃白色維管束,排成斷續(xù)的環(huán)狀。氣微,味澀。 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木栓層甚薄,l-3列木栓細胞。皮層窄,維管束外韌型,10-20余個不規(guī)則環(huán)狀排列;韌皮部較窄,細胞排列緊密;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導管多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木纖維近方形至六角形。髓部寬廣。本品薄壁細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鈣簇晶,簇晶直徑15-70μm;另含少量樹脂狀物 。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約0.5g,加水4ml,微熱,濾過。耳濾液1ml,加三氯化鐵試劑1滴,即有藍黑色沉淀。稍振搖后,濾液即呈茶藍色。(檢查讀質) |
中藥化學成分 | 支柱蓼根莖中含大黃素(emodin),大黃酸 (rhein),大黃酚(chrysopharol)及大量鞣質[1]。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澀;性涼 |
歸經 | 肝;脾經 |
功效 | 止血止痛;活血調經;除濕清熱 |
功效分類 | 止血藥;止血藥;行氣藥 |
主治 | 跌打傷痛;外傷出血;吐血;便血;崩漏;月經不調;赤白帶下;濕熱下;癰瘡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9-15g;研末,6-9g;或浸酒。外 用:適量,研末調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四川中藥志》:散血行氣。治跌打損傷及五勞七傷。 2.《陜西中草藥》:收斂止血,活血調經,止痛生肌。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便血,崩漏,月經不調,淋癥,白帶,紅白痢疾,大骨節(jié)病。 |
考證 | 出自《陜西中草藥》。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hizoma Polygoni Suffult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olygonum suffultum Maxim. |
科屬分類 | 蓼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