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 | 白魚(《本經(jīng)》)、蟫魚(覃、淫、尋三音)、蛃魚(郭璞)、壁魚(《圖經(jīng)》)、蠹魚。 |
釋名 | 宗奭曰:衣魚生久藏衣帛中,及書紙中。其形稍似魚,其尾又分二岐,故得魚名。 時珍曰:白,其色也;壁,其居也;蟫,其狀態(tài)也;丙,其尾形也。 |
產(chǎn)地 | 《別錄》曰:衣魚生咸陽平澤。 頌曰:今處處有之, |
生境 | |
性味 | 咸,溫,無毒。甄權(quán)曰:有毒。 |
歸經(jīng) | 衣魚乃太陽經(jīng)藥, |
藥物形態(tài) | 時珍曰:衣魚,其蠹衣帛書畫,始則黃色,老則有白粉,碎之如銀,可打紙箋。 |
品種考證 | |
養(yǎng)殖栽培 | |
采收 | |
加工 | |
鑒別 | |
貯藏 | |
炮制 | |
質(zhì)量鑒定 | |
主治 | 婦人疝瘕,小便不利,小兒中風(fēng)項強(qiáng),背起,摩之(《本經(jīng)》)。療淋涂瘡,滅瘢墮胎(《別錄》)。小兒淋閉,以摩臍及小腹即通(陶弘景)。合鷹屎、僵蠶,同敷瘡瘢即滅(蘇頌)。主小兒臍風(fēng)撮口,客忤天吊,風(fēng)癇口?,重舌,目翳目瞇,尿血轉(zhuǎn)胞,小便不通(時珍)。 《范汪方》治小便不利,取二七枚搗,分作數(shù)丸,頓服即通。 |
功用 |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臨證應(yīng)用 | |
配伍應(yīng)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
附方 | |
醫(yī)案 | |
藥用機(jī)理 | |
全文 | 衣魚 (《本經(jīng)》下品) 【釋名】白魚(《本經(jīng)》)、蟫魚(覃、淫、尋三音)、蛃魚(郭璞)、壁魚(《圖經(jīng)》)、蠹魚。 宗奭曰:衣魚生久藏衣帛中,及書紙中。其形稍似魚,其尾又分二岐,故得魚名。 時珍曰:白,其色也;壁,其居也;蟫,其狀態(tài)也;丙,其尾形也。 【集解】《別錄》曰:衣魚生咸陽平澤。 頌曰:今處處有之,衣中乃少,而書卷中甚多。身白有厚粉,以手觸之則落。段成式云:補(bǔ)闕張周封見壁上瓜子化為壁魚,因知《列子》“朽瓜化魚”之言不虛也。俗傳壁魚入道經(jīng)中,食神仙字,則身有五色。人得吞之,可致神仙。唐張裼之少子,乃多書神仙字。碎剪置瓶中,取壁魚投之,冀其蠹食而不能得,遂致心疾。書此以解俗說之惑。 時珍曰:衣魚,其蠹衣帛書畫,始則黃色,老則有白粉,碎之如銀,可打紙箋。按段成式言:何諷于書中得一發(fā)長四寸,卷之無端,用力絕之,兩端滴水。一方士云:此名脈望,乃衣魚三食神仙字,則化為此。夜持向天,可以墜星,求丹。又異于吞魚致仙之說。大抵謬妄,宜辯正之。 【氣味】咸,溫,無毒。甄權(quán)曰:有毒。 大明曰:畏蕓草、莽草、萵苣。 【主治】婦人疝瘕,小便不利,小兒中風(fēng)項強(qiáng),背起,摩之(《本經(jīng)》)。療淋涂瘡,滅瘢墮胎(《別錄》)。小兒淋閉,以摩臍及小腹即通(陶弘景)。合鷹屎、僵蠶,同敷瘡瘢即滅(蘇頌)。主小兒臍風(fēng)撮口,客忤天吊,風(fēng)癇口?,重舌,目翳目瞇,尿血轉(zhuǎn)胞,小便不通(時珍)。 【發(fā)明】時珍曰:衣魚乃太陽經(jīng)藥,故所主中風(fēng)項強(qiáng),驚癇天吊,目翳口?,淋閉,皆手、足太陽經(jīng)病也!斗锻舴健分涡”悴焕,取二七枚搗,分作數(shù)丸,頓服即通!洱R書》云:明帝病篤,敕臺省求白魚為藥。此乃神農(nóng)藥,古方盛用,而今人罕知也。 【附方】舊五,新七。 小兒胎寒,腹痛汗出:用衣中白魚二七枚,絹包,于兒腹上回轉(zhuǎn)摩之,以愈為度。(《圣惠方》) 小兒撮口:壁魚兒研末。每以少許涂乳,令兒吮之。(《圣惠》)。 小兒客忤,項強(qiáng)欲死:衣魚十枚,研敷乳上,吮之入咽,立愈;蛞远锻磕甘种,掩兒臍,得吐下愈,外仍以摩兒頂及項強(qiáng)處!妒翅t(yī)心鏡》。 小兒天吊,目睛上視:并口手掣動用壁魚兒干者十個,濕者五個,用乳汁和研,灌之。(《圣惠方》) 小兒癇疾:白魚酒:用衣中白魚七枚,竹茹一握,酒一升,煎二合,溫服之。(《外臺》) 偏風(fēng)口?:取白魚摩耳下,左?摩右,右?摩左,正乃已。(《孫真人》)。 小兒重舌:衣魚燒灰,敷舌上。(《千金翼》) 目中浮翳:書中白魚末,注少許于翳上,日二。(《外臺》) 沙塵入目不出者:杵白魚,以乳汁和,滴目中,即出。或為末,點之。(《千金》) 小便不通:滑石白魚散:用白魚、滑石、亂發(fā)(燒)等分,為散。飲服半錢匕,日三。(《金匱要略》) 小便轉(zhuǎn)胞不出:納衣魚一枚于莖中。(《千金方》) 婦人尿血:衣中白魚三十枚,納入陰中。(《子母秘錄》) |
語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