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 | |
釋名 | 弘景曰:葉上有三白點,俗因以名。藏器曰:此草初生無白,入夏葉端半白如粉。農(nóng)人候之蒔田,三葉白則草便秀,故謂之三白。 |
產(chǎn)地 | 保升曰:今出襄州, |
生境 | 恭曰:三白草生池澤畔,時珍曰:三白草生田澤畔, |
性味 | 甘、辛,寒,有小毒。 |
歸經(jīng) | |
藥物形態(tài) | 高尺許。葉似水葒,亦似蕺,又似菝葜。葉上有三黑點,非白也。古人秘之,隱黑為白爾。根如芹根,黃白色而粗大。 三月生苗,高二、三尺。莖如蓼,葉如商陸及青葙。四月其顛三葉面上,三次變作白色,余葉仍青不變。俗云:一葉白,食小麥;二葉白,食梅杏;三葉白,食黍子。五月開花成穗,如蓼花狀,而色白微香。結細實。根長白虛軟,有節(jié)須,狀如泥菖蒲根。 |
品種考證 | |
養(yǎng)殖栽培 | |
采收 | 二月、八月采根用!对旎改稀吩疲何逶虏苫案, |
加工 | |
鑒別 | 蘇恭言似水葒,有三黑點者,乃馬蓼,非三白也。藏器所說雖是,但葉亦不似薯蕷。 |
貯藏 | |
炮制 | |
質量鑒定 | |
主治 | 水腫腳氣,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積聚,消疔腫(《唐本》)。 搗絞汁服,令人吐逆,除瘧及胸膈熱痰,小兒痞滿(藏器)。根:療腳氣風毒脛腫,搗酒服,亦甚有驗。又煎湯,洗癬瘡(時珍)。 |
功用 |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臨證應用 | |
配伍應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
附方 | |
醫(yī)案 | |
藥用機理 | |
全文 | 三白草 (《唐本草》) 【釋名】弘景曰:葉上有三白點,俗因以名。又見下。 【集解】恭曰:三白草生池澤畔,高尺許。葉似水葒,亦似蕺,又似菝葜。葉上有三黑點,非白也。古人秘之,隱黑為白爾。根如芹根,黃白色而粗大。 藏器曰:此草初生無白,入夏葉端半白如粉。農(nóng)人候之蒔田,三葉白則草便秀,故謂之三白。若云三黑點,蘇未識矣。其葉如薯蕷,亦不似水葒。 保升曰:今出襄州,二月、八月采根用。 時珍曰:三白草生田澤畔,三月生苗,高二、三尺。莖如蓼,葉如商陸及青葙。四月其顛三葉面上,三次變作白色,余葉仍青不變。俗云:一葉白,食小麥;二葉白,食梅杏;三葉白,食黍子。五月開花成穗,如蓼花狀,而色白微香。結細實。根長白虛軟,有節(jié)須,狀如泥菖蒲根。《造化指南》云:五月采花及根,可制雄黃。蘇恭言似水葒,有三黑點者,乃馬蓼,非三白也。藏器所說雖是,但葉亦不似薯蕷。 【氣味】甘、辛,寒,有小毒。 【主治】水腫腳氣,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積聚,消疔腫(《唐本》)。 搗絞汁服,令人吐逆,除瘧及胸膈熱痰,小兒痞滿(藏器)。根:療腳氣風毒脛腫,搗酒服,亦甚有驗。又煎湯,洗癬瘡(時珍)。 |
語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