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冬青子、蠟樹、蟲樹。
來源 為木犀科植物女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果實。
植物形態(tài) 常綠大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dá)10m。葉對生,革質(zhì),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4cm,寬3.5~6cm,先端尖,基部圓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ㄐ,芳香,密集成頂生的圓錐花序,長12~20cm:花萼鐘狀,4淺裂;花冠白色,漏斗狀,4裂,筒和花萼略等長;雄蕊2;子房上位,柱頭2淺裂。核果長橢圓形,微彎曲,熟時紫藍(lán)色,帶有
白粉;ㄆ6~7月,果期8~12月。
采制 11~12月采收成熟果實,曬干;或置熱水中燙過后曬干。
產(chǎn)地 江蘇、浙江、湖南、福建、廣西、江西、四川。
性狀 果實卵形、橢圓形或腎形,長6~8.5mm,直徑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皺縮,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體輕。外果皮薄,中果皮較松軟,易剝離,內(nèi)果皮木質(zhì),黃棕色,具縱棱,種子1~2粒,腎形,紫黑色,油性。無臭,味甘而微苦澀。
化學(xué)成分 含
女貞子苷(nuzhenide)、洋
橄欖苦苷(oleuropein)、
齊墩果酸(oleanolie acid)、4-羥基-β-苯乙基-β-D-
葡萄糖苷、樺木醇(betulin)等。
藥理 能鎮(zhèn)咳緩下;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有強心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療冠心病;對于因化療或放療引起的白細(xì)胞下降,有使其增高的作用;對大
鼠肝、腎、心、腦勻漿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yīng)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性味 性涼,味甘、苦。
功能主治 滋補肝腎,明目烏發(fā)。用于
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目暗不明。用量6~12g。
配伍應(yīng)用 ①肝
腎陰虛,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配
旱蓮草。②目暗不明,目眩:配
菊花、
白芍、生
地黃、蒺
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