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金同仁參藥店從1889年開辦到1955年合營,約有近70年的歷史,在武漢和沿長江各省,素負盛名。
創(chuàng)業(yè)人金次屏,前清光緒中葉,曾任江西南豐縣知縣及江西法政學堂與巡警學堂監(jiān)督。他對醫(yī)藥理論有過探討,與武漢葉開泰的葉鳳池、葉谷侯,劉天保藥店的劉宗山,萬鶴齡藥店的萬為伯等人都相交莫逆,且均屬親戚關系,并與北京同仁堂樂XX往來頗善,早有開辦藥店為大眾健康造福之志。他過道班到北京引見時,同仁堂樂家設宴款待,順便參觀了他家經營的藥店。同仁堂是樂家老鋪,從清初算起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規(guī)模宏大,組織健全,經銷的膏、丹、丸、散各種成藥,一貫重視質量,分支店號遍及冀、魯、滬、漢等地,各馳全國。凡去京都的客商,都喜歡到該店買點貴重藥品帶回饋贈親友,金次屏看了這家藥店以后,堅定了他回漢開辦藥店的決心。
藥店是1889年春季著手籌辦的。金次屏當時認為要把藥店辦好應具備四個條件:一要有雄厚的資金,二要適應社會的環(huán)境,三要有完中行的制茺,四要有經得起驗證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信譽,創(chuàng)出名牌,在競爭中取勝。
開始,籌集了紋銀四萬兩作為藥店的資金。店址選定在漢口四宮殿,在地濱臨漢水、長江,水陸交通便利,為當時的商業(yè)中心。店地址選定后,便包工興建。同時在楊家河正街辟一堆棧,作為熬膠、制膏、曬藥的場所。如此歷時兩年有余,于1891年夏正式開業(yè),取名金同仁藥店。我父親親筆為藥店寫一幅門聯:“同登壽域,仁躋春臺”。
藥店分為三部分,一是滋補方面的貴重藥品,如
人參、
鹿茸、
燕窩、
銀耳等,這些藥品都是由本店直接去年地采購回來;二是飲片,包括切片、煉丹、熬膏、制丸先請醫(yī)家搜集古方研究鑒定,然后才投產;三是酒庫,配制藥酒。
中藥品種繁多,金同仁在開業(yè)之初,從明代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中搜集藥物一千幾百種,從各地購進這些藥材,內容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等。舊社會藥店的包裝紙是別具一格的,因為每一種藥物各有不同的氣、味、性能。比如說生
姜是辛溫的藥物,有發(fā)汗、散寒氣的作用;
大黃是苦寒的藥物,有瀉下、通便、瀉火解毒的功效。這些性能,病者是不知道的,必須介紹說明。于是,藥店將藥物的品名、性能印在包裝紙上,根據醫(yī)生處方的藥單分包包裝,以便病者對癥下藥。不僅可以避免差錯,而且大大方便了病人。因此,藥店開業(yè),包裝紙的制版和印刷,也是一項首先要做的重要的準備工作。
藥店開業(yè)之初,各方親友推薦的學徒多達20余人,文化知識一般都很欠缺,需要培訓。藥店乃在店二樓專辟一房間,作為培訓學徒之用。培訓班分作兩班,請年事較長、文化水平較高而具有醫(yī)藥業(yè)務知識的店員棄教師。每晚教課兩小時,學習內容為寫字、珠算、讀藥性賦、誦湯頭歌訣和一般商業(yè)的應用文,學習期限為三年。要求十分嚴格,平時成績優(yōu)良的給予物質獎勵。學會以上各門,提前結業(yè)各項為店員。金同仁70年來總、分、支店的經理與負責店員,差不多都是從這班人中選拔提升的。舊社會所謂感恩圖報的心理人皆有之,金同仁利用這種辦法,一般人都能守職負責,雙方感情協調,藥店發(fā)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象后期的總經理朱瑜亭,是由學徒逐步提升的,任總經理20余年,出謀劃策,為店盡力,始終不懈。有的學徒離店以后,或自己經營藥店,或擔任同業(yè)公會的理事長或成為名醫(yī)懸壺濟世。
金次屏開辦藥店,一切都是自產自銷,所進藥物材料,非上品不用。他經常說:“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1917年就自裝柴油機發(fā)電,以免水電公司偶然停電影響營業(yè)。每年到冬至節(jié)侯,便大肆張羅,將店豢養(yǎng)的
梅花鹿公開宰殺,將每一頭的鹿茸、
鹿筋、
鹿血、
鹿皮、
鹿骨、鹿脯等分別處理,使人們親眼見到,增強觀眾辯認真假的能力。金同仁的“鍋制
半夏”,乃
黃金鍋制。一則說明貴重,別則說明制出的藥比一般鍋制的要好。另外,藥店泡制膏丸,用蜜較多,我們自辦了一家養(yǎng)蜂場為藥店供蜜。藥酒方面,金家早年在漢正街楊家河辦了一家大有慶槽坊,自釀汾酒。釀出的汾酒,送一部分為金同仁制藥酒,汾酒入藥,需經窖藏一年以上,始能啟用。酒經一年期的窖藏,便燥氣全消,有利于保證質量。所制藥酒多種,其中以五中皮藥酒馳名省內外。
五加皮酒,色如
琥珀,紅潤透明,甘洌醇厚,既有藥酒的療效,又有五加皮的特種風味。一經問世,銷路特廣。除本市外,近則襄、府河、荊沙宜昌一帶,運至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平可銷售幾百瓶,逢節(jié)日則達數千瓶。1935年曾發(fā)現宜昌有冒充金同仁牌名傾銷的藥酒,為了避免魚目混珠,曾進行法律起訴,加以制止。
辛亥革命以前,金次屏長年宦居外省,店內就聘經理人負責,按規(guī)章制度經理業(yè)務,每月書面匯報一次。前后任過金同仁經理的有王南山、肖鑫培、朱瑜亭等人。1921年將金同仁業(yè)務交三子金道五負麗,金次屏于1925年冬病逝。
金同仁因業(yè)務發(fā)展的需要,1926年在華清街坤厚進而增設一個東號,由老學徒王吉生為經理。大革命后在武昌解放路火巷口購買了楊壽寺的店基,經過改建,開了一家分店。同一條街上,有一家劉有余堂藥店。因舊社會“同行是冤家”,“大魚吃小魚”,金同仁分店一設立,為了站穩(wěn)地區(qū),爭取市場,就與劉有余堂屏開競爭。銷售藥品大放盤,從九折到七折,有的藥材售價比藥材行批發(fā)價還低。另外視購藥價值多少,贈送燕窩糕一類的贈品。雙方互相拚殺,堅持一月有余,資金微薄的藥店竟是終日門可羅
雀,而金、劉兩家表面生意興隆,暗地虧賠不少,后經同業(yè)公會出面進行調解,才各自收兵。
從若干年的營業(yè)看來,暑季靠飲片零售,利潤平均有百分之四十左右。旺盛時期,金負仁三家一天銷售額可達銀元四百元;冬季以參茸、燕窩這類補品為大宗。洋參一項,曾賣過二十斤一天,利潤經飲片更大。至若丸散,屬于純賺,
當藥材買進時,中心與較好部份提作精制飲業(yè),成本已全部核人,所剩邊皮頭尾作為制丸材料,僅投入點人工手續(xù)而已。金同仁農年盈利,抽出大批資金,先后開設過同順米廠、同昌慶錢莊、同康百貨店、大華布店、公大森海味號、老萬年金號等多家企業(yè)。
金同仁自1891年在四官殿奠基開業(yè)直,幾歷火災,損失甚巨。所幸資本雄厚,經營得業(yè),才能夠重振并延續(xù)下來。所遭火災如下:
辛亥革命時,清廷派大軍來漢鎮(zhèn)壓革命,縱火焚燒,武勝廟以下大部遭殃,黃陂街四宮殿未能幸免,金同仁藥店全部燒光;
1912年共和建立,漢口市場恢復,百業(yè)振興。金同仁在焚燒的原基礎上重新建筑,保持昔日建筑風格,繼續(xù)開業(yè)經營。
1938年日寇入侵,武漢不守。黃陂街金同仁再次被焚,華清街坤厚里口金同仁東號的兩棟藥物庫也同時變?yōu)榛覡a;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日寇投降。金同仁將淪陷時期8年中為了保持名牌、維持職工生活而臨時在揚子街和蔡家巷兩處開設的營業(yè)點撤銷,改在花樓街
牛皮巷口營業(yè)。并在漢正街牛泰
山藥店頂下改營金同仁分店。同時,又在黃陂街日寇用鐵絲網過的禁區(qū)中清出金同仁店店基界址,籌劃重建,未竣工因重劃區(qū)大火報廢。
金同仁在花樓街復業(yè)之日起,為謀振業(yè),并添置西藥柜,便利顧客需要,多層次地力求愜合顧客心理,一時生意較有起色。但處于國民黨殘酷剝削統治之下,苛捐雜稅,勒索敲詐。加之通貨膨脹,物價瞬息萬變,民不堪其擾,工商行業(yè)極不景氣。金同仁在天災人禍的重重影響下,維持傳統商譽,便很感躊躇了。
武漢解放之初,通過全體職工的努力,一度將總店的營業(yè)部分改為中西醫(yī)診所,聘請有名的中西醫(yī)十五六人。既照常炮炮制飲片,煎熬膏膠,供應銷售,同時適應人民的保健需要,加強醫(yī)療服務。1952年,部分轉入中聯藥廠,1955年金同仁則隨著形勢的發(fā)展投入合營。
金家藏書較富,其中有的是屬于醫(yī)藥理論體系的,如《
黃帝內經》、《
傷寒病雜記》、《諸病源侯論》、《靈樞經》、《本草綱目》等,是祖辦民的寶貴遺產。鑒于黨和政府重視人民身體健康與祖國醫(yī)藥的發(fā)展,金家將珍集、古本、古方整理出一千部,以金以屏夫人王晚晴的名義獻給國家。武漢市衛(wèi)生局、武漢中醫(yī)進修學院委派陸真翹副局長、謝惠康校長來金家領了,并對王晚晴授旗獎勵!堕L江日報》于1956年春曾辟專欄記載表揚。
來源:世界經濟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