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賢李陽波老師在《開啟中醫(yī)之門》一書中,提出了認識學習中醫(yī)的“唯象論”,主張從象的角度和高度來重新認識我們的國寶中醫(yī)。
謹將網(wǎng)上諸位網(wǎng)友老師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匯總于此,方便大家學習。
-----------作者:zhangfor
原文連接:
http://med126。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5567&extra=page%3D95
——————————————————————————————————————
小青龍湯藥共八味,
傷寒論中原方為:
麻黃三兩(去節(jié))
芍藥三兩
細辛三兩
桂枝三兩 干
姜三兩
甘草三兩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方由
麻黃湯去
杏仁,加芍藥、細辛、
干姜、五味子、半夏而成。
傷寒論40條: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
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
小青龍湯主之。
其象為陰云蔽日,地上寒凝水停,氣不蒸化,水不行則泛溢無制。
方用麻黃湯散表寒,如撥云見日,離照當空,寒水方溫;細辛辛溫,一助麻黃湯發(fā)散表邪,除陰霾,二來起腎陽,升地暖之氣;干姜溫陽回暖,使水氣蒸騰氣化且能行;五味子能斂陽氣,使干姜細辛所生之熱不易輕散,而功效大增;半夏化飲,能降水;芍藥疏利水道,使水從小便走,且能防發(fā)汗之散太過而更傷陽氣;杏仁肅降之性,可降上騰而上干清陽之水氣,故不喘者,無過騰之氣暫不用,喘且用之。
全方麻黃湯除陰霾,而使天溫,干姜從中溫,細辛從下溫之,共生陽氣;五味子則斂;半夏、芍藥則行水。共程散,溫,斂,行之勢,天地溫而水行其道也。
-----------唯象論指導用藥很形象故很明了,值得深究探討。
-----------可以繼續(xù)嗎?很想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