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20~41卷)景岳全書-卷之二十明集雜證謨
    

養(yǎng)正私塾:(20~41卷)景岳全書-卷之二十明集雜證謨

嘔吐

經義

至真要大論曰: 諸痿喘嘔, 皆屬于上。 諸逆沖上, 皆屬于火。 諸嘔吐酸, 暴注下迫, 皆屬于熱。
脈解篇曰: 太陰所謂食則嘔者, 物盛滿而上溢, 故嘔也。 少陰所謂嘔欬上氣喘者, 陰氣在下, 陽氣在上, 諸陽氣浮, 無所依從, 故嘔欬上氣喘也。

經脈篇曰: 足太陰之脈, 挾咽, 連舌本, 散舌下, 其支者, 復從胃, 別上膈, 注心中。 是動則病舌本強, 食則嘔, 胃脘痛, 腹脹善噫。 足厥陰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

舉痛論曰: 寒氣客于腸胃, 厥逆上出, 故痛而嘔也。

六元正紀大論曰: 少陽所至, 為嘔涌。 厥陰所至, 為卅痛嘔泄。 邪氣藏府病形篇曰: 膽病者, 善太息, 口苦, 嘔宿汁。 肝脈緩甚為善嘔。 腎脈微緩為洞, 洞者, 食不化, 下嗌還出。

四時氣篇曰: 善嘔, 嘔有苦, 長太息, 心中憺憺, 恐人將捕之, 邪在膽, 逆在胃, 膽液泄則口苦, 胃氣逆則嘔苦, 故曰嘔膽。
刺禁論曰: 刺中膽, 一日半死, 其動為嘔。

診要經終論曰: 太陰終者, 腹脹閉不得息, 善噫, 善嘔, 嘔則逆, 逆則面赤。
五味論曰: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變嘔。

[ 本帖最后由 藍天百云 于 2007/5/4 18:15 編輯 m.quanxiangyun.cn]
-----------1.        嘔吐一證, 最當詳辨虛實。 實者有邪, 去其邪則愈; 虛者無邪, 則全由胃氣之虛也。 所謂邪者, 或暴傷寒涼, 或暴傷飲食, 或因胃火上沖, 或因肝氣內逆, 或以痰飲火氣聚于胸中, 或以表邪傳卅, 聚于少陽, 陽明之間, 皆有嘔證, 此皆嘔之實邪也。 所謂虛者, 或其本無內傷, 又無外感, 而常為嘔吐者, 此既無邪, 必胃虛也。 或遇微寒, 或遇微勞, 或遇飲食少有不調, 或肝氣微逆, 即為嘔吐者, 總胃虛也。 凡嘔家。 虛實皆以胃氣為言, 使果胃強脾健, 則凡遇食飲, 必皆運化, 何至嘔吐? 故雖以寒熱饑飽, 大有所傷, 亦不能動, 而滋略有所觸, 便不能勝, 使非胃氣虛弱, 何以若此? 此虛實之原, 所當先察, 庶不致誤治之害。
2.        凡胃氣本虛, 而或停滯不行者, 是又虛中有實, 不得不暫從清理, 然后可以培補。 又或雖有停滯, 而中氣虛困不支者, 是又所急在虛, 不得不先顧元氣, 而略兼清理。 此中本末先后, 自有確然之理, 所以貴知權也。
3.        嘔家雖有火證詳列后條, 然凡病嘔吐者, 多以寒氣犯胃, 故胃寒者十居八九, 內熱者十止一二, 而外感之嘔, 則尤多寒邪, 不宜妄用寒涼等藥。 使非真有火證而誤用之, 胃強者猶或可支, 胃弱者必遭其虐。 觀劉河間曰: 胃膈熱甚則為嘔, 火氣炎上之象也。 此言過矣。 若執(zhí)而用之, 其害不小, 又孫真人曰: 嘔家圣藥是生, 此的確之見也, 勝于河間遠矣。
4.        仲景曰: 傷寒嘔多, 雖有陽明證, 不可攻之。 此但以傷寒為言也。 然以余之見, 則不但傷寒, 而諸證皆然。 何也? 蓋雜證嘔吐, 尤非傷寒之比, 其在傷寒, 則猶有熱邪, 但以熱在上焦, 未全入腑, 則下之為逆, 故不可下也。 若雜證之嘔吐, 非胃寒不能化, 則脾虛不能運耳。 脾胃既虛, 其可攻乎? 且上下之病氣或無涉, 而上下之元氣實相依, 此嘔吐之所以不可攻者, 正恐病在上而攻其下, 下愈虛則上愈困耳。 .
-----------1.        凡胃虛作嘔者, 其證不一, 當知所辨。 若胃脘不脹者, 非實邪也。 胸膈不痛者, 非氣逆也。 內無熱躁者, 非火證也。 外無寒熱者, 非表邪也。 無食無火而忽為嘔吐者, 胃虛也; 嘔吐無常而時作時止者, 胃虛也; 食無所停而聞食則嘔者, 胃虛也; 氣無所逆而聞氣則嘔者, 胃虛也; 或身背, 或食飲, 微寒即嘔者, 胃虛也; 或吞酸, 或噯腐, 時若惡心兀兀然, 泛泛然, 冷咽靡寧者, 胃虛也; 或因病誤治, 妄用克伐寒涼, 本無嘔而致嘔者, 胃虛也; 或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食入中焦而不化者, 胃虛也; 食入下焦而不化者, 土母無陽, 命門虛也。 凡此虛證, 必皆宜補, 是固然矣。 然胃本屬土, 非火不生, 非暖不化, 是土寒者, 即土虛也, 土虛者, 即火虛也。 故曰, 脾喜暖而惡寒, 土惡濕而喜燥。 所以東垣[脾胃論]特著溫補之法, 蓋特為胃氣而設也, 庸可忽哉。 第在河間, 則言嘔因胃火, 是火多實也。 茲余言嘔因胃寒, 是寒多虛也。 一熱一寒, 若皆失中和之論, 不知嘔因火者, 余非言其必無, 但因火而嘔者少, 因寒而嘔者多耳; 因胃實而嘔者少, 因胃虛而嘔者多耳。 不得不有此辨。
2.        虛嘔之治, 但當以溫胃補脾為主, 宜人參理中湯為正治。 或溫胃飲, 圣朮煎, 參姜飲之類, 亦可酌用。 或黃芽丸尤為最妙。 若胃口寒甚者, 宜附子理中湯, 或四味回陽飲, 或一卅丹主之。 若虛在陰分, 水泛為痰而嘔吐者, 宜金水六君煎。 虛甚者宜理陰煎, 或六味回陽飲。 若久病胃虛不能納谷者, 俱當以前法酌治之。 若胃氣微虛而兼痰者, 宜六君子湯主之。
3.        凡中毒而吐者, 當察其所中者何物。 蓋中熱毒而吐者, 宜解以苦寒之劑; 中陰寒之毒而吐瀉不止者, 宜解以溫熱之劑; 若因吐瀉而脾腎致虛者, 非大加溫補不可。 此證有中寒毒吐瀉治按在后, 當并閱之。 .
-----------1.        凡實邪在胃而作嘔者, 必有所因, 必有見證。 若因寒滯者, 必多疼痛; 因食滯者, 必多脹滿; 因氣逆者, 必痛脹連于卅肋; 因火郁者, 必煩熱燥渴, 脈洪而滑; 因外感者, 必頭身發(fā)熱, 脈數而緊。 如無實證實脈, 而見嘔吐者, 切不可以實邪論治。
2.        實邪犯胃而作嘔者, 其證有三: 一以食飲寒涼, 或誤食性寒生冷等物, 致傷胃氣, 因而作嘔者, 若果寒滯未散而兼脹兼痛者, 宜溫中行滯, 以大小和中飲, 神香散, 或二陳湯加姜桂之類主之。 或和胃飲亦佳。 一以陰寒氣令, 或雨水沙氣, 及水土寒濕之邪犯胃, 因而作嘔作泄, 若寒滯未散而或脹或痛者, 宜溫中散寒, 以平胃散, 神香散, 加減二陳湯, 除濕湯, 局方四七湯, 大七香丸之類主之。 一以風寒外感, 或傷寒, 或痎瘧, 凡邪在少陽, 表邪未解, 而漸次入卅, 所以外為寒熱, 內為作嘔。 蓋少陽之經, 下胸中貫膈而然, 此半表半卅證也。 治宜解表散寒, 以柴陳煎, 小柴胡湯, 正柴胡飲之類主之。 若微嘔微吐者, 邪在少陽; 若大嘔大吐者, 此又邪在陽明, 胃家病也。 宜二陳湯, 或不換金正氣散, 藿香正氣散之類主之。 若胃虛兼寒者, 惟理中湯, 溫胃飲之類為宜。
3.        飲食傷胃而作嘔者, 如果留滯未消, 而兼脹痛等證, 宜大和中飲, 排氣飲, 神香散之類主之, 或啟脾丸亦可酌用。 如食已消而嘔未止者, 宜溫胃飲主之。
4.        火在中焦而作嘔者, 必有火證火脈, 或為熱渴, 或為燥煩, 脈必洪數, 吐必涌猛, 形氣聲色, 必皆壯麗。 若察其真有火邪, 但降其火, 嘔必自止。 火微兼虛者, 宜[外臺]黃芩湯, 或半夏瀉心湯。 火甚者, 宜抽薪飲, 或大小分清飲。 若暑熱犯胃, 多渴多嘔, 氣虛煩燥, 而火有不清者, 竹葉石膏湯。 若熱甚嘔吐不止, 而火在陽明, 兼頭痛者, 白虎湯, 或太清飲, 或六一散。 若冒暑嘔吐而火不甚者, 宜香薷飲, 或五物香薷飲。 此有胃火治按在后。
5.        痰飲留于胸中, 或寒濕在胃, 水停中脘作嘔吐者, 宜和胃二陳煎, 苓朮二陳煎, 或小半夏加茯苓湯, 橘皮半夏湯之類, 皆可酌用。
6.        氣逆作嘔者, 多因郁怒, 致動肝氣, 胃受肝邪, 所以作嘔。 然胃強者未必易動, 而易動者多因胃虛。 故凡治此者, 必當兼顧胃氣, 宜六君子湯, 或理中湯主之。 若逆氣未散, 或多脹滿者, 宜二陳湯, 或橘皮半夏湯之類主之, 或神香散亦佳。
7.        瘧痢作嘔者, 其在瘧疾, 則以表邪內陷, 凡邪在少陽, 陽明, 太陰者, 皆能作嘔, 但解去表邪, 嘔必自止。 其在痢疾之嘔, 則多因胃氣虛寒。 蓋表非寒邪, 無以成瘧; 卅非寒邪, 無以成痢。 而病不知本, 尚何醫(yī)云? 二證方論, 具載本門。
8.        朝食午吐, 午食晚吐, 或朝食暮吐, 詳后反胃門。
9.        一方, 治嘔吐之極, 或反胃, 粥湯入胃即吐, 垂死者, 用人參二兩, 水一升, 煮四合, 熱服。 日再進。 兼以人參煮粥食之, 即不吐。
-----------凡吐蚘者, 必因病而吐蚘, 非因蚘而致吐也。 故不必治其蚘, 而但治其所以吐, 則蚘自止矣。 有因胃火而吐蚘者, 以內熱之甚, 蚘無所容而出也。 但清其火, 火清而蚘自靜。 輕者抽薪飲, 甚者萬應丸之屬是也。 有因胃寒而吐蚘者, 以內寒之甚, 蚘不能存而出也, 但溫其胃, 胃暖而蚘自安。 仲景烏梅丸之屬是也。 有因胃虛無食而吐蚘者, 以倉廩空虛, 蚘因求食而上出也, 此胃氣大虛之候, 速宜補胃溫中, 以防根本之敗。 如溫胃飲, 理中湯, 圣朮煎之屬是也。 以上三者, 固皆治蚘之法。 然蚘有死者, 有活者。 若吐死蚘, 則但治嘔如前可也。 若活蚘上出不已, 則不得不有以逐之。 蓋蚘性畏酸畏苦, 但加烏梅為佐使, 則蚘自伏也。 若胃實火盛者, 可加苦楝根, 或黃連亦善。 其有未盡者, 俱詳列諸蟲本門, 及后條吐蚘治按中。
-----------凡治胃虛嘔吐, 最須詳審氣味。 蓋邪實胃強者, 能勝毒藥, 故無論氣味優(yōu)劣, 皆可容受。 惟胃虛氣弱者, 則有宜否之辨, 而胃虛之甚者, 則于氣味之間, 關系尤重。 蓋氣虛者, 最畏不堪之氣, 此不見腥臊耗散之氣不能受, 即微香微郁并飲食之氣, 亦不能受, 而其它可知矣。 胃弱者, 最畏不堪之味, 此非惟至苦極劣之味不能受, 即微咸微苦并五谷正味, 亦不能受, 而其它可知矣。 此胃虛之嘔, 所以最重氣味, 使或略有不投, 則入口便吐, 終無益也。
故凡治陽虛嘔吐等證, 則一切香散咸酸辛味不堪等物, 悉當以已意相測, 測有不妥, 切不可用, 但補其陽, 陽回則嘔必自止, 此最確之法, 不可忽也。 余嘗見一沈姓者, 素業(yè)醫(yī), 極多勞碌, 且年及四旬, 因患癲疝下墜, 欲提使上升, 自用鹽湯吐法, 不知胃虛畏咸, 遂致吐不能止, 湯水皆嘔, 如此者一日一夜, 忽又大便下黑血一, 二碗, 而脈則微渺如毛, 幾如將絕。 此蓋吐傷胃氣, 脾虛之極, 兼以鹽湯走血, 故血不能攝, 從便而下。 余令速用人參, 姜附等劑, 以回垂絕之陽, 庶乎可療。 忽又一醫(yī)至, 曰: 皆屬火也。 大便下血, 亦因火也, 尚堪用參附乎? 宜速飲童便, 則嘔可愈而血亦止矣。 其人以為有理, 及童便下咽, 即嘔極不堪名狀, 嘔不止而命隨繼之矣。 鳴呼! 夫以胃強之人, 亦且聞尿欲嘔, 況嘔不能止, 而復可加以尿乎? 此不惟死者堪憐, 而妄用若此者, 尚敢稱醫(yī), 誠可惡可恨也, 故筆之于此, 并以征氣味之證。 又別有氣味治按, 在小兒門嘔吐條中, 所當參酌。
-----------1.        王太仆曰: 內格嘔逆, 食不得入, 是有火也; 病嘔而吐, 食入反出, 是無火也。
2.        [金匱要略]曰: 先嘔卻渴者, 此為欲解。 先渴卻嘔者, 為水停心下, 此屬飲家。 嘔家本渴, 今反不渴者, 以心下有支飲故也, 此屬支飲。 問曰: 病人脈數, 數為熱, 當消谷引食, 而反吐者, 何也? 曰: 以發(fā)其汗, 令陽微, 膈氣虛, 脈乃數, 數為客熱, 不能消谷, 胃中虛冷故也。 脈弦者, 虛也, 胃氣無余, 朝食暮吐, 變?yōu)?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quanxiangyun.cn/tcm/2009/20090113020326_74969.shtml" target="_blank">胃反。 寒在于上, 醫(yī)反下之, 今脈反弦, 故名曰虛。 病人欲吐者, 不可下之。 嘔而胸滿者, 茱萸湯主之。 嘔而吐涎沫, 頭痛者, 茱萸湯主之。 嘔而腸鳴, 心下痞者, 半夏瀉心湯主之。 干嘔而利者, 黃芩半夏生姜湯主之。 諸嘔吐谷不得下者, 小半夏湯主之。 嘔吐而病在膈上, 后思水者, 解, 急與之。 思水者, 豬苓散主之。 嘔而脈弱, 小便復利, 身有微熱, 見厥者難治, 四逆湯主之。 嘔而發(fā)熱者, 小柴胡湯主之。 胃反嘔吐者, 大半夏湯主之。 食已即吐者, 大黃甘草湯主之。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 茯苓澤瀉湯主之。 干嘔吐逆, 吐涎沫者, 半夏干姜散主之。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 似嘔不嘔, 似噦不噦, 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 生姜半夏湯主之。 干嘔噦, 若手足厥者, 橘皮湯主之。
3.        朱丹溪曰: 胃中有熱, 膈上有痰者, 二陳湯加炒山梔, 黃連, 生姜。 有久病嘔者, 胃虛不納谷也, 用人參, 生姜, 黃耆, 白朮, 香附之類。 嘔吐, 朱奉議以半夏, 橘皮, 生姜為主。 劉河間謂嘔者, 火氣炎上, 此特一端耳。 有痰膈中焦, 食不得下者。 有氣逆者。 有寒氣郁于胃口者。 有食滯心肺之分, 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 有胃中有火與痰而嘔者。 嘔吐藥忌瓜蔞, 杏仁, 仁, 蘿卜子, 山梔, 皆能作吐。 肝火出胃, 逆上嘔吐者, 抑青丸。 夏月嘔吐不止, 五苓散加姜汁。 吐蟲, 用炒錫灰, 檳榔末, 米飲服。 胃中有熱者, 二陳湯加姜, 芩, 連。 惡心有熱, 有痰, 有虛, 皆用生姜入藥。
4.        薛立齋曰: 若脾胃氣虛, 而胸膈不利者, 用六君子湯壯脾土, 生元氣。 若過服辛熱之劑, 而嘔吐噎膈者, 用六君子加芎, 歸, 益脾土以抑陰火。 胃火內格, 而飲食不入者, 用六君子加苓, 連, 清熱養(yǎng)胃。 若病嘔吐, 食入而反出者, 用六君子加木香, 炮姜, 溫中補脾。 若服耗氣之劑, 血無所生, 而大便燥結者, 用四君子加芎, 歸, 補脾生血。 若火逆沖上, 食不得入者, 用四君子加山梔, 黃連, 清熱養(yǎng)血。 若痰飲阻滯, 而食不得入者, 用六君子加木香, 山梔, 補脾化痰。 若脾胃虛寒, 飲食不入, 或入而不化者, 用六君子加木香, 炮姜, 溫補脾胃, 更非慎房勞, 節(jié)厚味, 調飲食者, 不治, 年高無血者, 亦不治。
5.        徐東皋曰: 胃虛嘔吐, 惡食不思食, 兼寒者惡寒, 或食久還吐, 或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脈遲而微澀, 此皆虛寒者也, 宜藿香安胃散, 理中湯, 甚者, 丁香煮散溫補。 胃中郁熱, 飲食積滯而嘔者, 則惡食惡寒, 煩悶膈滿, 或渴喜涼, 聞食則吐, 服藥亦吐, 脈洪大而數, 此皆實熱者也, 宜竹茹湯, 麥門冬湯清之。 若食積多者, 用二陳加神卅, 麥芽, 黃連, 保和丸之類消導之。
-----------凡胃寒者, 多為嘔吐, 而中寒毒者, 又必吐而兼瀉。 余在燕都, 嘗治一吳參軍者, 因見鮮蘑菇肥嫩可愛, 令庖人貿而羹之, 以致大吐大瀉, 延彼鄉(xiāng)醫(yī)治之, 咸謂速宜解毒, 乃以黃連, 黑豆, 桔梗, 甘草, 枳實之屬連進之, 而病益甚, 遂至胸腹大脹, 氣喘, 水飲皆不能受, 危窘已甚, 延救于余, 投以人參, 白朮, 甘草, 干姜, 附子, 茯苓之類。
彼疑不敢用, 曰: 腹脹氣急口干如此, 安敢再服此藥。 乃停一日, 而病愈劇若朝露矣。 因而再懇, 與藥如前, 彼且疑且畏, 決別于內閫曰: 必若如此, 則活我者此也, 殺我者亦此也, 余之生死, 在此一舉矣。 遂不得已含淚吞之。 一劑而嘔少止, 再劑而脹少殺, 隨大加熟地黃, 以兼救其瀉亡之陰, 前后凡二十余劑, 復元如故。 彼因問曰: 余本中毒致病, 鄉(xiāng)人以解毒而反劇, 先生以不解毒而反愈者, 何也? 余曰: 毒有不同, 豈必如黃連, 甘, 桔之類, 乃司解耶? 即如蘑菇一物, 必產于深坑枯井, 或沉寒極陰之處乃有之, 此其得陰氣之最盛, 故肥白最嫩也。 公中此陰寒之毒, 而復解以黃連之寒, 其謂之何? 茲用姜附, 非所以解寒毒乎? 用人參, 熟地, 非所以解毒傷元氣乎? 然則彼所謂解毒者, 適所以助毒, 余所謂不解毒者, 正所已解毒也。 理本甚明, 而人弗能辨。 凡諸病之誤治者, 無非皆此類耳。 公頓首愀然嘆曰: 信哉! 使非吾丈, 幾為含冤之魄矣。 祈壽諸梓, 以為后人之鑒云。
胃火上沖嘔吐新按一, 金宅少婦, 宦門女也, 素任性, 每多胸卅痛, 及嘔吐等證, 隨調隨愈。 后于秋盡時, 前證復作, 而嘔吐更甚, 病及兩日, 甚至厥脫不省, 如垂絕者再。 后延予至, 見數醫(yī)環(huán)視金云: 湯飲諸藥, 皆不能受, 入口即嘔, 無策可施。 一醫(yī)云: 惟用獨參湯, 庶幾可望其生耳。 余因診之, 見其脈隨機數甚, 而且煩熱躁擾, 莫堪名狀, 意非陽明之火, 何以急劇若此? 乃問其欲冷水否, 彼即點首, 遂與以半盅, 惟此不吐, 且猶有不足之狀, 乃復與一盅, 稍覺安靜。
余因以太清飲投之, 而猶有謂: 此非傷寒, 又值秋盡, 能堪此乎? 余不與辨, 及藥下咽, 即酣睡半日, 不復嘔矣。 然后以滋陰輕清等劑, 調理而愈。 大都嘔吐多屬胃寒, 而復有火證若此者。 經曰: 諸逆沖上, 皆屬于火, 即此是也。 自后凡見嘔吐, 其有聲勢涌猛, 脈見洪數, 證多煩熱者, 皆以此法愈之, 是又不可不知也。
-----------胡宅小兒, 年甫三歲, 偶因飲食不調, 延幼科診治, 所用之藥, 無非清火化滯等劑, 因而更損胃氣, 反致嘔吐溏泄, 復加清利, 遂致吐蚘。 初止數條, 漸至數十條, 細如燈草, 甚至成團攪結而出, 早晚不絕, 所下者亦如之。 羸困至極, 求治于予, 因與溫胃飲二, 三劑, 其蟲朝夕不止, 其多如故。 初不識其何所從來, 而神化之速, 一至如此。 乃翁切懇曰: 止此一兒, 死生在公矣。 萬望先逐此蟲, 蟲不盡則病日甚, 其能生乎? 予弗之聽, 但以前藥倍加人參, 仍加附子, 二, 三劑而嘔吐漸稀, 瀉亦隨止。 瀉止后, 乃以理陰煎, 溫胃飲出入, 間用十余日, 而蟲漸少, 一月余而飲食進, 肌肉生, 復元如故矣。 其翁積誠稱謝, 因問曰: 小豚之病, 誠然危矣, 今何以不治蟲, 不治嘔泄, 而三者俱愈, 可聞教乎? 予曰: 公之所畏者, 蟲也。 予之所畏者, 胃氣也。 且凡逐蟲之藥, 無有不傷胃氣者。 向使胃氣再傷, 非惟不能逐蟲, 而命必隨之矣, 其害孰甚? 故保生之權, 全在知本知末, 但使脾胃日強, 則拔去化蟲之源, 而三病同歸一得矣, 尚何蟲瀉之敢橫哉! 聞者嘆服, 因祈著按于此。
又一王宅少婦, 年未二旬, 素喜瓜果生冷, 因常病心腹疼痛, 每發(fā)必數日不食。 后及二旬之外, 則每發(fā)必至吐蚘, 初吐尚少, 自后日甚日多, 每吐必一, 二十條, 每發(fā)必旬日不食。 所經諸醫(yī), 但知攻蟲, 旋去旋生, 百藥不效。 予為診視脈證, 并察病因, 知其傷于生冷, 以致脾胃虛寒, 陰濕氣聚, 故為此證。 使不溫養(yǎng)脾胃, 以杜寒濕化生之源, 而但事攻蟲, 蟲去復生, 終無濟也。 因制溫臟丸與之, 藥未完而病隨愈矣。 后因病愈而少年任意, 仍耽生果, 舊病復作, 再制丸服, 乃得全愈。 觀此二證, 如前之小兒, 乃因涼藥傷脾, 所以生蟲。 后之女人, 乃因生果傷胃, 所以生蟲。 可見陰濕內yin而脾胃虛寒, 是即生蟲之由。 故凡治蟲之法, 但察其別無疳熱等證者, 悉當以溫補脾胃為主。
嘔吐論列方
二陳湯和一。 附子理中湯熱二。 四君子湯補一。 溫胃飲新熱五。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神香散新和二十。 黃芽丸新熱二一。 參姜飲新熱八。 和胃飲新和五。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橘皮湯和十一, 熱五六。 一卅丹新熱二二。 苓朮二陳煎新和四。 理中湯熱一。 理陰煎新熱三。 加減二陳湯和二。 六君子湯補五。 圣朮煎新熱二五。 四逆湯熱十四。 四味回陽飲新熱一。 啟脾丸和八六。 平胃散和十七。 五苓散和一八二。 和胃二陳煎新和三。 除濕湯和一七七。 排氣飲新和六。 茱萸湯熱一三七。 豬苓散和一二五。 半夏干姜散熱五三。 萬應丸攻九九。 六一散寒百十二。 五物香薷飲和百七十。 太清飲新寒十三。 抽薪飲新寒三。 藿香正氣散和二十。 抑青丸寒一四九。 大半夏湯和十。 半夏瀉心湯寒二八。 小分清飲新和十。 大和中飲新和七。 竹葉石膏湯寒五。 正柴胡飲新散六。 麥門冬湯寒四四。 大黃甘草湯攻十三。 不換金正氣散和二一。 黃芩半夏生姜湯和十六。 生姜半夏湯熱五二。 竹茹湯和一二二。 保和丸小三五。 茯苓澤瀉湯熱七四。 香薷飲和一六九。 白虎湯寒二。 藿香安胃散熱七一。 黃芩湯和一九八。 柴陳煎新散九。 橘皮半夏湯和十三。 小半夏湯和八。 大分清飲新寒五。 [局方]四七湯和九七。 小和中飲新和八。 小柴胡湯散十九。 仲景烏梅丸和三二三。 丁香煮散熱六一。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 小半夏茯苓湯和九。 溫臟丸新熱二四。
-----------獨參湯補三五。 參苓白朮散補五四。 五味異功散補四。 大建中湯補二五寒嘔。 二朮二陳湯和四吐清水。 治中湯熱十中氣不和。 葛花解酲湯和一二四。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寒滯。 保和湯和一四七散邪順氣。 陳皮湯和百二十和胃。 橘半胃苓湯和一九一和胃。 胃愛散熱七十虛寒滯。 甘露湯熱七三和胃。 丁香溫中湯熱十一和胃。 倍朮丸熱百四飲嘔。 養(yǎng)胃湯熱六九虛寒氣滯。 理中化痰丸熱九虛痰。 八味理中丸熱七虛寒。 參朮湯補四十參附湯補三七。 [金匱]大建中湯補二三寒上沖。 香砂六君湯補七。 益黃散和十九脾寒氣滯。 茯苓半夏湯和十二水氣嘔。 青州白丸子和百十二。 檳榔煎和二三六寒濕瘴。 丁香半夏丸和一二九寒痰。 六和湯和一二七和胃。 旋復花湯散八三風痰嘔。 理中加丁香湯熱四中寒。 丁附散熱六二胃寒。 安脾散熱六七冷痰飲。 丁香茯苓湯熱六三溫中行滯。 補脾湯熱六八虛滯。 養(yǎng)正丹熱一八八氣壅不降。 五味沉附湯熱百十六胃寒。 吳茱萸湯熱一三八頭痛嘔。 橘皮干姜湯熱五五胃寒嘔。 甘草干姜湯熱五四脾寒。 草豆蔻湯熱七六調氣。 胡椒理中湯熱六虛寒。 七味人參丸熱七二虛寒。 藿香安胃散熱七一寒滯。 丁香柿蒂散熱六四胃寒。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