噯氣,即《內(nèi)經(jīng)》所謂噫也。經(jīng)言脾病善噫。又言寒氣客于胃,厥逆,從下上散,復(fù)出于胃,故為噫。
后人因謂脾胃氣滯,起自中焦,出于上焦。凡病后,及老人脾胃虛弱者多m.quanxiangyun.cn/jianyan/有之。顧亦有肝氣逆乘,噯酸作飽,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仲景謂胃虛,客氣上升,必假重墜以鎮(zhèn)逆,旋復(fù)代赭湯。亦有肺氣失降而作噯者,蘇子降氣湯去桂,加杏仁、貝母之屬。
其胃虛氣滯而作噯者,十味保和湯。其胃寒氣滯而作噯者,和胃煎。其胃虛嘔痰噯氣者,和胃二陳煎。其胃寒飲食難化,時作虛飽噯氣者,養(yǎng)中煎,或理中丸。如脾腎虛寒,命門火衰,濁陰不降,致痞滿噯氣者,理陰煎加減。如胃有痰火噯氣者,星m.quanxiangyun.cn/zhuyuan/夏梔子湯。專由脾胃陽虛,中氣為陰邪阻格者,和中為要,健脾散。
若木來乘土,厥逆上干之氣,非鎮(zhèn)制不能遏也。
〔鎮(zhèn)逆〕旋復(fù)代赭湯 見本卷嘔吐。
〔降氣〕蘇子降氣湯 見二卷失音。
〔虛滯〕十味保和湯 參 術(shù) 苓 夏 陳 藿 草 香附 砂仁 木香
〔寒滯〕和胃煎 樸 陳 姜 草 或加苓、夏、丁香、木香、砂仁、藿香亦可。
〔驅(qū)痰〕和胃二陳湯 見本卷飲食。
〔虛飽〕養(yǎng)中煎 見本卷飲食。
〔溫中〕理中丸 見一卷中風(fēng)。
〔火衰〕理陰煎 見二卷咳嗽。
〔和中〕健脾散 人參 白術(shù) 丁香 藿香 砂仁 肉果 神曲 炙草 姜 棗
侄 左脅痞悶,上撐胸臆,頻噯不舒。按丹溪云∶凡上升之氣,自肝而出。左脅肝部也,痞而上逆,必犯胃。仿仲景旋復(fù)代赭湯,成氏所謂咸以軟堅,重以鎮(zhèn)逆也。代赭湯去甘草、姜、棗,加廣皮、栝蔞皮、枳殼(俱麩炒)。三服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