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間,出現(xiàn)腹部疼痛者,稱為“妊娠腹痛”。前人習稱“胞阻”。
【病因病機提要】
本病多由胞脈阻滯或失養(yǎng),氣血不暢或飲食失節(jié),熱毒蘊結(jié),蟲積腹中而致。
一、肝氣郁滯 情志過極,氣郁傷肝,肝失疏泄,氣機不暢;或妊娠之后,肝血偏聚養(yǎng)胎,肝失條達,氣血不暢,胞脈阻滯,發(fā)而為病。
二、飲食積滯 脾胃素虛,或妊娠之后,飲食失節(jié),以至食積中焦,阻滯氣機,發(fā)而為病。
三、熱毒蘊結(jié) 陽熱素盛,妊娠之后,陰血偏聚養(yǎng)胎,陽氣偏盛,復(fù)因飲食所傷,腸道傳化不行,郁而化熱,使氣血阻滯,血敗肉腐,發(fā)而為病。
四、蟲積腸中 蛔蟲素伏,或妊娠后飲食不潔,嗜食生冷,以至蛔蟲滋長,寄生腸道,擾亂氣機,脾胃失和,甚或蛔蟲鉆膽,令肝氣閉郁,肝氣不行,氣機逆亂,發(fā)而為病。
五、氣虛血弱 氣血素虛,妊娠之后,陰血偏聚養(yǎng)胎,血虛氣弱,運行無力,胞脈失養(yǎng),發(fā)而為病。
六、下焦虛寒 素體陽虛,陰寒內(nèi)盛,妊娠之后,胞脈失于溫煦,氣血運行不暢,胎氣不安,發(fā)而為病。
【辯證施治】
本病臨床有虛實寒熱之分,臨證當結(jié)合腹痛部位、性質(zhì)及有關(guān)脈證詳加辨別。
因于氣郁者,多見腹脹痛;因于飲食者,多痛在脘腹;因于熱毒者,其痛多在右下腹,且見灼痛、拒按、口渴;因于蟲積者,其痛多在臍周;因于血虛者,其痛綿綿,喜按;因于虛寒者,冷痛而連及腰骶,得溫則減。若下腹中間伯作痛,伴見尿急尿頻者,參照“妊娠淋痛”施治。
本病治療時不宜過用辛溫香燥、苦寒利下或破血耗氣之品,以防損傷胎元。若病情發(fā)展,出現(xiàn)流產(chǎn)征象時,參照胎漏、胎動不安或墜胎、小產(chǎn)診治。
「主證」 妊娠期間,小腹及脅肋脹痛,伴見一組肝氣郁滯⑼之癥。
「病機」 肝氣郁滯,胞脈受阻。
「治法」 疏肝解郁,理氣安胎。
「方藥」 逍遙散(《和劑局方》)加減。
柴胡 當歸 白芍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薄荷 蘇梗 香附子 砂仁
方中柴胡、香附子、薄荷疏肝解郁;蘇梗理氣安胎;砂仁理氣和胃、安胎;白術(shù)、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當歸、白芍養(yǎng)血柔肝;甘草配白芍緩急止痛。
「主證」 妊娠期間,脘腹脹滿疼痛,噯腐吞酸,厭食嘔惡,大便不爽,或見睡眠不安。舌苔厚膩,脈滑。
「病機」 食積胃脘,氣機阻滯。
「治法」 健脾和胃,消食導(dǎo)滯。
「方藥」 大安丸(《醫(yī)方集解》)加味。
山楂 神曲 法夏 茯苓 陳皮 連翹 萊Y子 白術(shù) 人參 香附 木香
本方為大安丸加人參、香附、木香。
方中人參、白術(shù)、茯苓健脾助運;山楂、神曲、萊Y子消食導(dǎo)滯;法夏、陳皮行氣和胃;香附、m.quanxiangyun.cn木香順氣止痛;連翹清食積之熱。諸藥合用,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導(dǎo)滯之功。
「主證」 妊娠期間,右下腹劇痛,拒按,腹皮拘急,右足喜Y曲,伴見一組里熱⑻之癥。
「病機」 熱毒蘊結(jié),血敗肉腐。
「治法」 清熱解毒,散瘀排膿。
「方藥」 清腸飲(《辯證錄》)加減。
銀花 當歸 地榆 玄參 生甘草 薏苡仁 黃芩 蒲公英 連翹 敗醬草 紅藤 赤芍 玄胡 冬瓜仁
本方為清腸飲去麥冬,加蒲公英、連翹、敗醬草、紅藤、赤芍、玄胡、冬瓜仁。
方中銀花、黃芩、蒲公英、連翹、紅藤、敗醬草清熱解毒;地榆清熱涼血;薏苡仁、冬瓜仁清熱利濕,消排膿;當歸、赤芍養(yǎng)血散瘀;玄胡活血止痛;玄參滋陰解毒;甘草配赤芍緩急止痛。諸藥合勝,湊清熱解毒,散瘀排膿之功。
本證經(jīng)藥物治療無效者,當考慮西醫(yī)手術(shù)和保胎治療,防止流產(chǎn)或早產(chǎn)。
「主證」 妊娠期間,臍周疼痛時作,或見吐蛔,便蛔,不思飲食,面黃肌瘦,甚或右脅呈鉆頂樣痛,肢厥面www.med126.com青。
「病機」 蟲積腸道,擾亂氣機。
「治法」 安蛔定痛,和中安胎。
「方藥」 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合烏梅丸(《傷寒論》)加減。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陳皮 烏梅 細辛 干姜 黃連 當歸 蜀椒 桂枝 白芍 砂仁 黃芩
方中異功散調(diào)理脾胃;烏梅丸安蛔定痛;白芍配甘草緩急止痛;砂仁、黃芩安胎。諸藥合用,共湊安蛔定痛,和中安胎之功。
本癥若見右脅鉆頂樣劇痛,服藥后未能解除,則有引發(fā)流產(chǎn)或早產(chǎn)的可能,當予高度重視,臨床可結(jié)合現(xiàn)代醫(yī)學(xué)治療。同時可予保胎藥物。證情緩解以后,再進行驅(qū)蟲治療。
「主證」 妊娠期間,小腹綿綿作痛,按之痛減,伴見一組血虛⑹之癥。
「病機」 血虛氣弱,胞脈失養(yǎng)。
「治法」 養(yǎng)血益氣,安胎止痛。
「方藥」 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加減。
當歸 白芍 川芎 茯苓 白術(shù) 雞血藤 桑寄生 首烏 黃芪
方中當歸、雞血藤、首烏滋補陰血;黃芪、茯苓、白術(shù)健脾益氣;川芎行血中之滯;白芍養(yǎng)血益陰,緩急止痛;桑寄生養(yǎng)血安胎。諸藥合用,共湊養(yǎng)血益氣,安胎止痛之功。
「主證」 妊娠期間,小腹持續(xù)冷痛,伴見一組腎陽虛⒁之癥。
「病機」 下焦虛寒,胞失溫養(yǎng)。
「治法」 暖宮散寒,養(yǎng)血安胎。
「方藥」 膠艾湯(《金匱要略》)加減。
川芎 阿膠 艾葉 甘草 當歸 白芍 小茴香 桑寄生 補骨脂 巴戟 杜仲
本方為膠艾湯去熟地黃,加小茴香、桑寄生、補骨脂、巴戟、杜仲。
方中艾葉暖宮止痛;巴戟、補骨脂,杜仲溫腎助陽;甘草、白芍緩急止痛;川芎、當歸補血和血;阿膠、桑寄生養(yǎng)血安胎;小茴香理氣止痛。諸藥合用,共湊暖宮散寒,養(yǎng)血安胎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