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找不到治療腮腺炎的病案呢,是金方派的老師保密,還是
-----------
痄腮 姜曉醫(yī)案:袁某,男,11歲,1986年3月11日診;純喝涨笆几形猴L(fēng)寒,納差,繼而發(fā)燒,體溫38、5℃,兩腮腫痛,惡心欲吐,不思飲食。曾服普濟(jì)
消毒飲,病反加劇,昨夜體溫升至39.2℃,
頭痛嘔吐,胸中煩悶。刻診:面色蒼白,兩腮腫痛,嘔吐頻作,吐出物盡為水液,吐后渴飲,水入復(fù)吐,且伴睪丸
水腫,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滑數(shù)。診斷;療腮、水逆證。病機(jī):瘟毒上結(jié),水飲內(nèi)停。治法:通陽化氣,行水解肌。方藥;
五苓散。
桂枝6克,
茯苓、
豬苓、
澤瀉、
白術(shù)各l0克。搗末,分作三次,水送吞服。
1劑后不再嘔吐,脘腹覺暢,能進(jìn)飲食,頭痛減輕,體溫38.2℃。繼用原方作湯劑,并加
山豆根10克,
魚腥草20克以解毒散結(jié)。2劑后,諸癥消失,腮腫亦平,惟精神稍差,飲食欠佳,隨用參苓
白術(shù)散調(diào)理善后。
按語:痄腮治以清熱解毒法多,而本案上有渴而欲飲,水入即吐;下有小便不利,睪丸水腫。顯系五苓散證,乃
脾胃陽虛,水飲內(nèi)停所致。故治不宜再用常法,而徑用五苓散收功。
五苓散的臨床運用相當(dāng)廣泛,本方略加變通,或與其他方劑合用,可以用來治療多種水邪蘊郁的病證。本方加
茵陳,名為“
茵陳五苓散”,治療濕邪而小便不利的
黃疸證;本方加
寒水石、生
石膏、
滑石,名為“桂苓甘露飲”,治療濕邪郁而化熱的小便不利,煩熱而口渴。本方去桂枝加
人參、
肉桂,名為“春澤煎:,治療年高體弱,正氣不足,中氣虛衰,腎功能不全而小便不利者;本方加
蒼術(shù)、
附子,名為“蒼附五苓散”,治療素體陽虛,寒濕內(nèi)生,證見腰眼發(fā)涼,兩足冷,腰腿酸重,小便不利等癥;本方合平
胃散,名為“胃苓湯”,治療平素喜食厚味肥甘,久而濕濁內(nèi)停,而使胃脘脹滿,小便不利;本方加川核、
木通、小茵香,是陳修園治療疝氣的經(jīng)驗方,臨床證明,凡疝氣而見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者,用之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