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古代方書中說把藥“銼如麻豆大”,是如何加工的?湯一笑" data-card-url="pw_ajax.php?action=smallcard&type=showcard&u_blank" onclick="return checkUrl(this)" >湯一笑
古代方書中說把藥“銼如麻豆大”,是如何加工的?把藥材加工成
綠豆或黃豆大小如何加工?刀切似乎不可能。
未必" data-card-url="pw_ajax.php?action=smallcard&type=showcard&u_blank" onclick="return checkUrl(this)" >未必
我想古代是不會有“銼”這種工具的,所謂銼如麻豆大,這里的麻豆,也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圓形豆?fàn),康熙字典里解釋“銼也為挫”,這里就有折斷、切斷的意思,那也就是象我們現(xiàn)在說的把藥材切的細一點兒,如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飲片
甘草、
牛膝等等。
口父咀,口字
旁加父字,字典里沒有這個字,實際上這兩個字古醫(yī)書上常見,也就是把某種藥物咀嚼成細末,古時無刀,只能借助牙齒,可能也是古人以獸肉為食,那時的人牙齒肯定比現(xiàn)在人鋒利,既然我們已經(jīng)有了現(xiàn)代工具如粉碎機、切片機,也就不必要非要用牙齒咀嚼了,所以讀古醫(yī)書不可太過機械認真,不要以為這種藥物必須咀嚼、非要銼如麻豆大的圓球狀才會有療效,那是古人實在沒有辦法的辦法。
黃煌" data-card-url="pw_ajax.php?action=smallcard&type=showcard&u_blank" onclick="return checkUrl(this)" >黃煌
銼同挫,有折斷的意思。但是,不知道中原方言里怎么說?
湯一笑" data-card-url="pw_ajax.php?action=smallcard&type=showcard&u_blank" onclick="return checkUrl(this)" >湯一笑
“銼如麻豆大”是宋元方書常見的說法。不很古老。應(yīng)該是有這種加工的。
《金匱玉函經(jīng).方藥炮制》:“凡口父咀藥,欲如大豆,粗則藥力不盡”
《注解
傷寒論》:“謂如口父咀者,即今銼如麻豆大是也”。
金 ? 張元素《醫(yī)學(xué)啟源》 古之用藥治病,擇凈口嚼,水煮服之,謂之口父咀。后人則用刀桶內(nèi)〔細〕銼,以竹篩齊之。
《湯液本草.東垣先生用藥心法》:“夫咀,古之制也。古者無鐵刃,以口咬細,令如麻豆,為粗藥。煎之,使藥水清,飲于腹中則易升易散也,此所謂咀也。今人以刀器銼如麻豆大,此咀之易成也。若一概為細末,不厘清濁矣。經(jīng)云∶清陽發(fā)腠理,濁陰走五臟,果何謂也?又曰∶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咀之藥,取汁易行經(jīng)絡(luò)也!
從張元素、李東垣所說可知,加工用的是一種刀具,在桶內(nèi)〔細〕銼,以竹篩齊之。我懷疑刀法類似滾刀切才比較可能切成麻豆大。ㄖ皇谴笮∠嗨疲豢赡軋A形)。其切法可能是切片法的前身。
麻豆——應(yīng)該是指
大麻子(
火麻仁),古代稱為苴,原本是古代五谷之一,所以也可稱麻豆。大小如綠豆或黃豆。現(xiàn)在有的地方還有作雜糧種植;鹇闇情L壽之鄉(xiāng)巴馬的長壽菜。
SFDfsakfdc" data-card-url="pw_ajax.php?action=smallcard&type=showcard&u_blank" onclick="return checkUrl(this)" >SFDfsakfdc
銼,從字形上來看,應(yīng)該是借用金屬器具來加工的
挫,本意是直接用手來做的
銼,南陽地區(qū)好像沒有相應(yīng)的方言說法
湯一笑" data-card-url="pw_ajax.php?action=smallcard&type=showcard&u_blank" onclick="return checkUrl(this)" >湯一笑
徹底搞明白了。
銼通磋。是通假字。磋 本義:①失足跌倒。見《廣韻》。②把骨、角制成器物。
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磨。——《爾雅》
切磋琢磨,乃成寶器。——《論衡·量知》
如切如磋!对姟ばl(wèi)風(fēng)·淇奧》
“切”字的本義也是把骨角
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古代切、磋兩字常連用。
所以銼也可引申為切的意思。銼應(yīng)該就是一種切法,其刀法大約類似滾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