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類固醇激素受體
分子生物學研究工作表明,幾種類固醇激素的胞內受體構成一受本超家族,包括糖皮質激素受體(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AR)、孕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PR)、鹽皮質激素受體(mineralocorticoid,receptor,MR)、甲狀腺激素受體(thyroid hormone receptor,TP),視黃酸受體(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及維生素D受體(vitamin D erceptor,VDR)。其中GR、MR、AR和PR均可識別和結合DNA分子中一段基因序列,稱之為糖皮質激素反應原件(glucocorticoid response element,GRE),其序列為AGAACAnnnTGTTCT由GRE介導可影響靶基因的轉錄。
。1)GR:GR廣泛分布于多種淋巴組織及器官,存在于免疫細胞的胞漿及核內。GR在免疫細胞的表達有如下特點:①有較大的性別差異,如雌鼠胸細胞內GR濃度低于雄鼠。②抗原刺激及PHA均可上調GR濃度,而地塞米松則使其下調。③Ca2+參與對GR失活速率的調控。④IL-2及IL-4聯(lián)合應用可降低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GR對配基的親和力,并使其增加,此作用可被IFN-γ陰斷。⑤LPS可促進GR在小鼠Mφ的表達。
GR由800多氨基本組成,其序列可分為幾個功能區(qū)域:①DNA結合區(qū),由80氨基酸殘基構成,中心部分為兩上鋅指結構,可結合DNA雙螺旋的大溝(major groove)內;②C端為糖皮質激素(GC)結合區(qū);③N末端有Tau1區(qū),可在GR與DNA結合后,以反式激活靶基因的轉錄。此外,在GC結合區(qū)鄰近,也有Taul區(qū),參與GR在核內轉位。無配基存在時,GR與300kDa的蛋白復合物結合而處于無活性狀態(tài)。此蛋白復合物由2個亞意念的90kDa熱休克蛋白(HSP90),59kDa的免疫親和素(immunophilin)及其它抑制性蛋白組成,HSP90結合于GR的C末端,參與GR的折疊構型并防止其自胞漿向核內轉位。免疫親和素也可結合CsA、FK506及rapmycin等免疫抑制劑,提示GC的免疫效應與其它免疫抑制劑的作用機制可能類同。
(2)AR:已證實在大鼠、小鼠的胸腺及雞的法氏囊上皮細胞內有睪酮受體存在。
(3)ER及PR:雌二醇(F2)受體存在于大鼠、小鼠、牛及人的胸腺中,其Kd約為0.2nM,可能定位于胸腺上皮細胞或網(wǎng)狀細胞內。雞法氏囊也有E2受體。PR則見于大鼠胸腺細胞內。
3.神經(jīng)肽及肽類激素受體
。1)ACTH受體:已知小鼠脾細胞膜上有高親和力和低親和力兩種ACTH受體,其Kd分別為0.1nM和4.8nM,受體密度為3000/細胞及5000/細胞。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也有此兩種受體,Kd值分別為0.04M和3.4nM。免疫細胞上的ACTH受體與腎上腺皮質細胞膜的ACTH受體性質和結構基本相同,其分子量為225kDa,由4條多肽鏈構成,分子量分別是83、64、52和22kDa。
。2)GH受體:小鼠及小牛胸腺細胞,人T細胞、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均有GH受體分布。胸腺的GH受體密度為10-20000/細胞,而IM-9淋巴母細胞系細胞膜上GH受體的Kd為1.3nM,密度為4000/細胞。
。3)PRL受體:PRL與GH對免疫細胞作用廣泛,故其各自受體亦應存在于免疫細胞膜上。人外周血T及B淋巴細胞PRL受體Kd=1.66nM,密度為360/細胞,由E2所致的大鼠淋巴瘤Nb2株細胞的PRL受體Kd為75pM,每個細胞有12000個結合位點。另發(fā)現(xiàn),環(huán)孢霉素A能增加淋巴樣細胞對125I-PRL的結合。
(4)阿片肽受體:阿片肽受體不同的亞型及非阿片樣受體均存在于免疫細胞膜上。人外周血淋巴細胞和血小板可結合3H-納絡酮。非阿片肽受體主要與β-內啡肽(β-endorphn,β-END)的C端相結合,參與調節(jié)淋巴細胞對植物血凝素的反應。
。5)SP受體:利用放射受體分析、放射自顯影及FACS等技術已證實SP特異性受體分布廣泛,如大鼠脾臟富含B細胞的邊緣區(qū),小鼠脾臟及腸壁Peyer氏結中的T和B細胞,豚鼠腹腔巨噬細胞等(表10-2)。
表10-2 SP受體在免疫細胞上的頒布及特性
受體的細胞來源 | 放射性配 基 | 親和力解離常數(shù)(Kd) | 受體密度 (個/細胞) | 配體特異識別部位 |
人外周血T淋巴細胞 | 3H-SP | 1.85±0.70*10-7 | 7035±2850 | C-末端 |
人B系IM-9淋巴母細胞 | 3H-SP | 0.65±0.19*10-9 | 22641±6143 | C-末端 |
人B系IM-9淋巴母細胞 | ||||
細胞膜組分 | 125I-SP | 0.87±0.80*10-9 | 21±3*10-15M/mg蛋白 | C-末端 |
胞膜蛋白質 | 125I-SP | 0.75±0.33*10-9 | 3.7±1.5*10-15M/mg蛋白 | C-末端 |
小鼠淋巴細胞(混合) | 0.68±0.01*10-9 | N及C末端 | ||
脾淋巴細胞 | 125I-SP | 195(T),190(B) | ||
Peyer氏結淋巴細胞 | 125I-SP | 647(T),975(B) | ||
大鼠脾臟邊緣區(qū) | 125I-SP | 2.4*10-9 |
注:在速激肽受體中,SP受體為NK-1型,系G蛋白受體家族成員之一。
(6)其它:CD4+T細胞膜上有與腺苷酸環(huán)化酶相偶聯(lián)的VIP受體。降鈣素受體分布于人外周B細胞膜上,提示降鈣素不但能調節(jié)骨骼生理過程,還可影響免疫功能。同樣,LHR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CGRP、ANP、心房利鈉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ANP)、血管緊張素Ⅱ(angiotensin Ⅱ,AⅡ)、VIP、SS等受體也見于免疫組織及免疫細胞上。
4.褪黑素受體 目前發(fā)現(xiàn),在雞、鴨等家禽及鵪鶉的胸腺、脾臟、淋巴結和法氏囊等部位可特異性結合褪黑素。褪黑素具有脂溶性,可穿透胞膜而作用于胞漿及核內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