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浙江中醫(yī)雜志1977,3(2):19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黃毛耳草30g,獼猴桃根30g,虎刺30g,紫金牛12g,江南卷柏9g,生梔子15g。 |
加減 | 急性無黃疸型肝炎,加垂盆草30g,野白果18g;慢性無黃疸型肝炎,去卷柏、生梔子,加丹參9g,地耳草12g,雞眼草15g;遷延型肝炎,加半枝蓮12g,陰行草12g,金櫻子根30g;小兒患者(不論何型)酌減劑量,另加蘭香草根6g,茵陳9g;肝區(qū)疼痛者,加紅木香9g,制香附9g;食欲減退,舌苔黃膩者,加生山楂根12g;肝腫大者,加澤蘭12g,六月雪12g;有腹水者,加腹水草12g。 |
功效 | |
主治 | 病毒性肝炎。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連服1-3個月。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病毒性肝炎362例中,急性肝炎281例,遷延性肝炎39例,慢性肝炎42例。其中男性307例,女性55例;年齡6-52歲;病程最短的半個月,最長11年。結(jié)果:顯效(主要癥狀基本消失,肝腫恢復正;蚪咏#螀^(qū)無隱痛和壓痛.肝功能恢復正常)288例,占79.6%;好轉(zhuǎn)(癥狀、體征改善,肝功能3項或2項好轉(zhuǎn),或其中1項明顯好轉(zhuǎn))66例,占l8.2%;無效(癥狀、體征、肝功能均無好轉(zhuǎn))8例,占2.2%;總有效率為97.8%。其中急性肝炎療效尤為有顯,281例中,245例顯效,33例好轉(zhuǎn),3例無效,有效率為99.3%。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