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翦草、四塊瓦、土細辛、四葉對、銀線草、四對草。 |
漢語拼音 | jian ca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金粟蘭科植物絲穗金粟蘭的全草或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絲穗金粟蘭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根莖粗短,密生多數(shù)細長須根。莖直立,單生或數(shù)個叢生,下部節(jié)上對生2片鱗狀葉。葉對生,一般4片生于莖上部;葉柄長1-1.5cm;鱗狀葉三角形;托葉鉆形;葉片紙質(zhì),寬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11cm,寬3-7cm,先端短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鋸齒,齒尖有一腺體,近基部全緣。穗狀花序單一,頂生,連總花梗長4-6cm;苞片倒卵形,通常2-3齒裂;花白色;雄蕊3,藥隔基部合生,著生于子房上部外側(cè),中央藥隔具1個2室的花藥,兩側(cè)藥隔各具1個1室的花藥,藥隔伸長成絲狀,長1-1.9cm,藥室在藥隔的基部;子房倒卵形,無花柱。核果球形,有縱條紋;ㄆ4-5月,果期5-6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華東及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山坡林下陰濕處或草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季采集,除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1.性狀鑒別 根莖呈團塊狀,節(jié)間較密。須根細長彎曲,直徑0.5-1.5mm;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具明顯縱皺紋,有支根痕;質(zhì)脆易斷,皮部易與本部剝離而露出木心。莖具縱棱;表面淺棕色;節(jié)處棕黑色,具殘存托葉,節(jié)間長4-10cm。葉對生,莖頂兩對密集,常似4葉輪生;葉皺縮,展平后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10cm,寬2.5-6cm,邊緣具圓鋸齒,灰綠色;葉柄長0.5-1.5cm。有的可見單一頂生的穗狀花序(或果序)。氣香,味苦、辛。 2.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表皮細胞多為類方形,外被角質(zhì)層。皮層寬廣,薄壁細胞中含大量淀粉粒;有油細胞散在;內(nèi)皮層細胞內(nèi)壁增厚。中柱鞘細胞1列,切向延長,初生本質(zhì)部4-8(-14)束,根中央薄壁細胞壁木化。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各1列,外被角質(zhì)層,可見非腺毛。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分化不明顯;有油細胞散在。主脈維管束外韌型,向下明顯突出。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苦;平;有毒 |
歸經(jīng) | 肺;肝經(jīng) |
功效 | 祛風(fēng)活血;解毒消腫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活血藥;解毒消腫藥 |
主治 | 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癤癬疥;毒蛇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根3-6g。外用:鮮全草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內(nèi)服不可過量,孕婦慎服!短炷山藥用植物志》:"多服能引起嘔吐,在服藥期間忌食糖及玉蜀黍。"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唐《本草拾遺》始載有"剪草",云:"生山澤間,葉如茗而細。江東用之。"宋《本草圖經(jīng)》謂:"生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并附有"潤州剪草"圖,所繪植物為草本,根生多數(shù)細長須根,莖叢生,不分枝,具明顯的節(jié),葉生于莖頂,輪生狀,花序穗狀,可見伸長的線狀物,應(yīng)是金粟蘭科絲穗金粟蘭。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hloranthusfortunei(A.Gray)SolmsLamb. |
科屬分類 | 金粟蘭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