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藥學理論 > 中國中藥 > 正文:黃蜀葵根 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學成分查詢
    

黃蜀葵根

  
別名
漢語拼音 huang shu kui gen
英文名 Root of Sunset Abelmoschus, Sunset Abelmoschus Root
藥材基原 為錦葵科植物黃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和剛毛黃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Medic.var pungens(Roxb.) Hochr.的根。
動植物形態(tài) 1.黃蜀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m。疏被長硬毛。葉互生;葉柄長6-18cm,疏被長硬毛;托葉披針形,長l-1.5cm。葉掌狀5-9深裂,直徑15-30cm,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8-18cm,寬1-6cm,兩面疏被長硬毛,邊緣具粗鈍鋸齒;▎紊谥Χ巳~腋;小苞片4-5,卵狀披針形,長15-25mm,寬4-5mm,疏被長硬毛;萼佛焰苞狀,5裂,近全緣,較長于小苞片,被柔毛,果時脫落;花大,淡黃色,內(nèi)面基部紫色,直徑約12cm;雄蕊柱長1.5-2cm,花藥近無柄;柱頭紫黑色,匙狀盤形。蒴果卵狀橢圓形,長4-5cm,直徑2.5-3cm,被硬毛。種子多數(shù),腎形,被柔毛組成的條紋多條;ㄆ8-10月。
2.本變種與上種的區(qū)別為:植株全體密被黃色長剛毛。
資源分布 1.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河北、陜西、山東、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臺灣、湖北、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生態(tài)環(huán)境 常生于山谷草叢、田邊或溝旁灌叢間。
藥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儲藏 秋季挖取根部,洗凈,曬干。
藥用部位
生藥材鑒定
中藥化學成分 含粘液質(zhì)約16%,系由阿拉伯聚糖(Araban)12.30%、華乳聚糖(Galactan)13.19%、鼠李聚糖(Rham-noxan)8.08%、淀粉16.03%、蛋白質(zhì)6.38%、草酸鈣17.61%等所組成。粘液質(zhì)水解得大量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及少量半乳糖、木糖;用銅鹽或鋇鹽精制的粘液質(zhì)水解得三聚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鼠李糖),以及六聚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2],此外尚含蔗糖和淀粉。
理化性質(zhì)
中藥化學鑒定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炮制方法
劑型
中藥制藥工藝
藥理作用
藥理學
藥代動力學
毒理學
藥物配伍
藥性 甘;苦;寒
歸經(jīng) 肺;腎;膀胱經(jīng)
功效 利水;通經(jīng);解毒
功效分類 利水藥;滲濕利尿藥
主治 淋證;水腫便秘;跌打損傷;乳汁不通腫;癰腫;聹耳;腮腺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 9-15g;或研末,每次1.5-3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或煎水外洗。
用藥禁忌 孕婦忌服。
不良反應及治療
選方 ①治淋疾: 黃蜀葵根五錢至一兩五錢,水煎服。②消瘡排膿: 黃蜀葵根,搗爛敷。③治疳疔,瘡: 黃蜀葵根,煎水洗。(①方以下出《嶺南采藥錄》)④治肺熱咳嗽: 黃蜀葵根七錢。水煎, 酌加冰糖化服。(江西《草藥手冊》)⑤通乳: 黃蜀葵根一兩。煮黃豆或豬腿服。 (江西《草藥手冊》)
臨床運用
1.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取黃蜀葵根5錢(干品),藤黃3錢,分別研成細末,投入95%酒精500ml內(nèi),用時取上清液涂于患部腫脹處,每日2-3次。治療263例,其中 1-2天痊愈看占75%,3-4天痊愈者占25%。以發(fā)病初起即涂藥者,療效最佳。藥液有劇毒,使用時必須注意,切忌入口。
2.治療中耳炎: 取黃蜀葵(干品,根,莖、果殼均可)3g,加水300ml,煎至100ml,過濾。用于滴耳,每次2-3滴,每日3次,連滴2周;滴藥前需先清潔外耳道分泌物。治療鼓膜穿孔有分泌物的中耳炎60例,痊愈25例,好轉(zhuǎn)12例,無效9例。配合全身治療則效果更好。
各家論述
1.《綱目》:治癰腫,利小便,五淋,水腫,產(chǎn)難,通乳汁。
2.《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通氣行滯,化痞塊,治牙痛。
3.《中國藥植圖鑒》:鎮(zhèn)咳。
考證 出自《本草綱目》
藥物應用鑒別
藥典收錄
藥材拉丁名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1.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Hibiscus manihot L.] 2.Abelmoschus manihot (L.)Medic.var pungens(Roxb.) Hochr.
科屬分類 錦葵科
出處 《中華本草》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