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青魚、青條魚 |
漢語拼音 | fei yu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鯡科動物太平洋鯡魚的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太平洋鯡,體側(cè)扁,長25-35cm,凍中大,頭頂有一淺凹,吻長大于眼徑,眼中大,側(cè)上位,有脂眼瞼,眼間隔淺凹。口小而斜,前頜骨。簧项M骨寬,長方形,并有輔上頜骨兩塊;下頜較上頜略長。下頜、犁骨及舌上均有細牙,上頜及顎骨無牙。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20+36,細長而扁。圓鱗中大,縱裂鱗52-54,無側(cè)線,腹側(cè)具弱棱鱗(25-28)+(12-13)。背鰭15-17,起點在腹鰭起點的前上方。臀鰭17-18,胸鰭17,低而短,不伸達腹鰭。腹鰭9。尾鰭深叉形。體背側(cè)藍黑色,側(cè)上方微綠,兩側(cè)及腹部銀白色。 |
資源分布 | 分發(fā)布于渤海、黃海。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為冷水性中上層魚類,食沲游生物,棲息于水深80m左右的海區(qū),一般于第2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產(chǎn)卵,山東產(chǎn)卵塊在榮城、威海沿海,粘性卵,卵徑1.3-1.6mm,懷卵量1萬-2萬粒。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至秋季捕撈,捕撈后,去其鱗片、鰓、內(nèi)臟,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精巢含精蛋白(protamine),脫氨核苷酸(deoxynucleotide),精氨酸(arginine)。 太平洋鯡還含棕櫚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二十一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等。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
歸經(jīng) | |
功效 | 補虛利尿 |
功效分類 | 補虛利尿藥 |
主治 | 肺結(jié)核;浮腫;小便不利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食,適量。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 |
科屬分類 | 鯡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