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di da guo shu p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紫金?浦参镄棠咀辖鹋5那o皮。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灌木或小喬木,高2-5m。葉互生;葉柄長5-10mm;葉片堅(jiān)紙質(zhì),倒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長9-19cm,寬2-5cm,全緣;中脈于背面明顯,側(cè)脈14-20對(duì)。亞傘形花序或總狀花序,有花6-12朵,腋生,花梗長1.3-2cm;萼片廣卵形,長約2mm,頂端鈍或圓形,基部近耳形,互相折疊,具緣毛和腺點(diǎn);花瓣廣卵形,白色,有紫紅色腺點(diǎn),基部微微連合,長5-7mm,具腺點(diǎn);雄蕊較花瓣略短,花絲短,長不及花藥的1/2;花藥披針形,先端銳尖至漸尖,背部具腺點(diǎn);雌蕊與花瓣等長。果扁球形,直徑約7mm,紫紅色或帶黑色。具密腺點(diǎn),宿存萼片反折;ㄆ2-4月,果期9-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350-1400m的山坡灌叢中或疏林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秋季剝?nèi)∏o皮,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解表退熱;宣肺平喘;活血散瘀 |
功效分類 | 解表退熱藥;宣肺平喘藥;活血散瘀藥 |
主治 | 感冒發(fā)熱;哮喘痰多;月經(jīng)不調(diào);產(chǎn)后惡露不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Ardisia arborescens Wal1.「A.humilis Vahl var.arborescens(Wall.)C.B.Clarke] |
科屬分類 | 紫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