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血烏、見血封喉、蔓烏頭 |
漢語拼音 | teng wu tou |
英文名 | Root of Hemsley Monkshood |
藥材基原 | 為毛茛科植物瓜葉烏頭的塊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1.瓜葉烏頭多年生草本。塊根圓錐形,長1.6-3cm,直徑達1.6cm。莖纏繞,無毛,常帶紫色,有分枝。葉互生;葉柄比葉片稍短,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莖中部葉的葉片五角形,長6.5-12cm,寬8-13cm,基部心形,3深裂,中央深裂片梯狀菱形或卵狀菱形,不明顯3淺裂,淺裂片具少數小裂片或卵形粗牙齒,側深裂片斜扇形,不等2淺裂?偁罨ㄐ蛴2-12朵花;花序軸和花梗無毛或被短柔毛;下部苞片葉狀或為寬橢圓形,上部苞片線形;花梗常下垂弧狀彎曲,長2.2-6cm;小苞片生花梗下部或上部,線形,無毛;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花瓣狀,深藍色,外面無毛,上萼片高盔形或圓筒狀盔形,幾無爪,高2.2.4cm,下緣長1.7-1.8cm,直或稍凹,喙不明顯,側萼片近圓形,長1.5-1.6cm;花瓣2,無毛,瓣片長約10mm,唇長5mm,距長約2mm,向后彎;雄蕊多數,無毛,花絲有2小齒或全緣;心皮5,無毛或偶有柔毛。蓇葖果長1.2-1.5cm。種子多數,三棱形,長約3mm,沿棱有狹翅及橫膜翅。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2.拳距瓜葉烏頭與瓜葉烏頭的區(qū)別,主要是花瓣的距長4-6mm,且拳卷。 |
資源分布 | 1.分布于陜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2.分布于四川、云南、貴州。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700-2200m的山地林中或灌木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1.瓜葉烏頭 生物學特性 喜涼爽潮濕環(huán)境,性耐寒,干燥及高溫條件則生育不良。宜栽于砂質壤土,以半陰處為好。 2.栽培技術 用種子、分株繁殖。種子繁殖:播種以秋季盆播為好,冬季置于低溫溫室內,次春開始發(fā)芽。春播的當年不易發(fā)芽。分株繁殖:秋天花后分株,將母株所生的新塊根掰下另行栽植。 |
采收和儲藏 | 秋、冬季采挖塊根,洗凈泥沙,剪去須根,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1.性狀鑒別 根圓錐形,長2-5cm,直徑1-2cm。表面深棕色褐色或灰棕色,皺縮不平,有須根殘存。質堅硬,難折斷,斷面平坦,深棕色,可見五角形的環(huán)紋。 2.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后生皮層為3-4列棕色細胞;皮層細胞7-8列,長條形或不規(guī)則形,切向排列,其間有多數石細胞。形成層在根的上段呈四邊形,中段、下段均為五角形。木質部束中導管1-3列,呈徑向或V字形,排列緊密。 3.粉末特征:①石細胞橢圓形、類圓形、長條形或不規(guī)則形,長40-120μm,直徑23-60μm,壁較厚,紋孔及孔溝明顯,少數可見紋理。②淀粉粒單粒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4-6μm,臍點呈點狀,有的不明顯;復粒由2-4分粒組成。 |
中藥化學成分 | 瓜葉烏頭根含烏頭堿(aconitine),3-乙酰烏頭堿(3-acetylaconitine),8-去乙酰滇烏堿(8-deacetylyunaconitine),瓜葉烏頭乙素即滇烏堿(yunaconitine),瓜葉烏頭甲素(guayewuanine A),瓜葉烏頭丙素。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約1g,加10%氨溶液1ml,乙醚10ml,冷浸24h,濾過。濾液揮干,殘渣用二氯甲烷洗入1ml容量瓶中定容,作為樣品溶液。另取滇烏堿、塔拉烏頭胺制成各1mg/1mg的二氯甲烷溶液作為對照溶液。在高效硅膠GF254薄層板上點樣品和對照品溶液各3μl,以環(huán)已烷-乙酸乙酯-二乙胺(8:1:1)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碘化鉍鉀、碘化鉀碘試液的等容量混合液顯色,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清水浸漂至略存麻昧,用甘草、黑豆煎湯拌蒸或同煮透后,取出曬干。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苦;熱;有毒 |
歸經 | 肝;肺;脾經 |
功效 |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
功效分類 | 止痛藥;滲濕利尿藥 |
主治 | 風濕關節(jié)疼痛;腰腿痛;跌打損傷;無名腫毒;癬瘡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0.9-1.5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磨汁涂;或研調敷。 |
用藥禁忌 | 未經炮制,不宜內服。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無名腫毒:藤烏頭以飯米湯在糙碗上磨成漿狀敷患處;如已潰爛被口應留頭。(《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②治跌打損傷:藤烏頭五分。水煎,沖酒服;或將根用豆腐煮制后,曬干,酒炒研細粉,每次吞服二分。(《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③治癬瘡:藤烏頭,研末水調敷,(《中國藥用植物綱要》)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中藥材品種論述》:治癆傷。泡酒服治腰腿痛。 2.《浙江天目山藥植志》:鎮(zhèn)痙,鎮(zhèn)靜。降低血壓,發(fā)汗,利尿。 |
考證 | 出自《中藥材品種論述》 |
藥物應用鑒別 | 本品在河南、湖北、陜西、四川等地,亦作草烏頭使用,參見草烏頭條。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Aconiti Hemsleyan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1.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A.sczukinii Turcz.var.hemsleyanum Rapaics] 2.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var.circinatum W.T.Wang |
科屬分類 | 毛茛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