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玄武湯、固陽湯
|
處方來源 | 《傷寒論》。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益陽氣,散寒濕。散寒利水,濟火而利水。
|
主治 |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溫服7合,每日3次。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①水腫《中醫(yī)雜志》(1965;7:39):魏某某,男,59歲。于1963年7月診治。患者初病時,因頭面及下肢午后浮腫,曾服中西藥兩月余仍未見效,病日增重,而來就診。現(xiàn)癥:全身除胸腹及手心未腫之外,均浮腫,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稀少,飲食不進,口雖渴,但不飲,神倦體寒,著衣被而不暖,面色灰黯無華,舌苔黑而滑潤,舌質(zhì)紅色嬌艷,脈浮大無根,此乃真陽衰極,土不制水所致。擬方:炮附子60g,白術(shù)24g,白芍24g,茯苓24g,潞黨參60g,玉桂6g,炙甘草24g,生姜30g,水煎3次,頭煎1次頓服,2-3煎不論次數(shù),頻頻飲服,1日盡1劑。上藥連進3劑,浮腫已消退十之六七,查其苔己不黑,脈不浮而反沉,此乃虛焰漸衰,正氣漸復(fù)之佳象,上方附片,黨參、玉桂、生姜量減半,續(xù)服4劑而愈。②喘證《哈爾濱中醫(yī)》(1965;2:53):王某某,女,61歲,患者有慢性咳喘病史,逢寒病作。時值秋末冬初,其病發(fā)作,喘息抬肩,動則喘息更甚,伴有咳嗽,吐痰色白,痰稀量多,形瘦神憊,時而汗出,F(xiàn)其面有微繹,舌苔薄白,脈沉弱無力,投二陳、青龍皆不收效,后服白果定喘湯,但只能緩解,不能根除,停藥病仍發(fā),百醫(yī)不效。余診之曰:此仍腎中真陽不足,水寒射肺也。痰生于飲,治痰必驅(qū)其飲。處方:真武湯重用茯苓60g,加干姜6g,細辛24g,服1劑知,2劑病大減。復(fù)診:咳喘已平,吐白痰仍多,納食不佳。前方加五味子6g,白術(shù)9g,3劑而痊愈。③大汗亡陽《新醫(yī)藥雜志》(1979;12:17):張某某,男,34歲。1963年8月17日就診。素體虛弱,外感風(fēng)寒,服解表藥后高熱退,但午后潮熱不退,繼服辛涼解表之劑,則發(fā)熱漸高,持續(xù)不退,又投涼藥瀉下,則大汗不止,諸法救之無效,抬來我院診治。癥見形體消瘦,精神萎糜,汗出如雨,擔(dān)架衣被浸濕,低熱仍不退,筋脈拘急,眩暈不能站立,二便均無,四肢厥冷,脈沉細。此表陽不固,虛陽外越,治宜溫陽固表。處方:炮附片(先煎)、白芍、白術(shù)、茯苓、生姜各30g,大劑頻頻飲之,汗出稍止而神氣復(fù),繼服上方7劑,發(fā)熱亦隨之而愈。④痙病《傷寒解惑論》:張某某,女,47歲,1976年4月28日初診。患者于產(chǎn)后40天,始覺兩臂振顫,以后逐漸加重,發(fā)展至全身不自主震顫,已兩個半月,陣發(fā)性加劇,影響睡眠及進食,病人就診時亦不能穩(wěn)坐片刻,并伴有舌顫,言語不利,憋氣,以長息為快,食欲差,舌質(zhì)尖部略紅,左側(cè)有瘀斑,舌苔白,兩手脈俱沉滑弱。治宜溫陽鎮(zhèn)水,真武湯加味:茯苓30g,白術(shù)24g,制附子12g,白芍15g,生姜12g,桂枝9g,半夏12g,生龍牡各30g,炙甘草6g。水煎服2劑。4月30日復(fù)診:患者自述,29日晨8時服第1劑藥,至當日下午6時許,顫動基本停止,腹內(nèi)鳴響,當晚又進第2劑,顫動停止,晚上睡眠明顯好轉(zhuǎn),僅有時自覺頭有陣陣轟鳴,上方白芍藥改用30g,加鉤藤12g,磁石30g,再服3劑,以鞏固療效。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①《注解傷寒論》:脾惡濕,甘先入脾,茯苓、白術(shù)之甘,以益脾逐水。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濕淫所勝,佐以酸平,附子、芍藥、生姜之酸辛,以溫經(jīng)散濕。②《金鑒》:小青龍湯治表不解有水氣,中外皆寒實之病也;真武湯治表已解有水氣,中外皆寒虛之病也。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湯者,賴以鎮(zhèn)水之義也。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腎也;腎為胃關(guān),聚水而從其類者;倘腎中無陽,則脾之樞機雖運,而腎之關(guān)門不開,水雖欲行,孰為之主?放水無主制,泛溢妄行而有是證也。用附子之辛熱,壯腎之元陽,而水有所主矣;白術(shù)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補陽,溫中有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滲,佐白術(shù)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藥酸斂,加于制水、主水藥中,一以瀉水,使子盜母虛,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斂陽,使歸根于陰,更無飛越之虞。然下利減芍藥者,以其陽不外散也;加干姜者,以其溫中勝寒也。水寒傷肺則咳,加細辛、干姜者,散水寒也。加五味子者,收肺氣也。小便利者去茯苓,以其雖寒而水不能停也。嘔者,去附子倍生姜,以其病非下焦,水停于胃也。所以不須溫腎以行水,只當溫胃以散水,佐生姜者,功能止嘔也。③《內(nèi)臺方議》:用茯苓為君,白術(shù)為臣,二者入脾走腎,逐水祛濕;以芍藥為佐,而益脾氣;以附子、生姜之辛為使,溫經(jīng)散寒也。④《寒溫條辨》:白術(shù),茯苓補上利水之物也,可以伐腎而療心悸;附子、生姜回陽益衛(wèi)之物也,可以壯火而制虛邪;白芍酸以收陰,用白芍者,以小便不利,則知其人不但真陽不足,真陰亦已虧矣,若不用白芍,以固護其陰,豈能用附子之雄悍乎!
|
備注 | 玄武湯(《千金》卷九)、固陽湯(《易簡方》)。本方改為丸劑,名“真武丸”(見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
|
經(jīng)論書籍: | 《經(jīng)絡(luò)全書》 | 《四圣心源》 | 《內(nèi)經(jīng)評文》 | 《靈樞懸解》 | 《素問懸解》 | 更多>> |
傷寒金匱: | 《傷寒說意》 | 《傷寒心法要訣》 | 《傷寒懸解》 | 《傷寒尋源》 | 《傷寒醫(yī)訣串解》 | 更多>> |
診治書籍: | 《脈訣刊誤》 | 《脈訣乳! | 《脈理求真》 | 《脈確》 | 《脈象統(tǒng)類》 | 更多>> |
本草書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從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經(jīng)》 | 《本草綱目》 | 更多>> |
方言書籍: | 《洪氏集驗方》 | 《華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經(jīng)》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內(nèi)科書籍: | 《中國醫(yī)籍考》 | 《中風(fēng)論》 | 《重訂靈蘭要覽》 | 《重訂廣溫?zé)嵴摗?/a> | 《止園醫(yī)話》 | 更多>> |
婦科書籍: | 《產(chǎn)寶》 | 《產(chǎn)鑒》 | 《婦科秘方》 | 《婦科秘書》 | 《婦科問答》 | 更多>> |
兒科書籍: | 《保嬰撮要》 | 《保幼新編》 | 《慈幼便覽》 | 《慈幼新書》 | 《達生編》 | 更多>> |
外科書籍: | 《金瘡秘傳禁方》 | 《救傷秘旨》 | 《立齋外科發(fā)揮》 | 《傷科補要》 | 《傷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書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條辨》 | 《包氏喉證家寶》 | 《喉科秘訣》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針灸書籍: | 《針經(jīng)指南》 | 《針灸大全》 | 《針灸甲乙經(jīng)》 | 《針灸聚英》 | 《針灸神書》 | 更多>> |
醫(yī)論書籍: | 《思考中醫(yī)》 | 《四圣懸樞》 | 《塘醫(yī)話》 | 《推求師意》 | 《外經(jīng)微言》 | 更多>> |
醫(yī)案書籍: | 《馬培之醫(yī)案》 | 《奇癥匯》 | 《三家醫(yī)案合刻》 | 《邵蘭蓀醫(yī)案》 | 《孫文垣醫(yī)案》 | 更多>> |
綜合書籍: | 《急救廣生集》 | 《景岳全書》 | 《明醫(yī)雜著》 | 《明醫(yī)指掌》 | 《儒門事親》 | 更多>> |
養(yǎng)生書籍: | 《食療方》 | 《壽世傳真》 | 《壽世青編》 | 《心醫(yī)集》 | 《服食導(dǎo)餌》 | 更多>> |
其它書籍: | 《本草問答》 | 《瘋門全書》 | 《厘正按摩要術(shù)》 | 《醫(yī)暇卮言》 |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xué)》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