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deplection of yang |
拚音 | WANGYANG |
別名 | 西醫(yī):創(chuàng)傷疼痛,大失血,中毒,急性傳染性疾病休克,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肝昏迷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中醫(yī)病證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
中醫(yī)釋名 | 本證是機體陽氣發(fā)生突然脫失,而致全身機能突然嚴重衰竭的一組臨床常見的危重證候。 |
西醫(yī)病因 | |
中醫(yī)病因 |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本證是機體陽氣發(fā)生突然脫失,而致全身機能突然嚴重衰竭的一組臨床常見的危重證候。多由于邪盛,正不敵邪,陽氣突然脫失所致;也可由于素體陽虛,正氣不足,疲勞過度等多種原因,或過用汗法、汗出過多,陽隨陰泄,陽氣外脫所致;還可因慢注消耗性疾病,陽氣嚴重耗散,虛陽外越所致。此外,由于陰陽互根,陰液過度衰竭,陽氣無所依附而散越,亡陰證不及時養(yǎng)陰固液,也必然發(fā)展為亡陽證。同時,亡陽證由于陽亡則陰無以化生而耗竭,可繼而出現(xiàn)亡陰證,故在急癥病變過程中,往往由此及彼,相繼出現(xiàn),同見于一證。互為因果,從而導致險惡重危之證,若不及時搶救,最終導致“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生命終止而死亡。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大汗淋漓,汗出膚冷,畏寒踡臥,四肢闕冷,精神恍惚甚則昏迷不醒,呼吸微弱,面色蒼白,二便自遺,唇淡甚則青紫,舌質(zhì)淡潤,脈微欲絕或浮數(shù)而空。 |
體檢 |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
中醫(yī)治療 | 治療法則: 益氣固脫,回陽救逆。 施治方法: (一)內(nèi)服方藥 1.基本方藥:參附湯(或參附龍牡湯、四逆湯)加減:人參12克、附子9克、干姜5克、龍骨12克、牡蠣30克、炙甘草5克。以上方藥,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劑,分4~6次溫服,若神志不清者,可鼻飼。 2.加減變化:若汗多不止者,可將龍骨牡蠣煅制入藥或加山萸肉10克、五味子5克以斂汗固脫;陽回之后,如患者癥見面赤足冷,虛煩不安,脈極弱或浮而無根,乃真陰虧損,虛陽浮越之象,可用地黃飲子以峻補真陰,溫補扶陽:熟地15克、麥冬10克、石斛10克、巴戟天10克、肉蓯蓉10克、山萸肉10克、五味子5克、菖蒲10克、遠志10克、附子5克、肉桂5克。由于本證是各種疾病的嚴重階段,基本病不同,在用藥上也不盡相同,例如:在霍亂病中,亡陽證表現(xiàn)為大汗淋漓,四肢冰冷,聲音嘶啞,拘攣轉(zhuǎn)筋:眼眶深陷,面色蒼白,脈沉細欲絕,此吐瀉過劇,陰津枯竭,陽氣欲脫所致,治以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湯辛苦相濟,調(diào)和陰陽:附子8克、干姜15克、炙甘草12克,豬膽汁15毫升;又如在血證病中,因大失血而致的亡陽證,表現(xiàn)為吐、衄、便、崩等血涌不止,汗出如珠,四肢闕冷,面色蒼白等,方選獨參湯。若口唇、指甲紫紺,或胸腹壁出現(xiàn)小出血斑點,加桃仁5克、紅花5克、茺蔚子12克.桂枝10克,通陽化瘀。亡陽證雖有一般規(guī)律可循,但也需要具體分析,靈活加減。 (二)注射療法 按中醫(yī)辨證研制的注射液較多,臨床療效比較肯定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參附注射液(或參附青注射液):將本品10~20毫升加入50%葡萄糖20~40毫升,靜脈緩推約1~2次后,再以本品40~80毫升加入10%葡萄糖250~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2次。 2.人參針:每次用10~20毫升加入50%葡萄糖20~40毫升靜注,每隔15~30分鐘一次,連續(xù)2~3次,待血壓回升或穩(wěn)定,再以50~100毫升加入10%葡萄糖250~500毫升靜滴。 3.枳實注射液:以本品5~l00毫升加入50%葡萄糖20毫升緩慢靜注,每隔15分鐘1次,連續(xù)2次后,再以20~80毫升加入10%葡萄糖100~200毫升靜滴,滴速約每分鐘20~30滴,待血壓穩(wěn)定后停用。 4.青皮素注射液:每次用0.1~0.5克加入25%葡萄糖20毫升靜注,連續(xù)1~2次后,以5~10毫升加入5~l0%葡萄糖500毫升靜滴。以上藥,若單用效果不佳,可聯(lián)用。若陽損及陰,可在參附針、人參針與參麥針或生脈針中選其性不同的兩種針并用。 施治要點: (一)本證可見于各種疾病的危重階段,而易見于年老病重者,無論何種疾病,一旦出現(xiàn)亡陽證,應立即把搶救欲脫之陽放在首位,一般規(guī)律是用參附湯,或參附龍牡湯,或四逆湯,也有因病而異的,如:霍亂之亡陽證用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湯,血證之亡陽證用獨參湯等,但總不離回陽救逆固脫之法。 (二)亡陽證可由亡陰證發(fā)展而來,也可導致亡陰證,還可見于一證,即陰陽俱脫,治療上救陰固脫與回陽救逆聯(lián)用,生脈散臺參附龍牡湯,或選其性不同的針劑聯(lián)用。如亡陽而致昏迷,仍用參附湯,其劑量宜大,紅參12克,制附片30克,急煎取汁100毫升頻服或灌服。如血脫陽亡,根據(jù)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急補其氣,回陽救逆,用紅參10~15克,急煎取汁l00毫升,頻服或灌服。 (三)本證多伴見脈管瘀阻征象,如唇甲紫紺,面色青紫,胸腹小斑點等,治療時應在回陽基礎上加通陽化瘀之品,如:桃仁、紅花、茺蔚子、桂枝等,或加用復方丹參注射液。 (四)治療上應以注射療法為主,其它療法為輔。必要的常規(guī)搶救措施,如:輸氧、輸液等,以及調(diào)護措施不能忽視。陽復后要積極治療本病,消除病因,避免重復發(fā)生亡陽證。 |
中藥 | 1.參附注射液(或參附青注射液):將本品10~20毫升加入50%葡萄糖20~40毫升,靜脈緩推約1~2次后,再以本品40~80毫升加入10%葡萄糖250~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2次。 2.人參針:每次用10~20毫升加入50%葡萄糖20~40毫升靜注,每隔15~30分鐘一次,連續(xù)2~3次,待血壓回升或穩(wěn)定,再以50~100毫升加入10%葡萄糖250~500毫升靜滴。 3.枳實注射液:以本品5~l00毫升加入50%葡萄糖20毫升緩慢靜注,每隔15分鐘1次,連續(xù)2次后,再以20~80毫升加入10%葡萄糖100~200毫升靜滴,滴速約每分鐘20~30滴,待血壓穩(wěn)定后停用。 4.青皮素注射液:每次用0.1~0.5克加入25%葡萄糖20毫升靜注,連續(xù)1~2次后,以5~10毫升加入5~l0%葡萄糖500毫升靜滴。以上藥,若單用效果不佳,可聯(lián)用。若陽損及陰,可在參附針、人參針與參麥針或生脈針中選其性不同的兩種針并用。 |
針灸 | 基本手法同亡陰證,目的都在于升壓、調(diào)整陰陽,僅在取穴上稍有改變,一般亡陽證不用太溪穴,重用關元、氣海穴,故加灸關元、氣海,增按氣海、神闕,余同前。此外,在左腎上腺和左內(nèi)關穴用電針,一般針后4~48小時即可見升壓效果,如果電針與升壓藥交替使用,療效更好,一般在1~3小時血壓多能趨于穩(wěn)定。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 | |
護理 | 基本上同亡陰證,尤應注意以下幾點: 1.本證患者大汗淋漓,二便自遺,當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 2.注意保暖,觀察四肢末端的溫度及紫紺情況,可在四肢末端放置熱水袋等,防止風吹受涼。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