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金匱要略》用藥特點分析
    

傷寒雜病:《金匱要略》用藥特點分析

《金匱要略》是漢代著名醫(y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中的雜病部分,是中醫(yī)內科學和中醫(yī)婦科學的鼻祖。在藥物運用方面有諸多特點,特別在專藥應用、協(xié)同配伍、加減化裁、炮制及煎服方法、用藥途徑等方面獨具特色,充分體現(xiàn)了仲景辨證用藥的原則性與靈活性。
    1  根據藥物功效,專病用專藥
    《金匱要略》辨證用藥,重視單味藥物的主治功能,以其獨特功效來克制病邪,達到獨特的治療效果,如治療惑病應用苦參。利用其苦寒之性,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煎水洗前陰,治療前陰蝕爛;利用雄黃之辛燥,用其解毒殺蟲之功效,火燒加熱熏后陰,治后陰蝕爛;治療寒疝病,利用烏頭之大辛大熱之性,破積散寒止痛。治療沉寒痼冷、肢厥腹痛證;對黃疸病,利用茵陳大黃之苦寒,疏肝利膽,清熱利濕,解毒退黃;對百合病,利用百合潤肺清心,益氣安神之功效,治心肺陰虛內熱、百脈受累的百合病。由此可見,仲景用藥有專病用專藥之特點,利用專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發(fā)揮獨特療效。
    2  利用藥物配伍,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
    《金匱要略》不僅重視單味藥物的主治功能,更注重藥物經配伍后所發(fā)生的協(xié)同作用。這一特點體現(xiàn)在辨證用藥中。如在咳嗽上氣病中,麻黃是治療肺脹咳喘的主藥,若與桂枝同用可發(fā)汗解表,主治咳嗽兼表證;若與石膏相配,則發(fā)越水氣兼清里熱,治飲邪挾熱之證;若與生射干、細辛;款冬花、半夏同用,則其目的不在于發(fā)汗解表、發(fā)過水氣,而在于開肺散寒、止咳化痰。再如附子的配伍應用,附子與干姜合用。可增強回陽救逆之功;配白術可收溫散寒濕之效;配薏苡仁,可緩急止痛;配烏頭,可峻逐陰邪;配粳米,可溫中寒散,降逆止痛;配大黃,可溫陽通便、攻下寒飲;配黃土、白術等,可溫脾澀血,用治虛寒下血證?梢,通過適當配伍,可發(fā)揮藥物協(xié)同作用,從而提高療效,并擴大其應用范圍。
  3  藥物隨證加減,變化靈活
    《金匱要略》用藥之加減,隨證而變,正如唐容川所說“仲景用藥之法,全憑乎證,添一證則添一藥,易一證亦易一藥”。如治療百合病,以百合為主藥,若誤汗而產生心煩、口渴之變證,如知母以補虛清熱、養(yǎng)陰潤燥;若誤下而產生嘔吐呃逆、小便不利之變證,則加滑石、代赭石以養(yǎng)陰清熱、利尿降逆;若誤吐而引起虛煩不安、胃中不和之變證,則加雞子黃滋養(yǎng)肺胃、安臟除煩;若日久變渴,可配百合洗方與瓜蔞牡蠣散加強藥力,以清解肺胃之熱、生津止渴;若變發(fā)熱,加滑石以清熱利尿。綜上所述,每方變化,均按病情隨證加減,再如治療胸痹病,用瓜蔞薤白白酒湯以宣痹止痛。若痰濁壅盛、胸痛不得臥者,加半夏以祛痰飲,開胸散結,則變?yōu)?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quanxiangyun.cn/pharm/2009/20090113032833_80784.shtml" target="_blank">瓜蔞薤白半夏湯;若胸滿、脅下逆搶心,加枳實、厚樸、桂枝以降胸中脅下之氣,則變?yōu)殍讓嵽?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quanxiangyun.cn/pharm/2009/20090113060002_95387.shtml" target="_blank">白桂枝湯。由此可見,《金匱要略》的用藥,加減靈活,藥隨證變。
    4  炮制煎服法,據證變通
    根據病證選擇適當?shù)乃幬锛宸芭谥品椒,不僅可提高療效,又可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如濕病,將麻杏薏甘湯的麻黃先用熱水浸泡后再煎,可防止其發(fā)散太過而傷陽耗陰;再如烏頭散寒止痛作用最強,可用于治療發(fā)作性疝痛或寒濕歷節(jié)。但須與白蜜同煎,既可緩和烏頭之毒性又可延長其療效;瓜蔞薤白白酒湯、下瘀血湯、鱉甲煎丸等都用酒煎服可提高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百合病中的幾首方劑均用泉水煎服,可增強清心潤肺、清熱除煩之功;瀉心湯、薏苡附子敗散、大黃牡丹湯、甘遂半夏湯等均為頓服,可集中藥力克邪制勝。選擇藥物的炮制與煎服方法,均依據病情而定。
    5  用藥途徑,合理選用
    《金匱要略》所載之方,除大部分水煎口服外,亦根據不同病情與病位,選用其他用藥途經。如狐惑病用雄黃火熏,使熱氣挾藥力透過穢濁,治后陰蝕爛;百合病經久不愈而變成口渴之證,用百合洗方。以百合漬水洗身,因肺與大腸相表里,洗其外可通其內,可收清熱潤燥之效;婦人因胞中有瘀血濕熱而下白帶證,用礬石丸為坐藥納人陰中,可起除濕熱、止白帶之功;治浸yin瘡,可用黃連粉外敷,起解毒燥濕、止癢斂瘡之功;治頭中寒濕之鼻寒,可用藥納鼻中,以驅除頭中之寒濕。綜上熏、洗、坐、敷、納鼻等法,或單用,或與內服藥同用,可直達病所而驅邪,適用于病位外在而單純內服藥療效不佳的病證。
    總之,《金匱要略》的辨證施藥,既重視單味藥物的主治功能而專病配以專藥,還注重經配伍組合后的協(xié)同作用,從而加強與擴大藥物的主治功能和范圍。藥物加減隨證化裁,靈活變化;藥物的炮制與煎服方法,據證變通,既提高療效,又降低其毒副作用;用藥途徑以水煎口服為主,又用熏、洗、坐、敷、納鼻等方法。可見,仲景用藥通常達變,對后世藥物的應用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艾華,男,1955年7月13日生,1982年畢業(yè)于遼寧中醫(yī)學院,醫(yī)學碩士,現(xiàn)任遼寧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臨床基礎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遼寧中醫(yī)雜志》特約編委。多年來,致力于《金匱要略》的教學與臨床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建樹、聲譽及影響力,先后在中醫(yī)藥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著有學術專著15部,其中四部為主編,主持省級以上科研課題3項,獲省級科技成果二、三等獎2項,任碩士研究生導師6年,先后培養(yǎng)研究生18人,已獲碩士學位5人。講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及本科《金匱要略》、《傷寒論》二門課程,為傳統(tǒng)中醫(yī)學的發(fā)展和提高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110032 遼寧沈陽,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