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武術那裡去了? 劉雲樵 67年文章
流傳數千年的中國武術,今天正面臨存亡絕續(xù)的關頭;內憂不靖,外患益烈,世人只日見它化為糟粕,其博大精深的神髓,已罕得一見!
中國有句老話:(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充份肯定了習文修武的功效。初則可以啟迪童蒙,正心修身,及其成功,小則殺賊平亂,保護鄉(xiāng)里,大則安邦定國,造福千萬黎民。這才是中國五千年來,所以要求文武合一教育的終極目的。然而,試問今天的武術,成了個什麼樣子啦?雖然我不能日夜憂憤,亦不願在此肆意抨擊,但我不能過於緘默。試看現在海內外流行的武術,粗﹐俗﹐鄙﹐淺﹐舞﹐樣板,而在充斥整個武術園地,以假亂真,魚目混珠的情況下能不使人憂心嗎?
目前科技日益昌明,武術在農業(yè)社會裡,和現代社會裡,其意義功能自是有所不同,但它仍然是修煉身心最好的途徑,能夠使一個人化弱為強,進而入道,得道。這種修煉的方法,只要是人,不管處身那個朝代,那種社會裡,都是渴望需要的!
事實上,修煉武術有成就的前輩們,都能體悟到:要想得道,從<武>的根基上,兼修<文>的功夫,是最切實而有效的道路。這就是為何古代如此重視文武兼修的道理。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近數百年來,中國不但貶低而拋棄了<武>的修煉,連帶<文>的方面,也淪落為虛妄,不切實際的浮文飾詞了,這不是很可悲的嗎?明朝王陽明倡導<知行合一>,影響了當世。其傳習錄中,他一再強調<靜>的功夫,認為做學問﹐敦品行,要從定心做起;而<致靜>是對付心猿意馬的最佳針砭。他得力於此,所以文事﹐武功才能卓絕一代﹐流芳千古。
在武術修煉中,<定﹐靜>是一個最基本而又始終一貫的要求。在四書<大學>中,就開宗明義地主張:<…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然而,在當今一般文士,對於止﹐定﹐靜的功夫從何做起?裡頭的境界是什麼?恐怕十之八九不見得就明白。如此這般讀<大學>一書,則它是它﹐你是你。書中義理何嘗有半分入你腦中﹐引起變化?古人讀書講究<學﹐問﹐思﹐辨>外﹐還要<篤行>;這步工夫有幾個讀書人做得到?宋﹐明以來,玄理﹐八股的腐儒多如過江之鯽,恐怕就是犯了這個毛病吧!
從武術的入門修煉上看,做老師的教弟子,一開始即先練定式站樁,求的就是個止﹐定的工夫;在這定樁中,進一步要學生儘量放鬆,並且要鬆透,不可有一絲一毫的緊張,所求的便是個定中有<靜>的工夫。待日久功深,定靜有常,則漸漸在變化中能安;能安能靜,才談得上<功夫>二字,才能慮﹐才能得。因此,在行家眼裏,<大學>中<止﹐定﹐靜﹐安﹐慮﹐得>的工夫,絕不是一些知識的空話,而是早晚實際修煉的<功課>!
這步工夫根基有了以後,做老師的就要求學生在招式運動上﹐氣勁變化中,必須刻刻求安靜,這叫<動中求靜>。前頭定靜樁步中,腦子雖然無思安靜,卻是要求氣機之<動>,這叫<靜中求動。古代導引術以意領氣,行遍身軀,也是一種修煉的法子!
以<動中求靜>而言,<八卦掌>一般人只知道<轉圈子>是練八卦掌的象徵,但轉圈子做什麼用呢?說穿¤F,無非是在不斷的盤旋繞轉中,仍然能夠身體放鬆﹐腦子精神安靜舒適,然後再<靜中求動>達到專一而不亂。否則﹐一但和敵人搏鬥,血液一下子沖上頭部,臉紅脖子粗,心臟快要跳出腔子似的;結果,敵我拳腳怎麼來怎麼去?全然無知!雙方都是亢奮﹐激昂地拼命對打著,沒有半分計量,勝負全靠體能,跟過去的練法﹐打法和戰(zhàn)法,一點也不相干。我們看看這十多年來的武術比賽,不就是這種亂拼一氣的場面嗎?
太極拳經中有<形如搏
兔之鶻﹐神如捕鼠之貓>的主張,試想一想,鶻﹐貓這種狠辣﹐靈敏的動物,在窺視﹐捕食時,那種剎那間閃電一擊的威勢,不正是搏擊要求的標準嗎?在極動之中,仍有如雷達般的清晰﹐冷靜,不正是鶻﹐貓一擊之狠的精神狀態(tài)嗎?準此而言,當今的武術比賽,那種摟摟抱抱﹐胡纏亂打的樣子,實在是不堪聞問,真是連鶻﹐貓都不如了。不過,比起現在大陸上粉裝衣錦﹐戲劇化的<樣板武術>來,我們的武術還是比較健康的。但是,像大陸這種叫人作嘔的東西,國內也有人在編造﹐翻印﹐學習﹐提倡,而自稱之為<武藝>,自命要把武術藝術化了。這不但是嚴重的誤解武術的真諦,而且貽笑大方!
因此,武術修煉中,要求<動中求靜﹐靜中求動>的工夫,是不可或缺﹐且是交互修煉﹐一體而不可分的。在動中,招式的變化,沒有心意的冷靜﹐便沒有高度的殺傷力;沒有氣勁的運用﹐只有手足舞蹈,那就成了<樣板武術>或是<舞術>,花拳繡腿,不值識者一笑。在定靜中,求氣機之培煉發(fā)動,仍須在心思清靜的前提下,使其身體健全,而自然而然地產生?磿r下為賺錢求名之輩,動輒提倡某某<氣功>速成,從數月﹐數日﹐到立刻即有感應,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這種人,不管是出自無知或爭利,實為中國武術的罪人!
真正的中國武術,求靜的工夫乃是孟子所說<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意思;和<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的道理一致。而不論是養(yǎng)心﹐煉氣,中國五千年來聖賢心傳,所傳的就是這個。談道統﹐論正統,捨此其誰?
這步工夫,加上拳法﹐義理的融合,不論是向<武>或<文>的方面發(fā)展,自然就形成一個人的氣勢﹐氣概或氣節(jié)了。比如,義理上,培養(yǎng)忠烈思想的,自然具有一種壯烈氣勢,如武聖關公即是;胸中正直不屈的,自有一股正氣,如<正氣歌>之文天祥;飄逸之氣,如好劍術的詩仙李白;毫雄之氣,如楚霸王項羽;忠義之氣,如<還我河山>的岳武穆等。這些歷史上垂名後世的英雄秀士,雖不以武道的成就揚名於世,但實際上,他們的武功文采,卻都是植根在武道的培煉上,才得以氣雄萬人,雄距一世,在青史上留下不朽的榜樣。然而,凡夫俗子不知道這步工夫的厲害和寶貴,所以一生終是懵懵無知,和草木同生死罷了。
雖然,不必每一個習武者都有這些成就,但是,最起碼的大原則﹐大目標是不能錯的。尤其是身上負有責任的政府主管﹐社會團體的領導者,這些人主宰了一代風氣的轉變,在觀念上更不能有所偏差。因為你提倡什麼,社會大眾缺乏辨識能力,多半就會跟著走,蔚成潮流;這不是很嚴重,很需要慎重思考的事嗎?
中國的哲學思想,所強調<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可說是放諸四海皆準﹐顛撲不破的道理了。問題是為什麼來修身呢?近三十幾年來,提倡文化復興﹐民俗技藝的人,不遺餘力地大聲疾呼,動用大筆經費。前者把孔孟的大道理搬來挪去,要人這樣那樣﹐要仁要義﹐要孝要悌,卻叫人不知從何下手?不知如何循階而達?好比稚童大呼要上天摘月亮一般,徒然空言罷了﹐無甚益處。至於民俗技藝呢?則視其為文化遺產,在學校﹐社會大力擴展捏麵人﹐踢毽子﹐魁壘戲﹐摔泥巴。我倒不是否定這些遊戲的價值,只是說,中華文化就是這些雕蟲小技﹐就未免大荒唐了!難道從前岳飛﹐關公是靠這些培養(yǎng)成功的嗎?這真是天大的笑話!而這些居然是政府文化部門推行的主要內容呢。
諸君,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認為那是極高超的境界了。在武道修習中,這是有法可循﹐一點也不玄的。武術中,講人為本。人之一身分為頭部﹐身軀﹐腿足,為天地人三盤。上盤吸收天然空氣,下盤擇取地理靈氣,中盤保存人初元氣,是天地人一氣貫通的。所以人生天地之間,一呼一吸,無時不與天地連;一動一靜,無時不與天地合。一個對武術有深刻體認及造詣深厚的人,明白人和天地萬物相存的利害關係,就能夠身受其利,而不受其害;能夠吸收到天地萬物的好處,而避免它的害處!
所以說,中國武術有奪天地造化,參萬物化育的工夫。古人所謂參天地﹐贊化物的理想,才不致淪為唱高調,而是確確實實可以循序漸進﹐一步步達成的!
中國所以主張<文武合一>,是理論﹐實踐並重的教育,只有在這個根基上才能落實。綜觀歷朝歷代,專做文章理論,而不修心養(yǎng)氣的,常常流於空言高論。這個現象,在今天還是存在著!!
因此,武道是包括儒家思想﹐道家精神﹐釋家修養(yǎng)。一門高深的武術,必然具備有完整的修煉方法。從站樁定式起﹐生理的調整﹐內心的修煉﹐血氣的培養(yǎng)﹐力勁的運化﹐拳法
器械的應用﹐乃至於兵法戰(zhàn)略等等,才算得上通盤完全。雖然各門各派特色不同,然而其注重心意﹐氣勁之鍛鍊;氣勢﹐境界之培養(yǎng),應無二致。而且唯有理論和實踐﹐默悟和修煉並重,這種武道的教育,才較有可能造就出一個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富貴不yin﹐有節(jié)操的大丈夫。我們現在要復興中華文化,要重健中華雄風,除了這個武道的教育外,恐怕是別無他途了!願有識之士共同三思復三思之。 (轉自中國國術論壇!)
-----------其實中國傳統文化并非各自獨立.而是相互聯系.只是則重不同而已.
-----------感覺 站樁 類似 “ 站著 “打座” ” !
-----------修來站樁的靜定,然后怎么做捏?
-----------說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