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義
《陰陽別論》曰∶二陽之病發(fā)于脾,其傳為風(fēng)消。二陽結(jié)謂之消。
《氣厥論》曰∶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心移熱于肺,傳為鬲消。
《五變篇》曰∶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
《本藏篇》曰∶五臟脆者,皆善病消癉易傷。
《師傳篇》曰∶中熱消癉,則便寒。胃中熱則消谷,令人懸心善饑。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饑,小腹痛脹。
《脈要精微論》曰∶癉成為消中。
《玉機真藏論》曰∶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fēng),發(fā)癉,腹中熱,煩心出黃。
《通評虛實論》曰∶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fā)逆,肥貴人,則高粱之疾也。帝曰∶消癉虛實何如?岐伯曰∶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心脈、肺脈、肝脈、脾脈、腎脈微小,皆為消癉。
《腹中論》帝曰∶夫子數(shù)言熱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藥,石藥發(fā) ,芳草發(fā)狂。
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今禁高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愿聞其說。
岐伯曰∶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夫熱氣剽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內(nèi)恐傷脾,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日更論。
《奇病論》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fā)也。
肥者令人內(nèi)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zhuǎn)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五邪篇》曰∶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余,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饑。
論證(共二條)
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渴證也,大渴引飲,隨飲隨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
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陽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謂之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饑,不為肌肉,而日加削瘦,其病在脾胃,又謂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
小便黃赤,為淋為濁,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漸消瘦,其病在腎,故又名腎消也。此三消者,古人悉認為火證,然有實火者,以邪熱有余也;有虛火者,以真陰不足也。使治消證而不辯虛實,則未有不誤者矣。
消證有陰陽,尤不可不察。如多渴者曰消渴,善饑者曰消谷,小便淋濁如膏者曰腎消,凡此者,多由于火,火甚則陰虛,是皆陽消之證也。至于陰消之義,則未有知之者。蓋消者,消爍也,亦消耗也,凡陰陽血氣之屬日見消敗者,皆謂之消,故不可盡以火證為言。何以見之?如《氣厥論》曰∶心移寒于肺,為肺消,飲一溲二,死不治。此正以元氣之衰,而金寒水冷,故水不化氣,而氣悉化水,豈非陽虛之陰證乎?又如《邪氣臟腑病形篇》言五臟之脈細小者,皆為消癉,豈以微小之脈而為有余之陽證乎?此《內(nèi)經(jīng)》陰消之義固已顯然言之,而但人所未察耳。故凡治三消證者,必當(dāng)察其脈氣、病氣、形氣,但見本元虧竭及假火等證,必當(dāng)速救根本,以資化源。若但知為火而專務(wù)清理,未有不陰陽俱敗者矣。
論治(共五條)
凡治消之法,最當(dāng)先辯虛實。若察其脈證果為實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則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則悉屬陰虛,無論上中下,急宜治腎,必使陰氣漸充,精血漸復(fù),則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則陰無以生,而日見消敗,益以困矣。
上消善渴,中消善饑。雖曰上消屬肺,中消屬胃,然總之火在中上二焦者,亦無非胃火上炎而然,但當(dāng)微為分別以治之。若二焦果由實火,則皆宜白虎湯主之。若渴多饑少,病多在肺者,宜人參白虎湯主之。若水虧于下,火炎于上,有不得不清者,宜玉女煎,或加減一陰煎之類主之。一云上焦渴是心火刑金所致,宜降火清金,以蘭香葉、白葵花、黃柏、知母,少加升麻以引清氣上升,而渴自止,此說亦可酌用。
中消火證,以善饑而瘦,古法直以調(diào)胃承氣湯及三黃丸之類主之。然既以善饑,其無停積可知,既無停積,則止宜清火,豈堪攻擊,非有干結(jié)不通等證而用此二劑,恐非所宜。若其果屬胃火,別無虛證,則三補丸、玉泉散、白虎湯及抽薪飲之類,皆可擇而用也。
下消證,小便淋濁,如膏如油,或加煩躁耳焦,此腎水虧竭之證,古法用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固其宜矣。然以余觀之,則亦當(dāng)辯其寒熱滑澀,分而治之,庶乎盡善。若淋濁如膏,兼熱病而有火者,宜補而兼清,以加減一陰煎,或補陰丸、大補陰丸,或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之類主之。若下消而兼澀者,宜補宜利,以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若下焦淋濁而全無火者,乃氣不攝精而然,但宜壯水養(yǎng)氣,以左歸飲、大補元煎之類主之。若火衰不能化氣,氣虛不能化液者,猶當(dāng)以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若下焦無火而兼滑者,當(dāng)以固腎補陰為主,宜秘元煎、固陰煎及苓術(shù)菟絲丸之類主之。
三消證,古人以上焦屬肺,中焦屬胃,下焦屬腎,而多從火治,是固然矣,然以余論之,則三焦之火多有病本于腎,而無不由乎命門者。夫命門為水火之腑,凡水虧證固能為消為渴,而火虧證亦能為消為渴者何也?蓋水不濟火,則火不歸原,故有火游于肺而為上消者,有火游于胃而為中消者,有火爍陰精而為下消者,是皆真陰不足,水虧于下之消證也。
又有陽不化氣則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則有降無升,所以直入膀胱而飲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陽不足,火虧于下之消證也。陰虛之消,治宜壯水,固有言之者矣。
陽虛之消,謂宜補火,則人必不信。不知釜底加薪,氤氳徹頂,槁禾得雨,生意歸巔,此無他,皆陽氣之使然也。亦生殺之微權(quán)也。余因消證多虛,難堪剝削,若不求其斫喪之因而再伐生氣,則消者愈消,無從復(fù)矣,故再筆于此,用以告夫明者。
述古(共六條)
《巢氏病源》曰∶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者是也。由少年服五石諸丸散,積經(jīng)年歲,石氣結(jié)www.med126.com于腎中,使人下焦虛熱,及至年衰血氣減少,不能復(fù)制于石,石勢獨盛,則腎為之燥,故上為飲水,下為小便不禁也。其病變多發(fā)癰疽,此因熱氣留于經(jīng)絡(luò),血澀不行故成癰膿。
陳無擇曰∶消渴屬心,故煩心,致心火散漫,渴而引飲,諸脈軟散,皆氣實血虛也。消中屬脾,癉熱成則為消中。消中復(fù)有三∶有因寒中,陰勝陽郁,久必為熱中。經(jīng)云∶脈洪大,陰不足,陽有余,則為熱中。多食數(shù)溺為消中。陰狂興盛,不交精泄,則為強中。病至強中,不亦危矣。消腎屬腎,壯盛之時不禁,而縱欲房勞,年長腎衰,多服金石,真氣既喪,口干精溢自泄,不飲而利。經(jīng)云∶不渴而小便自利,名曰腎消,亦曰內(nèi)消。
潔古老人曰∶能食能渴者,白虎加人參湯。不能食而渴者,錢氏白術(shù)散倍加干葛治之,上中既平,不復(fù)傳下消矣。前人用藥,厥有旨哉。
東垣曰∶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飲!赌嬲{(diào)論》云∶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參湯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數(shù)。叔和所謂口干飲水多,食饑,虛癉成消中是也,以調(diào)胃承氣湯、三黃丸治之。下消者,煩躁引飲,耳葉焦,溺如膏,所謂焦煩水易虧,此腎消也,以六味地黃丸治之。《總錄》所謂未傳能食者,必發(fā)癰疽背瘡,不能食者,必傳中滿鼓脹,皆謂不治之證。
丹溪曰∶消渴宜養(yǎng)肺降火生血為主。三消者,多屬不生津液,宜四物湯為主。上消者,本方加五味子、人參、麥門冬、天花粉,煎入生藕汁、生地黃汁、人乳。飲酒人加生葛汁。中消者,本方加知母、石膏、滑石以降胃火。下消者,本方加黃柏、知母、熟地黃、五味子之類,以滋腎水,當(dāng)飲澡絲湯代茶。天花粉,消渴神藥也。三焦皆禁用半夏,血虛亦忌用,口干咽燥大便難者亦不宜用,汗多者不可用,不已,必用姜鹽制之。
徐東皋曰∶消渴雖有數(shù)者之不同,其為病之肇端,則皆膏粱肥甘之變,酒色勞傷之過,皆富貴人病之,而貧賤者鮮有也。凡初覺燥渴,盒飯清心寡欲,薄滋味,減思慮,則治可瘳。若有一毫不謹,總有名醫(yī)良劑,必不能有生矣。
下消不寐新按
省中周公者,山左人也,年逾四旬,因案牘積勞,致成羸疾。神困食減,時多恐懼,自冬春達夏,通宵不寐者凡半年有余,而上焦無渴,不嗜湯水,或有少飲則沃而不行,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莫知其所從來,且半皆如膏濁液, 羸至極,自分必死。及予診之,察其脈猶帶緩,肉亦未脫,知其胃氣尚存,慰以無慮。乃用歸脾湯去木香及大補元煎之屬,一以養(yǎng)陽,一以養(yǎng)陰,出入間用,至三百余劑,計人參二十斤,乃得全愈。此神消于上,精消于下之證也,可見消有陰陽,不得盡言為火,姑紀此一按,以為治消治不寐者之鑒。
三消論列方
白虎湯(寒三) 玉女煎(新寒十二) 玉泉散(新寒十五) 四物湯(補八) 歸脾湯(補三二) 秘元煎(新固一) 固陰煎(新固二) 抽薪飲(新寒三) 補陰丸m.quanxiangyun.cn/zhicheng/(寒百六十) 左歸飲(新補二) 右歸飲(新補三) 右歸丸(新補五) 六味丸(補百二十) 八味丸(補一二一) 三補丸(寒一六二) 三黃丸(攻六八) 大補元煎(新補一) 大補陰丸(寒一五七) 人參白虎湯(寒三)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錢氏白術(shù)散(小七) 苓術(shù)菟絲丸(新固五) 調(diào)胃承氣湯(攻三)
論外備用方
玉泉丸(寒七五 熱渴) 益元散(寒百十二) 龍腦雞蘇散(和三七二 虛火煩渴) 生脈散(補五六) 火府丹(寒百二十 消渴) 麥門冬飲子(寒四八 膈消渴) 鹿茸丸(補一三三腎虛消渴) 小建中湯(補二二 燥渴) 人參養(yǎng)營湯(補二一) 天花丸(和百四 消渴)五味子湯(補五九 陰虛渴) 人參固本丸(補百六 陰虛渴) 天花散(寒七三) 地骨皮散(寒七四 壯熱渴) 天王補心丹(補百八 干渴) 醍醐膏(和三五三 消渴) 加減八味丸(補一二二) 益陰腎氣丸(補一二三 陰虛渴) 茯苓澤瀉湯(熱七四 反胃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