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浮者,消氣為主。脈浮數(shù)者,祛風清熱。脈沉數(shù)者,瀉火為主。脈數(shù)按之沉實者,解表攻里。
一婦人患 ,作癢脈浮,以消風散,四劑而愈。
一婦人患 ,作癢脈浮數(shù),以人參敗毒散,二劑稍愈;更以消風散,四劑而安。
一男子患 ,色赤紫 痛,發(fā)熱喜冷,脈沉實,以防風通圣散,一劑頓退;又以荊防敗毒散加芩、連,四劑而愈。
一婦人患斑,癢痛,大便秘,脈沉實,以四物湯加芩、連、大黃、槐花,治之而愈。
一老人患疹,色微赤,作癢,發(fā)熱,以人參敗毒散,二劑稍愈;以補中益氣湯,加黃芩、山梔而愈。
一小兒患疹作痛,發(fā)熱煩渴,欲服清涼飲下之。診其脈不實,舉指不數(shù),此邪在經(jīng)絡也,不
王海藏曰∶前人云∶首尾俱不可下者,何也?曰∶首不可下者,為 未見于表,下則邪氣不得伸越,此脈證有表而無里,故禁首不可下也;尾不可下者,為 毒已顯于外,內無根蒂,大便不實,無一切里證,下之則 氣逆陷,故禁尾不可下也。一兒作癢發(fā)熱,以消毒犀角飲,一劑作吐瀉,此邪氣上下俱出也,毒自解,少頃吐瀉俱止,其疹果消。吐瀉后,脈見七至,此小兒和平之脈也,邪已盡矣,不須治,果愈。潔古云∶ 疹之病,其為證各異。發(fā) 腫于外者,屬少陽三焦相火也,謂之 ;小紅靨行皮膚之中,不出者,屬少陽君火也,謂之疹凡顯 證,若自吐瀉者,慎勿亂治,而多吉,謂邪氣上下皆出也, 疹并出,小兒難禁,是以別生他證也。首尾不可下,大抵安里之藥多,發(fā)表之藥少,秘則微疏之,令邪氣不壅,并令其次第出,使兒易禁也。身溫暖者順,身涼者逆。
一男子患丹毒, 痛便秘,脈數(shù)而實,服防風通圣散不應,令砭患處,去惡血,仍用前藥即愈。
一小兒腿患丹如霞,游走不定,先以麻油涂患處,砭出惡血,毒即散;更以金銀花散,一劑而安。
一小兒患之,外勢雖輕,內則大便不利,此患在臟也m.quanxiangyun.cn/rencai/,服大連翹飲,敷神效散而瘥。
一小兒遍身皆赤,砭之,投解毒藥而m.quanxiangyun.cn/hushi/即愈。
一小兒遍身亦赤,不從砭治,以致毒瓦斯入腹,遂不救,此癥乃惡毒熱血,蘊蓄于命門,遇相
,砭之以泄其毒。凡從四肢起入腹者不治。雖云,丹有數(shù)種,治有數(shù)法,無如砭之為善,常見患稍重者,不用砭法,俱不救也。
附方
消風散(方見瘡疥門)
荊防敗毒散(方見潰瘍發(fā)熱門)
四物湯(方見瘰 門)
防風通圣散(方見天泡瘡門)
人參敗毒散
補中益氣湯(二方見潰瘍發(fā)熱門)
清涼飲(方見發(fā)背門)
消毒犀角飲子 治 或癮疹瘙癢或作痛,及風熱瘡毒。
牛蒡子(二錢) 荊芥 防風(各一錢半) 甘草(三分) 作一劑,水一鐘,煎五分,徐徐服。
解毒防風湯 治 或癮疹,癢或作痛。
防風(一錢) 地骨皮 黃 芍藥 荊芥 枳殼(炒,各二錢) 作一劑,水一鐘,煎五分,徐徐服。
金銀花散(方見作嘔門)
神功散(方見發(fā)背門)
大連翹飲(方見天泡瘡門)
砭法 治小兒丹毒色赤,游走不定,用細磁擊碎,取其鋒芒者一塊,以箸一根,劈開
頭,令毒血遇刺皆出,卻以神功散敷搽。毒入腹者,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