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簡述腸梗阻局部病理生理變化?
答: ①梗阻上腸蠕動增強,如梗阻不解除,腸蠕動則由強變弱,出現麻痹;②梗阻上段腸腔膨脹,積氣積液,70%是吞下的氣體,部分來自發(fā)酵和血液內氣彌散。梗阻后腸壁不再吸收腸內消化液。③腸壁充血水腫,通透性增加,腸腔內壓力增高,靜脈回流障礙,加上組織缺氧,如壓力進一步增加,動脈梗阻腸管壞化。
▲26.腸梗阻臨床表現:
癥狀:(1)局部表現:腹部陣發(fā)性絞痛,嘔吐,腹脹,肛門停止排氣排便.
(2)全身表現:體液喪失、感染和中毒、休克、呼吸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障礙
檢查:腹部體檢:視診:可見腹脹,腸型和蠕動波;
觸診:單純性有輕壓痛,絞窄性有固定壓痛和腹膜刺激征.
叩診:絞窄型可移動性濁音陽性;
聽診:機械性梗阻時,腸鳴音亢進,有起過水聲或金屬聲.麻痹性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27.腸梗阻的診斷步驟和治療原則:
診斷步驟:(1)是否腸梗阻(2)是機械性還是動力性 (3)單純性還是絞窄性(4)高位性還是低位性 (5)完全性還是不完全性(6)什么原因引起的梗阻
28、絞窄性腸梗阻的特征? ★
答:(1)臨床表現: ①腹痛發(fā)作急驟持續(xù)性痛 ②早期出現休克 ③明顯腹膜刺激征④腹脹不對稱 ⑤嘔吐物肛門排出血性腹穿血性液 ⑥積極非手術治療無改善⑦腹部X片見孤立突出脹大的腸袢不因時間而改變位置或假腫瘤征。
(2)腸梗阻治療原則:是矯正腸梗阻所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亂和解除梗阻。
(1)基礎療法:a.胃腸減壓 b.矯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常 c.防治感染和中毒(2)解除梗阻(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
▲29.高位與低位腸梗阻的鑒別:高位/低位:
30.嬰兒腸套疊的臨床表現、病理基礎及治療原則:三大典型癥狀是腹痛、血便和腹部腫塊。
31.先天性腸扭轉不良的手術原則:
a.是解除梗阻恢復腸道的通暢,根據不同情況采用切斷壓迫十二指腸的腹膜索帶,游離粘連的十二指腸或松解盲腸;b.腸扭轉是行腸管復位。c.有腸壞死者,作受累腸段切除吻合術。
32.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臨表:
1.新生兒常見的疾病,進食后嘔吐,噴射狀的嘔吐,上腹部腹壁有明確的胃蠕動波,劍突與臍之間觸到橄欖狀的肥厚幽門是典型體征。2.患兒可有脫水,體重減輕,常出現低鉀性堿中毒,反常性酸尿。
3.幽門環(huán)肌切開術是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法。
33、試述闌尾炎的臨床病理分型及其特點? ★
答:常見病理分型有:①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屬輕型或病變早期,病變只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層,闌尾輕度腫脹,有中性粒細胞浸潤,臨床癥狀和體征較輕。②急性化膿性闌尾炎:闌尾腫脹明顯,漿膜充血,表面有膿性滲出物,病變深達肌層和漿膜的闌尾全層醫(yī).學.全.在.線m.quanxiangyun.cn,腔內可積膿,臨床癥狀和體征典型,可形
成局限性腹膜炎。③壞疽性及穿孔性闌尾炎:屬重型,闌尾管壁壞死,呈暗紫或發(fā)黑,腔內積膿,壓力高,可發(fā)生血運障礙,最后導致穿孔,感染擴散可引起彌漫性腹膜炎。④闌尾炎周圍膿腫:大網膜將壞疽或穿孔的闌尾包裹并形成粘連,形成炎性腫塊,屬炎癥局限化的結果。
34、急性闌尾炎診斷要點及鑒別診斷? ★★
答:(1)診斷:轉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麥氏點固定壓痛。
(2)鑒別診斷:①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②右側輸尿管結石③婦產科急腹癥④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⑤其它。
35、對一個右下腹痛的病人,如何考慮闌性炎的診斷?
答: 1.病史:①多有轉移性右下腹痛的特點;
2.臨床表現:②癥狀以腹痛為主,多為持續(xù)性,疼痛程度與臨床病理類型有關;③多伴有惡心,嘔吐(反射性),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嚴重的可出現發(fā)熱,寒戰(zhàn)等感染中毒癥狀。④體征上以麥氏點周圍固定壓痛為最常見的重要體征,伴有腹膜刺激征提示發(fā)展至化膿性階段,其余叩診,結腸充氣征,腰大肌征,閉孔肌征亦為輔助手段。3.輔助檢查:⑤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升高(10-20)×109/L,中性粒比例
更多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考試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