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金匱要略方論 水氣病脈證并治 上課筆記
    

金匱要略方論教程:水氣病脈證并治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jié)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浮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fā)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jié)M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fā)熱,胸滿,…

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1.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jié)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浮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fā)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jié)M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fā)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膿。
  2. 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風強則為隱疹,身體為癢,癢為泄風,久為痂癩;氣強則為水,難以俯仰。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
  3. 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窠上微擁,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
  4. 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jié)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為風水。惡寒者,此為極虛,發(fā)汗得之。

    渴而不惡寒者,此為皮水。

    身腫而冷,狀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為黃汗,痛在骨節(jié)?榷豢收,此為脾脹,其狀如腫,發(fā)汗即愈。然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數(shù)者,皆不可發(fā)汗。
  5. 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 術湯主之。(方見中風。)
  6.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yī)反下之,下之即胸滿短氣。
  7. 趺陽脈當伏,今反數(shù),本自有熱,消谷,小便數(shù)。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8.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shù),浮脈即熱,數(shù)脈即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
  9.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wèi)氣不行,即惡寒,水不沾流,走m.quanxiangyun.cn/hushi/于腸間。

    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即難。
  10. 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死。
  11. 夫水病患,目下有臥蠶,而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可下之。
  12. 問曰∶病下利后渴飲水,小便不利,腹?jié)M陰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
  13.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14.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xù)通。
  15.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16.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17.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18. 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fā)汗乃愈。
  19.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谷不化,脾氣衰則 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jīng)水不通,經(jīng)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20. 問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師曰∶經(jīng)水前斷,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難治;先病水,后經(jīng)水斷,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經(jīng)自下。
  21. 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沖咽,狀如炙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
    師曰∶寸口脈沉而緊,沉為水,緊為寒,沉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陽衰之后,榮衛(wèi)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沖,喉咽塞噎,脅下 急痛。醫(yī)以為流飲,而大下之。氣擊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瘥,食飲過度,腫復如前,胸脅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浮咳喘逆。當先攻擊衛(wèi)氣,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瘥。先治新病,病當在后。
  22. 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腹痛加芍藥

    防己黃耆湯方(方見濕病中。)

  23.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xù)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越婢湯方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生(三兩) 甘草 (二兩) 大棗(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惡風者,加附子一枚,炮。風水, 加術四兩。(《古今錄驗》)

  24. 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防己茯苓湯 防己(三兩)黃耆(三兩) 桂枝(三兩) 茯苓(六兩) 甘草(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25. 里水,越婢加術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

    越婢加術湯方 (見上。于內(nèi)加白術四兩。又見中風中。)

    甘草麻黃湯方 甘草(二兩) 麻黃(四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甘草,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重復汗出,不汗再服,慎風寒。

  26.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 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發(fā)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麻黃附子湯方 麻黃(三兩) 甘草(二兩) 附子(一枚,泡)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杏子湯方 (未見?质锹辄S杏仁甘草石膏湯。)

  27.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見消渴中。)
  28. m.quanxiangyun.cn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fā)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何從得之? 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 芍桂酒湯主之。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方 黃耆(五兩) 芍藥(三兩) 桂枝(三兩)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 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酒醯代苦酒。)

  29. 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fā)熱,此屬歷節(jié)。食已汗出,又身常暮臥盜汗出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已,反發(fā)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fā)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 ,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 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 湯主之。

    桂枝加黃 湯方 桂枝 芍藥(各二兩) 甘草(二兩)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黃耆(二兩)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須臾,飲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復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30. 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榮衛(wèi)不利;榮衛(wèi)不利,則腹?jié)M腸鳴相逐。氣轉膀胱;榮衛(wèi)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溺,名曰氣分。
  31. 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 生姜(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麻黃 細辛(各二兩) 附子(一枚,炮)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32.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

    枳術湯方 枳實(七枚) 白術(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軟,即當散也。

    附方

    《外臺》防己黃耆湯 治風水,脈浮為在表,其人或頭汗出,表無他病,病者但下重,從腰以上為和,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方見風濕中。)


點擊查看:<<金匱要略方論>>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