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錦囊咳嗽方按
    

馮氏錦囊秘錄:錦囊咳嗽方按

肺最居上,氣最清肅,茍無因以迫,何有咳嗽不寧之患乎?迫之者,不外乎外因風寒,內(nèi)因痰火,氣而已然。初感風寒者,自作風寒正治,倘稍郁久成熱,則嬌臟易傷,發(fā)散寒涼,俱宜禁用,蓋每多腎水向已有虧,肺金久失滋養(yǎng),借此傳染之傷風新咳,頓成緊急癆瘵之沉 ,倘識認不早…

肺最居上,氣最清肅,茍無因以迫,何有咳嗽不寧之患乎?迫之者,不外乎外因風寒,內(nèi)因痰火,氣而已然。初感風寒者,自作風寒正治,倘稍郁久成熱,則嬌臟易傷,發(fā)散寒涼,俱宜禁用,蓋每多腎水向已有虧,肺金久失滋養(yǎng),借此傳染之傷風新咳,頓成緊急癆瘵之沉 ,倘識認不早,從標清理,后救無及。(張)常遇此癥,其候壯熱憎寒,咳嗽頻甚,痰唾稠粘,精神困倦,肌膚日瘦,六脈弦洪而數(shù),久按無神。當此之際,若欲消痰,適足助其燥槁之勢,此痰乃水泛所生,非痰藥所能消之者也。若欲清火,適足以傷胃氣,此火乃無形之火,非寒涼所能折之者也。若欲理氣,適足以耗散真元,此氣乃丹田至寶之元氣,曰無陰相濟,不得已而上浮,非桑皮、桔紅所能理者也。

津滋日耗,銷爍日增,陰已虧而火愈盛,榮行脈中,故脈洪數(shù)無倫,亦迫于勢也。水中之真火上炎,徹骨之大熱乃壯,火乘金候,焚灼難堪,茍非重用火中補水之方,奚堪涸轍。燎原之勢?每用或八味或去附子,倍加熟地,更入牛脈、麥冬、五味子作湯,大劑,日二劑,食前溫服,裨真火藏源,尤雷自熄。夏陰一得,焦爍稍回,漸見無汗之骨蒸,為有汗而熱解。然虛火一退,若真元虛極者,倦怠必來,補氣之功,便宜接續(xù),真陰衰極者,真陽一復,燥涸難除,補水之功又須倍加,當此熱病而熱藥,勢可駭人。然本病而本治,實切至理,每臻神效,敢具后方。

加減八味地黃

是方不論春夏秋冬,凡咳嗽不止,痰唾槁枯,身熱骨痛,頭眩目脹,或時畏寒,六脈弦數(shù),肌肉日瘦,夜不能寐,甚有兩頰之間腫硬者,俱投服而愈。精神更長,是所謂火中求水,其源不絕也。

懷熟地(八錢至一兩余) 丹皮(一錢) 山茱肉(二錢) 茯苓(三錢五分) 山藥(二錢四分) 澤瀉(鹽水炒,一錢) 牛膝(一錢) 麥冬(三錢) 五味子(六分) 肉桂(臨煎刮去粗皮,一錢)

如尺脈無神者,加熟附子一錢,水三大碗,煎一碗,食前溫服,日二劑,不煎渣,服后隨進飲食壓之,數(shù)劑后,熱退嗽減。六脈洪緩無力,身體倦怠,照前方?jīng)_參湯服,愈后每早淡鹽湯吞服八味丸四五錢,隨以后方培養(yǎng)榮衛(wèi)之膏滋一大丸,白湯化服,是猶點燈之添油膏也。

懷熟地(十二兩) 懷生地(囫圇清水凈,切片,六兩) 麥冬(去心,五兩) 天冬(去心,三兩) 丹皮(四兩,胃脈不甚大者,減一兩) 生白芍(二兩,肝脈大極者,加一兩)生米仁(六兩) 地骨皮(二兩,清水凈) 牛膝(三兩,寸強尺弱者,加一兩) 以上清水煎,取頭汁,二汁去渣,熬m.quanxiangyun.cn/zhicheng/成極濃膏滋,入后藥收成大丸。揀人參(三兩二錢,微火焙燥,研極細末) 白茯苓(微火焙燥,研凈末,三兩)白茯神(微火焙燥,研細,二兩四錢) 上阿膠蛤粉拌炒成珠,研細末,三兩,)煉老白蜜(三兩),上入前膏滋內(nèi),丸成大圓,每圓重四五錢,每早空心白湯化服一丸,于服八味丸之后。如尺尚弦數(shù),咽干口燥者,此水少不能以配之也。當令每日以熟地二三兩,麥冬四五錢,煎濃汁二三碗,浩飲代茶,如是調(diào)理當即愈也。

潤肺飲

生地(二錢五分) 麥冬(去心,二錢) 土貝母(去心、切片,一錢五分) 天花粉(一錢)苦桔梗(八分) 生甘草(四分) 廣桔紅(鹽湯泡,八分) 白茯苓(一錢) 肥白知母(一錢)

水煎,食后服。

越婢加半夏

治肺脹喘嗽,鼻扇肩怡。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生(三兩) 甘草(一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五枚)

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觀音應(yīng)夢飲

定喘止嗽,詳載《本草》胡條下。

大參(一錢) 胡桃(二枚,去殼留衣),姜棗水煎,臨臥煎服。

唐鄭相國方

虛喘嗽,腰腳酸痛。肺虛則痰多而喘嗽,腎虛則腰腳酸痛。

故紙十兩(酒蒸為末),胡桃肉二十兩(去皮,研爛),蜜調(diào)如飴,每晨酒服一大匙。不能飲者,熱水調(diào)。m.quanxiangyun.cn/shiti/蕓薹羊血,蕓薹油菜也。

此手太陰足少陰藥也。破故紙屬火,入心包、命門,能補相火以通君火,暖丹田,壯元陽;胡桃屬水,能通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補養(yǎng)氣血,有木火相生之妙。氣足則脾不虛寒,血足則腎不枯燥,久服利益甚多,不獨上除喘嗽,下強腰腳而已也。

一方

治咳嗽劫藥。

五味子(五錢) 甘草(二錢五分) 五倍子 風化硝(各一錢) 為末,蜜丸含化。一方用生訶子一枚,含之。咽津瘥。

補肺湯

治肺虛咳嗽。

人參 黃 (蜜炙) 五味子(炒) 紫菀(各一錢) 桑白皮(蜜炙) 熟地黃(各二錢) 入蜜少許,和服。

肺虛而用參者,以脾為肺母,氣為木母也。用熟地者,腎為肺子,子虛必盜母氣以自養(yǎng),故用腎藥先滋其水,且熟地亦化痰之妙品。丹溪曰∶補水以制相火,其痰自除也。咳則氣傷,五味酸溫,能斂肺氣,咳由火盛,桑皮甘寒,能瀉肺火,紫菀辛能潤肺,溫能補虛,合之而名曰補肺,蓋令壯水生,咳嗽自止矣。

嗽煙筒

治痰嗽久遠者。

fo耳草 款冬花(各二錢) 鵝管石 雄黃(各五分) 為末,以雞子清刷紙上,卷藥末作筒,燒煙,以口吸入喉內(nèi)。細茶生姜湯送下。

加味理中湯

治肺胃俱寒,咳嗽不已。

甘草(炙) 半夏(湯泡) 茯苓 干姜(不炒) 白術(shù) 桔紅 細辛 北五味人參(各等分) 每服三錢,姜棗水煎服。

杏仁煎丸

治老人久患肺喘,咳嗽不已,睡臥不安。

杏仁(去皮、尖) 胡桃肉(湯泡去皮、衣,各等分) 上研為膏,入煉蜜和丸,彈子大,每服一二丸,食后臨臥細嚼,姜湯送下。

一方

取痰。

人參(用蘆) 蘆(各二錢) 豬牙皂角(去皮、弦,泡,一錢) 防風(去皮) 細辛(去土,各一錢五分) 用酸漿水一碗,食后溫服,候吐痰覺胸中爽快,用冷蔥湯時飲,以止為度。

辰砂夏丸

治一切痰飲咳嗽。

用大半夏一斤湯泡七次,曬干為末,用生絹袋盛,浸于瓷盆內(nèi),凈水洗出去渣,將洗出半夏末浸于盆內(nèi),日曬夜露,每日換新水,七日七夜,澄去水,將半夏粉曬干,每半夏粉一兩,入飛過朱砂末一錢,生姜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淡姜湯食后服。

黃芩半夏丸

治上焦有熱,咳嗽生痰。

黃芩(末一錢) 制過半夏粉(一兩) 二味和勻,姜汁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淡姜湯,食后服。

治咳嗽方

蜂蜜(四兩) 姜皮(四兩) 香油(四兩) 白礬(五分) 杏仁(半兩,不去皮、尖)

搗爛入銅鍋內(nèi)同熬,隨意服之,忌葷腥。

團參飲子

治憂思喜怒,饑飽失時,致傷脾肺,咳嗽膿血,憎寒壯熱,漸成癆瘵。

人參 紫菀茸(洗) 阿膠(蛤粉炒) 百合(蒸) 細辛(洗去葉、土) 款冬花杏仁(去皮、尖,炒) 天冬(湯泡,去心) 半夏(湯泡,七次) 經(jīng)霜桑葉 五味子(各一兩) 甘草(炙,五錢) 每服四錢,姜水煎,食后溫服。

人參蛤蚧

治三年肺氣上喘咳嗽,咯唾膿血,滿面生瘡,遍身黃腫。

蛤蚧(一對,全者,河水浸五宿日,換水洗去腥,酥,炙黃) 杏仁(去皮、尖)

人參 甘草(炙,各五錢) 知母 桑白皮 茯苓 貝母(各三兩) 為細末,瓷盆內(nèi)盛,每日用茶點二錢,神效。

一方

治久嗽肺胃虛損,咽喉枯燥,用此清潤。惟音啞者,不宜服。

人參(一錢) 麥冬(二錢) 蜜水炒桑皮(一錢五分) 薏苡仁(三錢) 生甘草(四分) 鹽水泡橘紅(六分) 白茯苓(一錢二分) 鮮百合(七片) 北五味子(五粒) 用豬肺管一個,煎湯三鐘,去浮沫并管,入藥煎至一鐘,溫和徐徐咽。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