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義
《天元紀大論》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為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
甲己之歲,土運統(tǒng)之。乙庚之歲,金運統(tǒng)之。丙辛之歲,水運統(tǒng)之。丁壬之歲,木運統(tǒng)之。
戊癸之歲,火運統(tǒng)之。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
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
《五營運大論》曰∶燥勝則地干,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矣。
《六微旨大論》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所謂二火也。
《至真要大論》曰∶少陰司天為熱化,在泉為苦化,不司氣化,居氣為灼化。少陽司天為火化,在泉為苦化,司氣為丹化,間氣為明化。
《藏氣法時論》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臟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水為陰,火為陽。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逆調論》曰∶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栗。病名曰骨痹,是人當攣節(jié)也。(詳列寒熱門)《解精微論》雷公請問∶哭泣之水所從生,涕所從出也?帝曰∶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帝曰∶厥則目無所見。夫人厥則陽氣并于上,陰氣并于下。陽并于上,則火獨光也;陰并于下,則足寒,足寒則脹也。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 盲,是以沖風,泣下而不止。夫風之中目也,陽氣內(nèi)守于精,是火氣燔目。故見風則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風生乃能雨,此之類也。
《示從容論》曰∶二火不勝三水,是以脈亂而無常也。
《寶命全角論》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
《至真要大論》帝曰∶愿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寒收引,皆屬于腎。諸氣 郁,皆屬于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諸熱瞀螈,皆屬于火。諸痛癢瘡,皆屬于心。諸厥固泄,皆屬于下。諸痿喘嘔,皆屬于上。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于火。諸痙項強,皆屬于濕。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脹腹大,皆屬于熱。諸躁狂越,皆屬于火。諸暴強直,皆屬于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于熱。諸病 腫,疼酸驚駭,皆屬于火。諸轉反戾,水液混濁,皆屬于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盛者瀉之,虛則補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論君火相火之病
經(jīng)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此就火德辯陰陽,而悉其形氣之理也。蓋火本陽也,而陽之在上者,為陽中之陽,故曰君火。陽之在下者,為陰中之陽,故曰相火。此天地生成之道也。其在于人,則上為君火,故主于心。下為相火,故出于腎。主于心者,為神明之主,故曰君火以明。出于腎者,為發(fā)生之根,故曰相火以位。至其為病,則以明者,其化虛,故君火之氣,有晦有明。以位者,其化實,故相火之病,能焚能燎。何也?蓋化虛者,無形者也,故其或衰或王,惟見于神明,神惟貴足,衰則可畏也;瘜嵳,有形者也。故其為熱為寒,必著于血氣,確有證據(jù),方可言火也。此其一清一濁,有當辯者如此。然清濁雖二,而氣稟則一。故君火衰則相火亦敗,此以無形者虧及有形者也;相火熾則君火亦炎,此以有形者病及無形者也。夫生以神全,病惟形見,故火邪之為病,必根據(jù)于有位有形之相火。所謂邪火者,即所謂凡火也,即所謂燎原之火也。惟不得其正,所以為病。故別以邪火名之,而實非可以君相并言也。m.quanxiangyun.cn/shouyi/故在《內(nèi)經(jīng)》則又謂之畏火。正以此火有形,故可畏也。夫病以有形之火,須治以有形之物,故形而火盛者,可瀉以苦寒之物;形而火衰者,可助以甘溫之物。此以形治形,而治火之道,止于是矣。至若無形之火,則生生息息,窈窈冥冥,為先天之化,為后天之神,為死生之母,為玄牝之門。又豈于形跡之間可能摹擬者哉。故有形之火不可縱,無形之火不可殘。有能知火之邪正,而握其盈虛伸縮之權者,則神可全,病可卻,而生道在我矣,即吾有形,吾又何患。
論病機火證
觀《內(nèi)經(jīng)·至真要大論》所列病機。凡言火者五,言熱者四,似皆謂之火也。然諸病之見于諸篇者,復有此言熱而彼言寒,此言實而彼言虛者,豈果本經(jīng)之自為矛盾耶?蓋諸篇所言,在專悉病情,故必詳必盡;在本篇所言,亦不過總言五運六氣之大約,原非確指為實火實熱也。故于篇末,復以有無虛實四字總結于后,此軒岐之明見萬世,正恐后人誤以火熱二字,悉認為真因,而曉示如此。此其火有虛實,熱有真假,從可知矣。余以劉河間《原病式》之謬,故于《類經(jīng)》惟引《經(jīng)》釋《經(jīng)》,不敢杜撰一言,冀在解人之惑,以救將來之誤耳。前三卷中,別有詳辯,并《類經(jīng)》詳注,俱當互閱求正。
論虛火(共三條)
凡虛火證,即假熱證也。余于首卷寒熱真假篇,已言之詳矣。然猶有未盡者,如虛火之病源有二,虛火之外證有四,何也?蓋一曰陰虛者能發(fā)熱,此以真陰虧損,水不制火也;二曰陽虛者亦能發(fā)熱,此以元陽敗竭,火不歸源也。此病源之二也。至若外證之四,則一曰陽戴于上,而見于頭面咽喉之間者,此其上雖熱而下則寒,所謂無根之火也;二曰陽浮于外,而發(fā)于皮膚肌肉之間者,此其外雖熱而內(nèi)則寒,所謂格陽之火也;三曰陽陷于下,而見于便溺二陰之間者,此其下雖熱而中則寒,所謂失位之火也;四曰陽亢乘陰,而見于精血髓液之間者,此其金水敗而鉛汞干,所謂陰虛之火也,此外證之四也。然證雖有四,而本惟二,或在陰虛,或在陽虛,而盡之矣。第陰虛之火唯一,曰金水敗者,是也。陽虛之火有三,曰上中下者,是也。凡治此者,若以陰虛火盛,則治當壯水。壯水之法,只宜甘涼,不宜辛熱。若以陽虛發(fā)熱,則治宜益火。益火之法,只宜溫熱,大忌清涼。第溫熱之效速,每于一二劑間,便可奏功。甘涼之力緩,非多服不能見效也。然清涼之藥,終不宜多,多則必損脾胃。如不得已,則易以甘平,其庶幾耳。倘甘平未效,則惟有甘溫一法,斯堪實濟,尚可望其成功。否則,生氣之機,終非清涼所能致也。此義最微,不可不察。
氣本屬陽,陽氣不足,則寒從中生。寒從中生,則陽無所存而浮散于外,是即虛火假熱之謂也。而假寒之證,其義亦然。是以虛火實火,亦總由中氣之有虛實耳。凡氣實于內(nèi)而為寒者,有如嚴冬陽伏于下,而陰凝于上,故冰雪滿地而井泉溫暖也。氣虛于內(nèi)而為熱者,有如盛夏陰盛于中,而陽浮于外,故炎暑逼人而淵源清冷也。天地間理原如此,故不可見熱即云熱,見寒即云寒,而務察其寒熱之本。
火有虛實,故熱有假真,而察之之法,總當以中氣為之主,而外證無足憑也。故凡假熱之證,本中寒也;假寒之證,本內(nèi)熱也。中寒者,原是陰證;內(nèi)熱者,原是陽證。第以惑者不明,故妄以寒證為假熱,熱證為假寒。而不知內(nèi)熱者當遠熱,內(nèi)寒者當遠寒。內(nèi)有可據(jù),本皆真病,又何假之有?
論五志之火
經(jīng)曰∶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是即所謂五志也。此五志之化由乎五臟,而五臟之化由乎五行。故在心為喜,心主火也;在肝為怒,肝主木也;在脾為思,脾主土也;在肺為憂,肺主金也;在腎為恐,腎主水也。此五志各有分屬,本不可以混言者也。且人有此生,即有此志,使無此志,生亦何為,是生之與志,本不能離,亦不可離。而人于食息之常,孰不以五志為生,亦孰不以五志為用,而未聞以五志之動皆為火也。第或以用志失宜,則未免有傷臟氣,故在《內(nèi)經(jīng)》則但言五臟之傷,各有所屬,五氣之傷,各有所病,亦未聞以五志之傷皆云火也。而五火之說,乃始于劉河間,云五志所傷皆熱也。丹溪述河間而衍之曰∶五志之動,各有火起。劉宗濃又述丹溪而衍之曰∶大怒則火起于肝,醉飽則火起于胃,房勞則火起于腎,悲哀動中則火起于肺,心為君主,自焚則死矣。自三子之說行,則似乎五行悉化而為火,理豈然乎!余嘗察五志所傷之人,但見其憔悴日增,未見其俱為熱病也。即因志動火者,非曰必無,但傷氣者十之九,動火者十之一,又豈五志皆能動火乎!而矧以怒動肝氣者,最易傷脾,脾傷者,不可以言火也,醉飽能動胃火,胃強者固自無恙,脾弱而致病者,不可以言火也。
房勞本動腎火,精去而陽亢者,可以火言,精去而氣亦去者,不可以言火也。外如五志之傷,則無非傷氣敗陽之證,尚可謂之火乎。無火治火,則無有不敗者矣。三卷中辯丹溪第二條下仍有一論,當互閱之。
論火證(共三條)
火為熱病,是固然矣。然火得其正,即為陽氣,此火之不可無,亦不可衰。衰則陽氣之虛也;鹗湔且孕盁,此火之不可有,尤不可甚。甚則真陰傷敗也。然陽以元氣言。
火以病氣言,故凡病在元氣者,不得以火論。何也?蓋人之元氣止于充足,焉得有余?既非有余,則何以言火?所謂無形者其化虛,即此是也。惟病在形體者,乃可以察火證,蓋其不在氣即在血,所謂有形者其化實,即此是也。故凡火之為病,其在外者,必見于皮肉筋骨;其在內(nèi)者,必見于臟腑九竅。若于形質之間,本無熱證可據(jù),而曰此火也。此熱也,則總屬莫須有之妄談也。矧如火證悉具,而猶有虛實之殊,真假之異,其可不為詳辯乎。若果有火病,則火性急烈,誠可畏也。然實火止隨形質,余因謂之凡火,又謂之邪火;鹬疄椴。≈畼硕,洗之滌之,又何難哉。惟虛火之病,則本于元氣,元氣既虛,而再攻其火,非梃即刃矣。是以諸病之殺人,而尤惟火病為最者,正以凡火未必殺人,而以虛作實,則無不殺之矣,不忍見也。
凡五臟之火,肺熱則鼻干,甚則鼻涕出。肝熱則目眵濃。心熱則言笑多。脾熱則善饑善渴。腎熱則小水熱痛。凡此之類,宜從清也。諸所不盡,詳一卷寒熱篇。
凡察火證,必須察其虛實。雖其元氣本虛,然必虛中挾實者,乃為易治。何以見之?如或大便干結,或善饑多食,或神氣精明,或聲音強壯,而脈見有力,此皆虛中有實也,俱可隨證清解之。若或內(nèi)外俱熱,而反見溏泄,或飲食少進,或聲微氣短,諸虛皆見,而反不利溫補者。此其胃氣已敗,生意已窮,非吉兆也。
論治火(共五條)
治實火諸法∶凡微熱之氣,惟涼以和之,宜徙薪飲、四陰煎、二陰煎,或加減一陰煎、黃芩芍藥湯、黃芩清肺飲之類,酌宜用之。大熱之氣,必寒以除之,宜抽薪飲、白虎湯、太清飲、黃連解毒湯、玉泉散、三補丸之類主之;鹕醵婷洕M閉結實熱者,宜涼膈散、八正散、三黃丸、大金花丸之類主之。凡火盛虛煩干渴,或有熱毒難解者,宜用綠豆飲,或悉尼漿,間藥朝夕飲之。退火解毒最速,且無所傷,誠妙法也。
郁熱之火,宜散而解之。如外邪郁伏為熱者,宜正柴胡飲、小柴胡飲,或升陽散火湯之類主之。若郁熱在經(jīng)而為癰疽、為瘡疹者,宜連翹歸尾煎,或芍藥蒺藜煎,或當歸蒺藜煎之類主之,或于本門求法治之。此皆火郁發(fā)之之謂也。
虛火之與假熱,其氣皆虛,本或相類,然陰陽偏勝亦有不同。如陰虛生熱者,此水不足以濟火也,治當補陰,其火乃息,宜一陰煎、左歸飲、左歸丸、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
此所謂壯水之主也。如寒極生熱,而火不歸原,即陰盛隔陽,假熱證也。治宜溫補血氣,其熱自退。宜理陰煎、右歸飲、理中湯、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之類主之。此所謂益火之源也。又曰溫能除大熱也。凡假熱之證,以腎陰大虛,則陽無所附而浮散于外,故反多外熱,此內(nèi)真寒外假熱也。若非峻補真陰,何以復其元氣,元氣不復,則必由散而盡矣。但外熱既甚,多見口瘡舌裂,喉干咽痛,煩渴喜冷等證,而辛熱溫補之劑,難以入口,故薛立齋治韓州同之勞熱,以加減八味丸料一斤,內(nèi)肉桂一兩,煎五六碗,用水浸冰冷與服,此法最善。余因效之,嘗以崔氏八味丸料,或右歸飲,用治陰虛假熱,傷寒及勞熱煩渴等證,服后頓退而虛寒悉見,乃進溫補,無不愈者。此真神妙法也。
實火宜瀉,虛火宜補,固其法也。然虛中有實者,治宜以補為主,而不得不兼乎清,如加減一陰煎、保陰煎、天王補心丹、丹溪補陰丸之類是也。若實中有虛者,治宜以清為主,而酌兼乎補,如清化飲、徙薪飲、大補陰丸之類是也。凡此虛中之實,實中之虛,本無限則,故不得謂熱者必無虛,虛者必無熱。但微虛者宜從微補,微熱者宜從微清。若熱倍于虛,而清之不及,漸增無害也。若虛倍于熱,而清之太過,則伐及元陽矣。凡治火者,不可不知此義。
瀉火諸藥∶黃連、梔子瀉心肝大腸之火。山梔仁降火從小便出,其性能屈下行。石膏瀉腸胃之火,陽明經(jīng)有實熱者,非此不可。黃芩清脾肺大腸之火。黃柏瀉肝腎諸經(jīng)之火。
知母清肺胃肝腎之火。地骨皮退陰中之火,善除骨蒸夜熱。生地、麥冬清肝肺,涼血中之火。天門冬瀉肺與大腸之火。桑白皮、川貝母、土貝母解上焦肺胃之火。柴胡、干葛解肝脾諸經(jīng)之郁火。龍膽草瀉肝腎膀胱之火。槐花清肝腎大腸之火,能解諸毒。芍藥、石斛清脾胃之火。滑石利小腸膀胱之火。天花粉清痰止渴,解上焦之火。連翹瀉諸經(jīng)之浮火。玄參清上焦之浮火。山豆根解咽喉之火。膽星開心脾胃脘之痰火。青黛、蘆薈、胡黃連瀉五臟之疳熱郁火。苦參瀉疳蝕之火。木通下行,瀉小腸之火。澤瀉、車前子利癃閉之火。人中白清肝脾腎之陰火。童便降陰中血分之浮火。大黃、樸硝瀉陽明諸經(jīng)實熱之火。人參、黃 、白術、甘草除氣虛氣脫陽分散失之火。熟地黃、當歸、枸杞、山茱萸滋心腎不交陰分無根之火。附子、干姜、肉桂救元陽失位陰盛格陽之火。凡此治火之法,已若盡之,然亦不過言其筌蹄耳,而神而通之,原不可以筆楮盡也。
述古
啟玄子曰∶病之微小者,猶人火也,遇草而 ,遇木而燔,可以濕伏,可以水折,故逆其性氣以折之攻之。病之大甚者,猶龍火也,得濕而焰,得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濕折之,適足以光焰詣天,物窮方止;識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則燔灼自消,焰火撲滅矣。
火證論列方
白虎湯(寒二) 抽薪飲(新寒三) 徙薪飲(新寒四) 玉泉散(新寒十五) 涼膈散(攻十九) 清化飲(新因十三) 三補丸(寒一六二) 三黃丸(攻六八) 八正散(寒百十五) www.med126.com綠豆飲(新寒十四) 悉尼漿(新寒十六) 太清飲(新寒十三) 一陰煎(新補八) 保陰煎(新寒一)理中湯(熱一) 理陰煎(新熱三) 左歸飲(新補二) 左歸丸(新補四) 右歸飲(新補三)大金花丸(攻五五) 大補元煎(新補一) 小柴胡湯(散十九) 正柴胡飲(新散六) 大補陰丸(寒一五七) 六味地黃丸(補百二十) 加減八味丸(外三八)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升陽散火湯(散四一) 天王補心丹(補百八) 丹溪補陰丸(寒百六十) 黃連解毒湯(寒一) 連翹歸尾煎(新因三二) 芍藥蒺藜煎(新因三五) 當歸蒺藜煎(新因三四)
論外備用方
凡寒陣所列古方新方俱可酌用。
神芎丸(攻七二) 清涼飲子(因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