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兩脅作痛,終年累月而不愈者,或時而少愈,時而作痛,病來之時,身發(fā)寒熱,不思飲食,人以為此肝經(jīng)之病也。然肝經(jīng)之所以成病,尚未知其故,大約得之氣惱者為多。因一時拂抑,欲怒而不敢,一種不平之氣,未得暢泄,肝氣郁而膽氣亦郁,不能取決于心中,而心中作熱,外反變寒,寒熱交蒸,則肝經(jīng)之血停住于兩脅而作痛矣。倘境遇順適,則肝氣少舒,其痛不甚。及夫聽惡聲,值逆境,又觸動其從前之怒氣,則前病頓興,而痛更重矣。治法必須解其怒氣,要在平肝。方用遣怒丹∶
白芍(二兩) 柴胡(一錢) 甘草(一錢) 乳香末(一錢) 廣木香末(一錢) 白芥子(三錢) 桃仁(十粒水煎服。一劑痛輕,四劑痛止,十劑病除。
夫平肝之藥,舍白芍實無第二味可代,世人不知其功效,不敢多用。孰知白芍必多用而后能取勝,用至二兩,則其力倍www.med126.com于尋常,自能遍舒其肝氣。況助以柴胡之疏泄,甘草之調(diào)劑,桃仁、白芥以攻其敗瘀,乳香、廣木以止其痛疼,安得不直搗中堅以解散其敵壘哉。
此癥亦可用宣郁定痛湯∶
白芍(一兩) 川芎 當(dāng)歸 丹皮(各三錢) 柴胡(二錢) 甘草 白芥子 大黃 牛膝 炒梔子(各一錢)水煎服。二劑即安。
人有橫逆驟加,一時大怒,叫號罵詈,致兩脅大痛而聲啞者,人以為怒氣傷肝矣。然而其人必素有火性者,此等肝脈必洪大而無倫次,眼珠必紅,口必大渴呼水,舌必干燥而開裂,當(dāng)急用平肝瀉火之藥,方能舒其暴怒之氣,倘少遲藥餌,或藥餌不中其病,必觸動其氣,有吐血傾盆之患矣。急用平怒湯∶
白芍(三兩) 丹皮(一兩) 當(dāng)歸(一兩) 炒梔子(五錢) 荊芥(炒黑,五錢) 天花粉(三錢) 甘草(一水煎服。一劑而氣少舒,二劑而氣大平,三劑痛如失,不必四劑也。
蓋肝性最急,怒則其氣不平,用芍藥平其氣也,甘草緩其急也。肝氣既平而且緩,而后可散其氣而瀉其火矣。當(dāng)歸辛以散之也,荊芥引而散之也,梔子、丹皮涼以瀉之也。然而徒散其火,而火為痰氣所結(jié),則散火而未能遽散,故又加香附以通其氣,加花粉以消其痰。君臣佐使,無非解紛之妙藥,怒氣雖甚,有不自知其解而解者矣;蛞伤巹┨,涼藥過多,詎知其人,素系有火,又加大怒,則五臟無非熱氣,茍不用大劑涼藥,何以平其怒而解其火哉。
此癥用平怒散亦妙。
白芍(一兩) 丹皮(一兩) 當(dāng)歸(五錢) 炒梔子 牛膝(各三錢) 甘草 柴胡 廣木香(各一錢)枳殼(八分)水煎服。一劑輕,二劑愈。
人有跌撲之后,兩脅脹痛,手不可按,人以m.quanxiangyun.cn/job/為瘀血之作祟也,用小柴胡湯加草龍膽、青皮等藥而愈。次年而左脅復(fù)痛,仍以前藥治之,不能取效。蓋瘀血存于其中,積而不散,久而成痛也。夫小柴胡乃半表半里之藥,最能入肝以舒木,而脅正肝之部位,宜乎取效而不效者,以小柴胡止能消有形之活血,而不能散有形之死血也。血活易于流動,行氣而瘀滯可通,血死難于推移,行氣而沉積不化,必用敗血之藥以下死血,而痛可除也。方用抵當(dāng)丸,以水蛭、虻蟲有形之毒物,庶易下有形之死血耳。服一劑,必便黑血而愈,愈后乃用四物湯加減而調(diào)理之。
熟地(一兩) 白芍(一兩) 丹皮(三錢) 川芎(一錢) 當(dāng)歸(五錢) 三七根末(三錢)水煎服。
四物湯補血之劑也,既下死血,何以又補其血乎?不知血死既久,在肝經(jīng)則肝血已無生氣,若不補其血,則肝舍空虛,未必不因虛而成痛,惟補其血,則死血方去,而新血即生,肝氣快樂,何至有再痛之虞乎。然則補血可也,又加三七根以止血者何居?恐水蛭、虻蟲過于下血,萬一死血行而活血隨之而下,不徒補無益乎。所以于補中止之,得補之益,而無下之失,始奏萬全之功也。
此癥亦可用散瘀湯∶
水蛭(炒黑色,為末,一錢) 當(dāng)歸(五錢) 丹皮 紅花(各五錢) 甘草(一錢) 生地(三錢)水煎服。一劑即愈。
人有右脅大痛,腫起如覆杯,手不可按,按之痛益甚,人以為肝經(jīng)之火也,誰知是脾火內(nèi)伏、瘀血存注而不散乎?夫脅雖為肝位,而肝必克脾,脾受肝克,則脾亦能隨肝而作痛。
然而無形之痛,治肝而痛可止,有形之痛,治脾而痛始消。今痛而作腫,正有形之痛也,乃瘀血積于脾中,郁而不舒,乘肝部之隙,因外腫于右脅耳。治法必須通脾中伏熱,而下其瘀血,則痛可立除也。方用敗瘀止痛湯∶
大黃(三錢) 桃仁(十四粒) 當(dāng)歸(三錢) 白芍(一兩) 柴胡(一錢) 黃連(一錢) 濃樸(二錢) 甘草水煎服。一劑而瘀血下,二劑而痛除,腫亦盡消。
此方大黃、柴胡、黃連同用,能掃瘀去陳,開郁逐火,迅速而無留滯之苦。然非多用白芍,則肝氣難平,而脾中之熱受制于肝,正不易散,是病在脾,而治仍在肝也。
此癥用木土兩平湯亦效。
石膏 茯苓 蒼術(shù) 炒梔子(各三錢) 白芍(五錢) 甘草(一錢)水煎服。一劑輕,二劑愈。
人有貪色房勞,又兼惱怒,因而風(fēng)府脹悶,兩脅作痛,人以為色欲損腎,怒氣傷肝,理當(dāng)兼治,而不知兼治之中尤當(dāng)治腎也。蓋肝為腎之子,腎足而肝氣易平,腎虧而肝血多燥,肝惡急,補血以制其急,不若補水以安其急也。況肝血易生,而腎水難生,所以肝血不足,輕補肝而木得其養(yǎng)矣。腎水不足,非大用補腎之味,則水不能生。然則房勞之后脅痛,其虧于精者更多,烏可重治肝而輕治腎哉。方用填精益血湯∶
熟地(一兩) 山茱萸(五錢) 白芍(五錢) 當(dāng)歸(三錢) 柴胡(一錢) 丹皮(二錢) 沙參(三錢) 茯苓水煎服。一劑而肝氣平,二劑而脅痛止,連服十劑全愈。
此方重于補腎以填精,輕于舒肝以益血,治肝腎之中而復(fù)去通腰臍之氣。腰臍氣利,而兩脅之氣有不同利者乎。故精血生而痛亦止耳。
此癥亦可用水木兩滋湯∶
熟地(一兩) 山茱萸 山藥(各四錢) 白芍 當(dāng)歸(各五錢) 甘草(一錢)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