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證相應是經方應用的最低境界,這不是一句貶義,只是說它使用簡單,不需要任何中醫(yī)知識的人,按條文對應也可治病,一見發(fā)熱惡寒無汗脈浮緊,對照條文以麻黃湯必治,相信普通老百姓都能做到吧,故前賢云“仲景之門至簡至易,仲景之門人人可入”,這確實是一條用經方的捷徑,有是證便用是方。 但是如果只是懂得簡單的按癥尋方,那就只能是最低境界了,只能偶爾取效,不可融匯貫通,若要達到經方治病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明辨陰陽!瓣庩栒,大道之氣”!瓣柹教,太極而生陰,以窈冥抱陽而下降。陰降到地,太極而生陽,以恍惚負陰而上升。一升一降,陰降陽升。天地行道,萬物生成”!鹅`寶經》對陰陽運動的描述,揭示了宇宙運動的本質和人體運動的核心機密。鄭欽安云“醫(yī)學一途,不難于用藥,而難于識癥,亦不難于識癥,而難于識陰陽”,誠良言也!可惜東瀛日本人只認《傷寒》《金匱》,舍本求木而貶《內徑》,蔑視陰陽,終究淪為中醫(yī)二流,朝韓《東醫(yī)寶鑒》也徒有虛名。現(xiàn)在愛中醫(yī),學中醫(yī)的人已是越來越少了,愛經方,學經方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實在令人痛心。而大多數(shù)學經方的朋友們好像對陰陽好像不太重視,有的人因為琢磨不通而棄之,有的人干脆就認為那是邪說,孰不知陰陽是中醫(yī)的核心,不通陰陽者難成大醫(yī)。仲圣之法條條皆在陰陽上理論,仲圣之法更是法法皆為救陰護陽,可惜后人卻罕有察之。后仲圣者,千古能識此理者,僅黃坤載一人!可笑后人不明仲圣法之精妙,竟然立溫疫,立火熱,立滋陰各派,欲與仲圣平坐,豈不知仲圣六經辨證大法早已通天徹地,蓋治萬病之準繩也。無怪乎黃元御對錢劉朱等是如此的憤恨。 說句不太恰當?shù)脑,滋陰降火理論和溫病學說的發(fā)展確實阻礙了中醫(yī)學的發(fā)展,中醫(yī)的療效從這個時候起大大折扣了,過去所謂的覆杯而愈,效如桴鼓再也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中醫(yī)治本嘛,當然就要慢慢治”,大批的溫病家們只知料病識變,而不知劫病救變,大批的普通病被治為死癥,有的治了很長時間好了,卻不知是陽氣振奮愈病之故,而后的身體必然是不如以前。大批批的老百姓們惡溫熱而喜寒涼,好好的身體被糟蹋成一派虛寒陽虛之狀,四逆尤恐不及,卻依然還在清熱滋陰。如今的很多疑難雜癥大都是由最初的一個個像感冒這樣的小病勿用寒涼而一步步致成。朱的補陰劑及一些治法是對中醫(yī)有貢獻的,但他的“陰常不足,陽常有余”是大大的錯了,這個后世如黃坤載等多有人明,就連一代宗師蒲輔周老都指出了這一理論的錯誤,黃煌老師在《經方一百首》中四逆湯單元中也說過,現(xiàn)在人由于環(huán)境污染,多用抗生素,少鍛煉等,陽虛人是越來越多,而現(xiàn)在的藥店卻是滿堂的六味地黃丸,誠可嘆也!希望大家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經方立方皆以六經六氣相乎應,六經縱向辨證,余者諸如臟腑,三焦,衛(wèi)氣營血者皆是橫向,圣凡顯而易見。真正精通陰陽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六經辨證是多么的完美,三焦,衛(wèi)氣營血等辨證之法是多么的粗俗了。 學習中醫(yī),學習經方,尤可貴也,但是要多在陰陽上下功夫,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好中醫(yī)。讀中醫(yī)書當推薦鄭欽安的書和黃元御的書,尤其是黃的書,相信大家讀完之后,自己的水平將會上一個很大的層次。 摘自Q友 雪上一枝蒿 |